时间:2017/3/10 16:58:37
来源:新民教育 选稿:陈乐
作为国内第一所中美合办的大学,上纽大的诞生令人瞩目。如今,第一届学生已升入大四,明年即将毕业,在接受中美通识教育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有了哪些特别的收获?俞校长认为阅读、思维、表达是上纽大学生迎接未来挑战的三大利器。
世纪大道1555号,上海陆家嘴黄金宝地。上纽大就坐落在这鳞次栉比的商务楼宇中间,若不识得它紫底白花的校徽,很容易就会错过这幢外表与商务楼无异的建筑。
对于这幢15层高的大楼,曾有学生说它“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有很多开放空间的苹果店”。
上纽大每年招生不过300人,但关心教育的人决不会忽视它的存在。作为国内第一所中美合办的大学,它显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时至今日,这条“中美混血”的“鲶鱼”也即将于明年迎来首批毕业生。
在见到上纽大校长俞立中之前,外滩君心中颇有些期待。传说,他是教育圈有名的“亲民校长”,作为上海滩第一个开设微博认证的高校校长,如今已拥有超过 150 万粉丝。即使如此,俞立中总是谦虚地说“我太OUT了,永远在学习年轻人的‘方言’。”
俞立中的微博头像还是早年《青年报》记者在上纽大接待第一届新生时的一张抓拍,照片中的他正开怀大笑着,在外人看来,没有半点校长的架子。
而外滩君这次在采访中见到他,果然如传闻中一样随和亲切,难怪学生称其为“最有魅力的校长”,想必这“革命友谊”已经在平日社交网络上的平等交流以及食堂茶余饭后的闲聊中打下了坚实基础。
专访之前,外滩君找到了知乎上一个经典的帖子:在上海纽约大学 (NYU Shanghai)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毕竟要知道一所学校最真实的样子,最好的方法就看看学生们怎么说。
而这其中,尤以2013年入学的第一届上纽大学子最有说服力。在这三年间,他们实现了颇具挑战的学习模式转变,修读了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经历了在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Global Network University)中的流动,当然还有大量考验综合能力的实习和课外活动,这其中的试炼可见一斑。
美式通识教育的三个关键词
通识教育是美国一流大学教育的根本,上纽大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要占到所有课程的三分之一,包括五个板块:社会与文化基础、科学基础、写作、数学,以及语言。
其中第一个板块里的明星课程当属由上纽大美方校长杰弗里·雷蒙领衔的全球视野下的社会(Global Perspectives on Society)。教材是学校自编的“世界哲学精选”,选取了一些你可能想读,却永远不会读的名著精华篇章。
教授往往会在同一论题上选择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如在“人性”主题里,选取了墨子和Susan Wolf的文章作为对比;政治经济主题则选取了亚当·斯密、马克思、毛泽东等人的作品。
“在上纽大,老师们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根据学生阅读的材料提问。这是为了让他们在阅读的时候多用一些批判性思维,而不是单纯地让眼光划过那些文字。”
这样做至少提供了多角度思考的机会,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值得一提的是,GPS课程的阅读量极大,写作压力也重,一学期提交4篇paper,有些学生却足足写了24篇,因为每一篇都会有6遍以上大修改。
俞立中曾专门问过第一届学生对GPS课程的感受,他们普遍反映花的时间最多,一开始完全被shock到,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思想,很是挣扎。
但同时,这也是令学生收获最大的一门课程,因为它极大地训练了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以及对于不同文化的思考和理解,且写作能力也有飞跃,通过这样一门浓缩的通识课,学生完全get了美式学术写作的套路。
其他几个板块的课程也很精彩,只是他们都有一点共性,这也是通识教育的核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出色的写作和沟通能力。这也是学生在未来生活或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我一直认为国内的一些大学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误区,通识教育不是文科学生学点理工科的课程,或者理工科的学生学点文科的课程,把课程设置得泛一点。
实际上通识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学会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如果学生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就不会对周边的事物或现象作简单的对错评价,更不会一味地吐槽。
实际上,在不少情况下并不是对或错的问题,而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在不同时代背景或者文化背景下,做出比较合适的选择才是重要的。”
正如俞立中所说,上海纽约大学的通识教育根本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通过阅读、思维和表达的训练,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视角去思考问题,培养各方面的素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实际上也恰恰是当下中国教育最缺乏的东西。
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世界就是它的课堂
从外围乍看,上纽大是只有一栋教学楼的“垂直大学”,但在学校的教学理念中,整个陆家嘴甚至浦东新区都是大学校区。上纽大建设的是“学习生态系统”,即把课堂教学、文化体验、社会观察、研究实践融为一体。
学生可以直接到源深体育中心进行日常锻炼与体育俱乐部活动、与科技馆进行合作项目、去东方艺术中心接受文化艺术熏陶、在隔壁的期货交易中心实习、与企业高管一起喝下午茶……
这所学校正像扎根于曼哈顿的美国纽约大学一样,志在培育“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国际化选手。如此一来,学生的生活环境便与国内其他大学的围墙式教学有区别,因为学生们完全就在社会之中起居、在社会之中学习。
实际上,上纽大的校园,不仅是浦东,包括上海,包括中国,甚至包括世界。但是浦东在物理上更贴近学校,它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校园就在上海的经济金融中心,学生有很多实习的机会,不仅在假期,平时有空闲时间也都能够到周边企业去实习;
第二,浦东新区和潍坊街道非常关心和支持上海纽约大学的发展,给学校提供了各种资源和机会,学生有机会参与各种社区志愿者服务,一开始是学校帮忙联系,现在已经变成常规活动了;
其三,浦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热土,学生无时不刻在感受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体验国际化大都市的节奏和气氛,融入创新文化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上纽大学生对志愿者服务的理解颇有深度。在赴海内外做志愿者前,老师会在有关课程中提示学生,做志愿者服务的几个基本阶段和要求。
所以他们是带着问题去的,比如去艾滋病村,你要关心什么,要注意什么,他们都是提前想好的,都是有计划的,而不是单纯地跑过去做点事情就结束了。
上纽大把志愿者服务视为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和认识的一个环节,而不仅仅是一个行动而已,这大概也是其与国内大学名目繁多却难有实际效果的志愿者服务的差别所在。
“实际上,上海纽约大学没有围墙,不仅是物理上的围墙,更是思想的围墙。上纽大的一句口号就是让世界成为我们的课堂,Make the World Your Major。也就是说任何社会资源都可以是我们的学习载体,都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话,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更接地气。”
当外滩君问起俞立中想为这三年的办学打几分的时候,他竟“毫不谦虚”地给了我一个答案:110分。
他说,建一所大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但上纽大却在短短三年里建立了自己的声望,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也很好地体现了自己的教育质量。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大家原本的预期,所以打110分也确实是实至名归。
那么在上纽大即将迎来第一届毕业生之际,在这295名学生中,那些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走来的中国学生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外滩君不禁好奇:在上纽大的三年学习生活,到底多大程度地改变了他们,又使他们成为了怎样的人?
在上纽大,混日子是行不通的
B:明年即将毕业的这一届上纽大的学生,他们经过这三年,发生了哪些改变?
Y:我前一阵子在伦敦见到几位高年级的学生,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现在变得很不一样。刚进校的时候可能带了一点懵懵懂懂的感觉,但经过这几年,我发现他们越来越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各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整个人都打开了,对人生的目标也越来越明确了。
我遇到的几个准备读研的学生,他们的托福、GRE都考得很好,而且是在应对紧张的学习同时参加考试的,这也是三年全英语课堂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我感受更深的还是学生在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方面的成熟,这也是上海纽约大学的教育最大的价值所在:不是让学生记住了多少东西,而是让他们有了对自己人生未来的考虑,他们现在和别人交往的能力,以及他们身上表现出的自信,我想这可能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B:您曾经说过第一届295名学生里,中国学生是最努力的。网传,凌晨一两点还有学生在图书馆学习,这也特指中国学生吗?
Y:其实中外学生都有。第一年、第二年对中国学生来讲,挑战是更大一点,因为他们要适应全英语的教学环境,同时又要适应主动学习模式,这都是他们以往没有经历过的东西。
而对外国学生来讲,全英语教育本来就是他们的所长,而且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因此对中国学生来讲,为什么第一年会特别努力,可能也跟这个挑战有关系。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学生是经过面对面的挑选,但毕竟是从传统教育模式里出来的,整体而言,中国学生一开始积极提问、回答问题的相对比较少,甚至很少。
在学术报告会上,外国学生提问的更多,中国学生也相对比较少。这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有一定的关系,和我们接受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关系,倒不完全是个性的问题。当然,和上纽大所用的语言也有关系。
▲ 宗教与法律课程
但随着学习的推进,他们也在逐渐改变自己。到了高年级,现在中国学生也很会提问了,而且他们也愿意表达自己。我觉得这就是教育带来的改变,这是很重要的能力。
再说回到努力的问题。在上纽大,每门课老师都会布置很厚一沓材料,让学生课后去阅读。有时候他必须在一两天时间里看完,但事实上一般的学生都根本来不及看,所以他们不得不晚上看到很晚。
但是越是到了高年级,外国学生实际上也很努力,因为该淘汰的前面都淘汰掉了,剩下的都很努力,和所有世界一流大学一样,上纽大的淘汰机制也是很严格的,跟不上就休学,休学不行就退学,这个是混不过去的。
他们对成功的定义很不一样
B:您说敢于挑战自我的学生要来上纽大,您之前还提过一个创客马拉松的故事。这三年里,还有其他类似的故事吗?
Y:“创客上海”到今年是第三届了,已经成为上海纽约大学学生活动的一个品牌了,去年还吸引了哈佛、MIT的学生来到上纽大参赛。
实际上,类似的学生活动还有很多,例如“Sila”项目。“Sila”一词意为阿拉伯语中的“联结”(Connection),这项活动旨在促进学生与地方性组织合作,利用当地资源,解决全球性问题。
从局部出发,化大为小,是解决各种全球问题的崭新模式。参与的学生不仅有上纽大的,还有国内其他高校的学生。这是一个包含了科研内涵的项目,而且不只停留在讨论层面,还要付诸行动。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的学生提出来的,而上纽大第一届学生就开始做这个项目,今年应该是第三届了。
B:在这三年里,有哪些上纽大的学生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Y:几周前,我正好和一个刚从美国纽约大学回来的四年级学生一起吃饭,和她聊起未来的打算。她是准备就业的,现在在一家投资银行里实习。她对我说,她在上纽大最大的收获,是改变了价值观。她说她现在的想法就是要找一份她真正感兴趣的工作,而且这份工作会给她的一生带来愉快。
我听了真的很有感触。在当下急功近利盛行的社会环境里,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子能从这种角度去思考职业,难能可贵。她的追求是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我觉得很有意味。为什么我第一个就想到这个学生,因为这是一种人生的追求,而不是功利性目标。
首届学生中有一位来自纽约的美国学生,叫爱文,是个语言天才,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上海话。他考虑未来留在上海发展,发挥自己的长处,对社会做些更有意义的事。
他和我在交流中说到,希望通过网络让更多人理解,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沟通。因为看到有些人说话很直,往往搞得别人很不开心,结果也没达到沟通的目的,他提出了一个所谓“三明治”沟通法。
比如,要提出不同意见,先说“你这个想法很好,很有意思”,这是上面的一块面包;接下来一句话,“如果你在某某方面改变一下,可能会更有意思”,这就是里面的一片肉;最后一句话,“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得到,这样大家会更喜欢你”,这就是下面一块面包。是不是非常有意思?
和而不同,不同而和
B:我在知乎上看到有学生总结了上纽大学生的几个关键词,其中“积极冲突”和“假性部落”这两个概念挺有意思的,您怎么解读?
“假性部落”和“积极冲突”、“多元文化”其实都有一定的联系。文化之间的冲突、人们习惯上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上纽大,大家面对差异并不是排斥,而是强调理解文化差异,包容不同文化,欣赏不同文化。所以,碰到差异不是惊奇、躲避、抵触,而是主动地去认识它。所谓和而不同,或者说不同而和。
假性部落和上纽大学生群体的流动性以及学习模式和组织方式有关。学校不设班级,宿舍室友每年也会有变化,第一年是学校安排的,第二年开始可以自己调整,第三年学生就会分散在世界各地了。但学生之间的沟通一直在那里,集体的认同感没有变,不断变化的只是组合方式。
学校想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大学四年里尽可能接触到不同文化、不同类型的人。这个学期可能在这个群体里,下个学期就在另一个群体里,包括学生的社团组织都有这样的特点,这样的学习环境给了学生更多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也给了学生更多接触“不同”的机会,使她们更能面对冲突、更能包容。
这是上纽大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说到底,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能力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素养之一。
B:在上纽大,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美国特色以及全球特色的分别是哪些方面?
Y:曾经有学生在“校园日活动”中问我,上纽大是一所中美合作大学,学校教育中有百分之几是美国的?百分之几是中国的?我说你讲错了,NYU Shanghai强调的既不是American education(美式教育),也不是Chinese education(中式教育),而是Global education(全球教育)。我们是一所based on the diversity and multi-cultures的学校。
所以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学生的构成,都是强调多元化,我们不希望任何一种文化背景的学生觉得自己是另类,相反他们都是我们学校多元文化里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校更强调的是在全球视野下,不同文化怎么构成。中国文化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元素也是上海纽约大学的特色之一。但是,从教育模式来看,上纽大应该是更倾向于美国的,如果再准确一点,也不是美国的教育模式,而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