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郭兆年:最是文化能育人 我的传承与发展之心路

时间:2017/4/20 19:41:47

来源:第一教育        选稿:陈乐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好校长又是如何炼成的?

上海市长宁区发布了“中小学校长专业领导力核心素养培育研究”推进计划。作为长宁区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之一,这个研究项目经过一年的前期研究,已经进入行动和实践研究的阶段。该研究项目以“校长专业领导力核心素养培育”研究为抓手,有效落实校长专业标准,准备通过几年的时间,造就一支有教育理想与追求的教育家型校长队伍,促进长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长宁活力教育论坛——对话校长”论坛现场,复旦中学校长郭兆年通过主旨演说的方式,充分展现了其教育情怀与教育智慧。

WDCM上传图片

最是文化能育人

我的传承与发展之心路

2015年4月,迎着镌刻在古老校门的复旦二字,我走进了复旦校园,历史印记和责任感扑面而来。2015年10月,复旦大、中两校建校110周年,这是让我追求教育理想之心融入复旦大家庭,浸润于复旦悠悠文化岁月的礼遇。

我知道,一个校长随着工作的脚印前行与工作空间的转换,必然会承载着多校文化的影响。作为复旦的第一任女校长,这是我教育生涯的新起点、新高度。我必须把自己早日融入到学校文化与精神中传承百年复旦的教育思想,传承几代校长的教育情怀,与班子一起并带领全体师生员工,才能实现学校的新发展。

一、教育思想传承之源

1.复旦一百多年,沉淀极其重要和丰富的教育思想。

从马相伯的“崇尚科学不讲教理”到李登辉完人教育,从严复的“三强”到复旦人的“团结服务牺牲”,从“发展性教育”到当下的“博雅教育”。代代复旦创校先哲和校长们坚守复旦的教育思想本源之时融入教育发展新元素,回答了时代发展社会变迁之中对教育的使命。这一切,都是我的传承复旦教育的思想源泉。

2.复旦从历史名校化蝶现代名之路,呈现出灿烂的思想传承与革新教育的诗画。

从语文教学的“三维能动”提升课堂生命智慧到“文博研学”之旅,从复旦教授大师的“相辉文化讲谈”到复旦莘莘学子的“学子讲堂”,从“采风博雅颂”到“留白式课堂”,从“文化主题轴综合课程”到当下的博雅教育思想引导下的“核心素养培养”。代代复旦人的求索之心与大教育胸怀,回应着“复旦不跟风不刮风”的学术独立之教育初心。这一切,都是我的传承复旦孜孜求索的实践源泉。

3.寻找复旦之所以从历史名校化蝶现代名校的轨迹,寻梦复旦园献身复旦园的智者师者老者云集这所历史的渡舟上,“传道授业解惑”造就未来最美的时光。从陈寅恪到陈望道,从沈敏之到学子求学路上的伴行人。代代相承的教师的教育情怀,回荡在复旦充满活力和生机园。这一切,都是我的传承、发展复旦的智慧源泉。

二、教育发展实践之行

历经百年发展的复旦,沉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精神。这种推动复旦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需要我传承下去,可以理解为传承而不变,无为而沿革。在复旦向前发展之中,又必须有自己对复旦文化和精神理解基础上吸纳教育改革的新鲜思想和发展策略,这在复旦叫做“固本活化”,在哲学上就叫“无为之中有为,不变之中有变。”

1.求索之中的挑战

作为长宁社会事业西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的具体体现,作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面临发展进程中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下复旦东西两校区的同体同歩发展;校园内西藏内高班汉藏民族文化的互动交融,给长宁教育增添了雪原格桑花的美丽;大、高、初、小一体化育人机制如何推进,需要我们在教育局领导下攻坚克难,凝心聚力,走出复旦发展新路径。在管理思想、治理模式、运行方式上寻找突破点,对于我来说,体力、脑力、能力、精力都是考验与挑战。

2.御风而行的创新

校园文化是综合改革的载体,高考综合改革从本质上说是学校文化的再塑。要实现高中教育的转型,需要教育观念与管理制度的同步革新。首先,复旦在博雅教育思想引领下的“文化主题轴综合课程”的发展性构建,需要注入核心素养培育;其次,复旦“文博研学”践行课程必须与高考新政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联;再次,“课程、课堂、践行、评价”课程理念深化须与教师专业成长同行;最后,学生生涯发展的选择性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需进一步切合学生兴趣与志趣的体验式发展导航。

3.文化的自觉与超越磨砺自我

菁菁复旦园,处处皆文化。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载体是人,文化总是在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成长。学做一个瞻前顾后的校长,对前任校长们的办学理念心怀敬畏,对取得的办学成效发扬光大。浸润着复旦文化,是薪火相传;发展复旦的文化,是传承发展。传承是积累,发展是责任。

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责无旁贷。行走在教育之路上,我是幸运和幸福的。从建青到天山,从天山到复旦,我用我的青春、心血和智慧诠释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思考、探索与实践。复旦的一年半载,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根。既体现复旦固有的教育思想,也体现我传承发展的价值取向。

最是文化能育人。共筑梦想,让师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是我的教育心愿,也是我教育理想的永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