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4/14 10:29:50
来源:新民教育 选稿:陈乐
原是楚威王最宠爱的小公主,后作为嫡公主芈姝的媵侍远嫁秦国,原本的姐妹之情在芈月生下儿子后与芈姝渐渐分裂,嬴驷去世,芈月和儿子被发配到燕国,不料嬴荡举鼎而亡,在秦国陷入内乱时,芈月借义渠王之力回到秦国,平定了秦国内乱,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太后。
她自信而勇敢,即便见了人人敬畏的楚威王也毫无惧色。因为过早的没有了娘亲的照应和疼爱,芈月不得不从小就担负起照顾两个弟弟的重任。她识得五谷,求生技能极佳,却也博览群书,所有的经历和见识,都为她成为史上第一位太后做足了准备。
楚国楚威后所生的嫡公主,性格温婉沉稳,后为秦惠文后,与芈月是同父异母的姐妹,在楚国时是芈月的好姐妹。她易为善也易为恶,在秦宫岁月中她和芈月分分合合,既有相互扶持也曾三番五次要置芈月于死地。
她性格是不自信,不勇敢,没主见,没气场。特别是当得知自己被秦宫里的人陷害时,除了哭泣抱怨,没有半点应对措施。后期,因为芈月深受秦王宠爱,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威胁,所以变得骄横自私、心狠手辣。
楚威王的王后,楚怀王的母亲。为人骄横又狠毒,她对宠妃庶子们残酷打压,使她跟楚威王的夫妻关系陷于冰点,她是宫斗的高手和最终胜利者。
对于芈姝,威后总是拿嫡公主的身份处处约束其言行举止,她就像一个被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鸟,衣食无忧,而且还被母亲始终保护在羽翼之下,没有受过委屈,没有经历过挫折,遇到事情完全不知如何应对,也没有自己的主见,有时甚至愚懦到是非不分的地步。
她没有想到在自己精心保护与严格约束下的女儿,竟然与秦王只见过两次面后就私定终身,而自己的儿子也在自己宠溺的教育观下,变得昏庸不堪。
因为母亲的纵容,养成他昏庸好色的性格,偏信佞臣,最终楚国都险些葬送在他的手里。
(看完威后的教子方式,我们再来看一下芈月母亲的教子方式)
芈月的生母,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心怀善念,她在宫中时日日盼望能见夫君一面,芈月眼里看到的是夫妻和睦,才使得芈月养成了内心善良的性格,在后宫的争斗中她一退再退,却往往被命运捉弄。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她始终以慈爱的方式,对女儿没有太多的身份上的约束。
她为了自己的儿女,忍辱偷生,当她得知自己竟然能杀回楚宫后,便决定以自己的性命相搏,扳倒权倾后宫的威后,只为改写儿女的命运,所以芈月的勇敢、自信、独立都是受到母亲的影响。
人生之春的成长需要有好的导师引导,有“师”没“师”不一样。“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父母是奠定孩子人生之春人格基础的第一“高人。”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诞生过无数杰出的巨人,他们或者创造历史,或者因为留下了不朽的思想和文章而名垂青史。探询他们成功的足迹,我们惊奇的发现,他们的背后几乎毫无例外地都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孟母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孟母是鲁国大夫党氏的女儿,很贤德,是一位颇有见地、善于教子的女性。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主要得力于这样一位母亲的引导。
人生之春需要“高人”指点,父母能为孩子做好“高人”,引导孩子爱上学习,爱上生活,是孩子人生出彩的关键。
司马光曾经说过:一个母亲如果只是盲目地“爱”孩子,而不去引导孩子心存正念、教育孩子走正道,最终的结果是将儿子推向堕落的深渊。
楚威后与芈姝两个的教育方法很好的证明了司马光先生这句话的正确性:孩子的成长需要有很好的导师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