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3/13 14:45:31
来源:上海教育 选稿:陈乐
《上海教育》:您觉得150年来,几代上中人励精图治, 跨越三个世纪,积淀下来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冯志刚:150年来,上海中学一直秉承“储人才,备国家之用”的办学宗旨,坚守“传承中思变”的精神,肩负着“兴校救国、兴校报国、兴校强国”的时代使命,一步一个脚印,铸就了“自强不息、思变创新、乐育菁英”的龙门魂。
不同时代对学校的总结是不一样的,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复校之初的时候,叶克平校长曾说过的一句话是“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是叶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经得起时代考验,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永远传递着教育事业的真谛。
上中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不是唯分数的,坚持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1世纪以后,特别是在创办了科技班、工程班以后,上中慢慢酝酿出来的办学理念是“聚焦志趣、激发潜能”, 我们有足够多的资源让学生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我们不仅是提供平台,而且让他们有足够多的经历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然后立志终身为某个方向服务,再激发潜能,努力实现能力与志趣相匹配。
“聚焦志趣,激发潜能”是唐盛昌校长根据当下教育所处背景和环境提出来的,我们将一直坚守,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它都可以作为我们办学的指针。上中有自己的课程体系,有大量新型的实验室,做创新素养培育项目,正在打造创新素养培育链,上下渗透。
现在上中和大学交往多,学了大学的很多东西,请了大学教授过来,倒过来我们也让大学知道现在中学生在做什么,相信也会影响大学的教学观念等。
关于上中积淀下来的文化,我还想到了一句话,那就是“平淡中孕育神奇,坚守中创造神话”。上中人看上去生活平平淡淡,但是做出来的结果都能让人眼前一亮,可能是因为学校比较大,学生相对比较平和,尽管他们不断地参加各种活动,但是并没有太强的功利性目的。
虽然表象是平淡,但从内在来讲,上中人有一种向上的追求,始终心系国家兴旺、魂牵民族命运,每一代上中人都怀揣梦想与追求。
有许多校友感谢母校最多的就是在上中期间养成的良好的习惯,这使他们终生受益。在我看来,习惯比知识更重要,好的习惯是能力的基础。
在上中形成的良好习惯当然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做一件事就一定做好,干一样工作就坚持到底的做派与精神。做每件小事都要有个结尾,这样的习惯坚持下来以后,有个明显的特征,人会变得比较谦虚,事情做不到底的人往往喜欢吹牛。
本质上来讲,这也是一种对成功的理解,能够把每一件事情做到自身能力能够达到的程度,这就是一种成功。我希望我的学生是什么样子的呢?诚信、谦和、大气。
诚信摆在首要,因为聪明的人如果动歪脑筋的话,将给社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诚信是守住底线,谦和是待人宽容,大气则是指主动将自己融入团队中,一人在团队里面贡献再大,也不应把自己放在突出位置。这三个品质,我认为最重要。
上次我给国际部2015届毕业生祝词时是这样说的,“学校对你们的期待很高,希望你们能成为造福于人类的人,同时也很低,希望你们做一个诚信、善良,能开开心心过一辈子的人”, 我们对学生的期望值非常高,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是必须的,同时我们又有底线要求,首先要立德树人。
《上海教育》:您是1990年从华东师大数学系毕业后成为上中老师的,从普通教师做到名师,再做到校领导,您一直留在这里,整整25年,这所学校带给您些什么?您喜欢这所学校的原因在哪里?
冯志刚:空气好!学校大有大的好处,让人的心静得下来。
上中的评价体系比较宽容,如果你真的做得好的话,是能够脱颖而出的,所以上中老师能够坚持,耐得住寂寞。就说我自己吧,我1990进上中教数学竞赛,一直到2000年我们才拿第一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中间隔了整整10年。
如果换一个校长,或者说不是在上中,10年没出成绩会是什么样子?刚开始我连题目都做不过数学班的小孩,但我很喜欢数学,第一年我就把图书馆里所有数学参考书上的数学题全做完了,然后学生做的题目我也全做完,后来才慢慢比当时学生进来的时候做题能力强。我1993年就写了第一本书,现在出的书已经很多了,其中一本高一奥数教程,销量达到了约200万册。再比如,我们有一个语文老师,上了十年高三,同一篇课文讲十遍,每一届的切入口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老师都是这样的,都会去研究,每个人都有去研究的动力,有好奇心。如果你喜欢教书,你在教某一样东西的时候就会不断地变着花样去教。上中不做那种两三年就能做成的事情,要做就做十年二十年才能做成的事情。也就是说,上中从校领导到整个学校氛围来讲都是宽松的,不会为了成绩而不择手段,不会做不利于学校持续发展的事情。
我刚进来的时候,上中条件很差,校园里那片树林里的树还很小,随着这片树林从小长到大,上中也慢慢成长,名气越来越响。另外,上中相对来讲比较自由,给教师一定的自由空间。当然,上中有严格的制度,有大家认可的规则,有上中的教学传统,只要遵守制度,在尊重传统之下,你就是自由的,尤其是学术自由,我们鼓励每个人有自己的特点。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里,所有教职工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上海教育》:很多人说上中的经验是不可复制的,您怎么看?是不是完全不可复制的?
冯志刚:其他学校直接照搬上中的做法肯定是不行的, 但如果了解上中的历史,你就会发现上中的很多东西是完全可以学的。上中也经历过从低谷迈向辉煌的奋进过程,我进上中的时候,上中的高考成绩在徐汇区也不是最好的。上中之所以有今日的辉煌与危机意识、坚持不懈这两个优秀品质密不可分。
一所学校好坏最关键的还是师资,我们培养了一批批优秀教师。上中本部教师平均年龄只有33岁,但为什么这批教师强呢?跟唐盛昌校长的眼光有很大关系,唐校长于1993年创办国际部,当时是一件非常有影响的事情,大家都还在办校办工厂的时候,我们开始办国际部,办了国际部就必须学国际标准。
我们有一些理念、做法实际上是把国际先进教育经验本土化,在不断本土化的过程中,就形成国际部老师和本部老师之间的“冲突”,双方都能守住自己的东西,这就是中西方教育的精髓,同时双方都在改变,本部老师有国际视野了,他们知道IB课程在教些什么,哪些理念可以引入到本部教学中。
另外,上中的发展和上海的城市发展紧密相连。我们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乘上了上海这艘船,站在高位看清了未来教育的航向。这二十多年是上海基础教育取得长足进步的时期,也是上中在唐盛昌校长领导下逐步恢复与持续保持在上海基础教育排头兵地位的时期,出了很多人才。上海市政府以及市教卫党委、市教委给上中的办学是充分自由的,上中自觉不自觉地在上海有个引领的意识,大胆先行先试。上中所有的做法本质上来讲都是可学的,但是不能直接拷贝。
《上海教育》:您对上中的未来有什么设想吗?
冯志刚:当上海中学走过150年旅程时,我们又站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面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面对百姓对教育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期待,面对现实对基础教育的挑战,上海中学又开始了新的教育旅程。
我们将秉承“自强不息、思变创新、乐育菁英”的优良传统,继续深入探索以聚焦志趣为突破口的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新路,努力构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创新型中国名校,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创新人才而不断攀登高峰。
我们会将上中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创新型中国名校落实在行动中。办成一所研究型、创新型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把一件事情做到底,没有钻研精神是做不到的。这个研究型学校和研究型大学的概念不一样,我们重在氛围,并不是要出多少成果,当然我们希望上中大部分学生往科研方向发展。
我对上中未来十年的发展有一点小的想法:一是教育理念的坚守。我们将继续沿着“聚焦志趣、激发潜能”的人才培养道路往前走,继续发挥一校两部的优势,及时吸收国际教育的先进经验。二是研究氛围的营造。从老师自己做起,如果我们老师没有做研究的习惯,怎样让学生做研究?所以要营造整个学校的学术氛围。过个七八年,相信我们学生在气质上会有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