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长宁] 愚园路第一幼儿园: 探索“乐活”教育 培养“乐活”幼儿

时间:2017/6/7 9:35:19

来源:东方网教育中心    作者:夏荔 周晶    选稿:陈乐

WDCM上传图片

6月5日,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第一幼儿园凯欣分园召开了长宁区“童趣课程”愚一专场实践研讨活动。全区姐妹园的园长、保教主任、科研负责人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上海市教研室幼特部主任徐则民女士,长宁区教育局副局长邵春安先生,长宁区基教办副主任张慧莉女士,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员徐雅萍、姜洁女士,长宁区教育学院科研员汪光珩博士等专家和领导出席了本次研讨活动。

为给与会同仁带来直观的教育感受,幼儿园以“乐·活”主题活动——“图书漂流你我他”为主,分年龄段安排了不同形式的展示内容。

 

WDCM上传图片

中班幼儿参加了“小小书迷合影会”活动,经历了7周的阅读积累,中班幼儿对书中的故事和角色都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感受,也有了明显的喜好,中班幼儿早早来园,穿上了跟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服装、拿好道具,随着音乐声的响起,在一楼自由巡游,一边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的角色和故事,一边到各个布景处与好友合影留念。在欢快的乐曲中,小书迷们一起跳起了狂欢曲,用肢体动作尽情表达着阅读的喜悦与激情。

 

WDCM上传图片

大班幼儿则自由穿梭在二楼、三楼活动室,参加“小小书迷游园会”活动。在“赏书馆”,有小小志愿者带你了解图书的演变,感受洗澡书、盲文书、立体书、自制书等不同材质、不同用途、不同使用方式图书的乐趣;在“悦书馆”,幼儿自主选择图书阅读,也可以与外教互动,读一读有趣的外文绘本;在“E书馆”,幼儿可以充分地体验集声音、图像、文字为一体的电子图书,这种既环保,又生动的阅读媒介激发了幼儿自己听故事、讲故事、录故事、编故事的学习兴趣;在“绘书馆”,大班幼儿用各种材料自制书签,提升阅读品质,还有的幼儿通过剪贴、画图等各种形式自制图书,充分表达着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在“讲书馆”,幼儿可以欣赏来自同伴的小小故事王、情景剧表演和故事妈妈的精彩演绎,讲书馆里座无虚席;在“趣书馆”,幼儿们变身小小科学家、考古家…,或感受着光影的奇妙变化,或体验着土豆发电的神奇之处,或探索着深埋在沙堆里的化石秘密,结合阅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解决心中的困惑。

 

WDCM上传图片

半个小时的展示活动结束后,与会同仁齐聚三楼礼堂,研讨活动由教研员徐雅萍女士主持,她首先隆重地介绍了参会的专家和领导,继而简单介绍了长宁区“童趣课程”的理念和追求,最后邀请张蕙园长做主题发言。

张蕙园长以《探索“乐·活”教育  培养“乐·活”幼儿》为题,从四个阶段讲述了“乐·活”教育如何在愚一生根发芽的过程:

 

WDCM上传图片

一、回眸中又见“活教育”。张园长精炼地介绍了愚一幼儿园在办园的78年历程中,无论是文化底蕴还是课程基础,都深深融合着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思想精华,因此,“活教育”始终是愚一人的坚持与坚守。

二、探索中遇见“乐·活”。在教育转型背景下,张园长讲述了愚一人创造性地树立了“乐童年·活教育”的办园理念,以课题为引领,“乐·活”教育孕育而生,培养“乐己、乐人、活健、活泼”的幼儿成为所有愚一人的共同追求。

 

WDCM上传图片

三、实践中丰满“乐·活”。张园长以“图书漂流你我他”为例,说明了“乐·活”主题活动框架如何一步步构建,课程目标如何一点点实现。

四、生活中浸润“乐·活”。作为“乐·活”教育的深化研究,愚一以浸润式“乐·活”活动为载体,探索将“乐·活”理念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并以两个数字故事——小小朋友圈和“乐·活”一公里,生动地再现了浸润式“乐·活”活动在班级里的真实故事和对幼儿成长的有效助推。

上海市教研室幼特部主任徐则民女士对愚一幼儿园的展示活动进行了点评,她从幼儿现场表现、活动开展价值和活动实施成效等各方面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建议在开展特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园长要强化课程意识,清晰思考活动的选择和发起对课程的价值所在,并能够系统地开展课程架构,思考每个活动与特色课程的逻辑关系。专家的建议高屋建瓴,对于系统、科学地开展课程研究提供了方向。

最后,长宁区教育局副局长邵春安先生发言。邵局充分肯定了愚一幼儿园在长宁区课程综合改革中做出的贡献,同时提出了课程建设要贴近幼儿年龄特点,贴近幼儿兴趣,贴近幼儿生活的“三个贴近”建议,具有指导意义。

 

WDCM上传图片

本次展示活动,在专家、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中,在长宁区同仁和家长朋友的理解和支持下圆满完成,谢谢社会各界对我园的帮助。祝福,愚一的孩子们在“乐·活”教育中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