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5/9 11:01:40
来源:新民教育 选稿:陈乐
自古以来,先人们就有“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浓厚感恩文化。可是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感恩孝顺之心却在逐渐远离孩子。
现在的孩子大多属于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家人毫无原则的溺爱,却让孩子对父母给予的一切都习以为常,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这是应该的,不知道应该感恩、尊敬和孝顺父母。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让孩子从小学习尊重父母,孝敬长辈、有一颗孝心呢?
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每个小小的感恩孝顺行为,孩子除了上学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家里,欣赏并夸奖孩子的每一个孝顺行为,哪怕孩子只是给妈妈拿张纸巾,哪怕孩子只是帮奶奶开门、为爷爷找眼镜、哪怕孩子只是为爸爸拿了一次水杯,我们都要充分的给予孩子表扬与肯定。
其次是做好孩子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求孩子学会孝顺,我们自己首先就要做出孝顺老人的榜样。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孩子最初的认知、言行甚至一些细微的动作都是从父母那里开始的,起初孩子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
在他们眼里,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认为父母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应该怎样做。
因此,父母在与自己的父母、公公婆婆、和其他老人相处中,态度应谦逊、彬彬有礼,平时生活中要关心、照顾老人,有时间就尽可能地陪陪老人聊天,看看他们需要什么。如:在家时给父母端茶送水、洗衣服、搞卫生、按按摩、散步等;公共场合给老人打招呼、问候、帮助老人等。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时刻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即使有时不是很明白,但是在耳濡目染中他们也会像父母一样善待、照顾老人、及有困难的人,同样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交际,尊敬长辈、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衡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标准,它体现了最根本的人性和道德观念。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应该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一代一代延续下去,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让每个孩子都有颗感恩的心、孝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