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6/16 11:45:05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选稿:陈乐
当笔触与画纸相遇,是创造的火花在飞溅,是想象的翅膀在伸展,是梦想的繁星在闪耀。近日,西外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们,就再现了一次心灵与梦想的撞击,以画为媒,把画笔当成魔杖,勾勒出心中的大大宇宙。自6月1日至6月8日期间,西外外国语学校在虹桥当代艺术馆举办了第六届美术课程展,吸引了众多教育专家、学校师生,以及社会人士的到来。
据悉,本次画展以“繁星点点”为主题,展示出了西外外国语全校中小学生的300多幅美术作品,其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不仅包括绘画、拼贴、蜡染、国画、手工等传统艺术作品,还有许多别具特色的佳作也被囊括其中,如马勺、波普艺术、绘本、日历、山海经漫画、青花瓷挂盘、皮影、纸伞、门神、永生花、树叶化石、琥珀手链等等。这些别具一格的作品都激发出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也让西外外国语的美术课上充满趣味和笑声。
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实现跨学科学习,是西外外国语美术课程的一大特点。据美术老师张建波介绍,西外的美术老师们,总是会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与特长,对美术教学进行拓展和深化,尤其会结合其他课程特色,让学生们感受到更多层次、更为立体的美。例如,西外外国语有一门“行走课程”,每年4、5月间,学校教师会带着学生走出校门,体验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与文明。在带领学生去敦煌壁画和陇西佛教圣地行走后,学生们被当地的艺术深深吸引,这让美术教师想到,何不让学生尝试用泥塑的方法,制作神像,并涂上金色颜料,仿制成一幅幅立体的青铜器神像呢?与此同时,美术老师们也会引导学生在石头上进行蜡染,通过仿制岩石洞窟中的壁画,打造出一种敦煌壁画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给学生们讲述佛教的历史,中国古老的神话故事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行走课程一样,西外外国语的学生会用石膏仿制树叶化石,或用树脂制成琥珀手链,并在此基础上了解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他们还会在假期旅游过后,合作制成一本旅游绘本,并在绘本课上充当小老师,将美术与地理课结合起来;此外,学生们还会制作一个个会动的皮影形象,并开设“皮影小剧场”,为这些角色塑造出生动形象的剧本故事,进行演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创意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其实,美术课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动其创意思维,让他们通过完成一件件作品,从而获得成就感,提升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创造的能力。”在张建波看来,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不断地多看、多思,尽可能将更多的艺术形式与美术教材相结合,通过设计出一种既能够让学生喜闻乐见,又能够掌握的艺术表达方式,来丰富美术课程体系。“比如,美术大纲里会提到让二、三年级的孩子了解美术大师的作品,于是我们就把马蒂斯的作品给二年级的孩子看,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仿造大师的风格,比如通过剪纸艺术让学生剪出马蒂斯作品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漩涡形状、珊瑚礁形状等,以此来寻找马蒂斯人物的形象感和视觉张力;又如我们让三年级学生用油画棒在磨砂纸上画向日葵和星空,来仿造梵高、莫奈的印象派风格,或是让学生用剪纸、拼贴的方式仿造毕加索的立体画派,学生们最终的作品都非常出乎教师们的意料,可谓神形兼备,创意无限。”张建波强调,正是在参与、完成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们更容易感悟到艺术的精髓,也更容易对自己产生自信,激发自身的潜力,而不是觉得,大师离自己是那么遥不可及。
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