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7 20:45:40
来源:微信公众号“预见学习” 作者:黄浦一中心小学 张烨 选稿:陈乐
课堂的本质是什么,很多教育者认同这样一句话:课堂,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很感慨,如今放眼望去,原野上基本已被“大棚”覆盖,在无土栽培、精准滴灌等技术支持下,没有思想的蔬菜们,整齐划一地按标准和要求生长着。而给予每一株植物生命成长公平权的原野,根本无法跟上这种制造规模和节拍。纵然,严格控制加不断剔除,确实能保障温室作物产量高、收成好。可在教育的原野上,这种景象难道真的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吗?
我个人认为,教育发展的核心道路无外乎两条——
一条是在不断爆表的人类创造力支持下,教育技术创新的“飞天之路”,它带来的无限学习资源和无限学习可能,引领学习者一步步通向未来。这群实践探路者目前正在研究“以云技术为支持”的课堂。
另一条则是不断寻求人的自我突破,最大限度地激活人类自身潜能的“回归之路”,通过建立脑科学、元认知与学习之间的联系,使每一位学习者享有更深度的学习权力、过程和成果,令学习者持续刷新自我。这群实践探路者此刻正在研究“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这两条路并不矛盾,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人的成长与发展,只是突破点各不相同。参加市教委重点项目“学习基础素养研究”,跟随受项目委托的市教科院普教所专家团队开展课堂教学观察,这让我和学校项目组的老师们开始了对第二条道路的深刻反思。受项目组之邀,将近期在课堂上观察、研究、讨论的感悟摘录一二,以讲故事的形式与同道者分享。
设计工具,让思维支架伴随深度学习
2017.12.11下午第一节课,我走进陶安琪老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她上的是四年级某单元末的拓展内容,课题叫做《争当小导游》。三年教龄的小陶老师最近正在着重研究“学习工具”,她为此课设计了一个情境任务:给即将来校交流的英国老师设计一条“黄浦一日游”路线,并精心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工具:字典、黄浦区地图、标签纸,以及一份较完整的“一大会址”文字信息。
基于前期对整个单元学习内容的掌握,更基于对此项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任务的浓烈兴趣,学生们全身心投入思考,小有分歧地尽力合作。小组交流分享时,有主导发布,有小组成员补充,有其他小组质疑,有对话、辩驳和接受,这些生成性的学习,似乎把课堂纪律搞得有些松散,但形散神不散,从学生眼神和肢体观察到,没有人思维游离,学习在每个人身上真实发生着。
尽管如此,观课的老师们仍然发现,这堂课上其实没有一个组的路线设计方案是有公认说服力的。因为学生缺少真实的生活经验,要看懂地图标示,又须注意时间成本控制,还需懂得景点和交通的搭配与取舍等,种种问题,把他们搞乱了,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
课后讨论中,大家觉得小陶老师的情境任务设计很有创意,但对于支持完成这项任务的的工具,思考得还不够,于是纷纷给小陶老师支招,最主要的有两条:
1、为前置性学习设计一张个体思维工具表“黄浦区著名景点实用信息整理表”,内含景点名称、参观用时、门票价格、开放时间和小贴士(推荐理由)等,让学生每人找一到两个景点,通过各自认为便捷的途径,了解到信息并简要填完。这样,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套小小的支架组件,信息筛选不再盲目,且线路设计时需要留意到的关键点也隐含在其中了。
2、为课堂上的小组学习环节设计一份合作设计记录单,帮助学生完整呈现合作讨论后形成的共有成果,有利于在全班发布时一目了然。这个集思维、记录和表达三重功能的工具,能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习支架,使信息组接和整合更加清晰有序。
一周后,小陶老师重新调整了学与教的设计,并再次上了这堂课,师生都有不小的成功获得感。再次课后讨论时,我问大家“你们认为在小陶老师这节追求素养生长的品社课上,用到了哪些学习工具,又起到了哪些作用呢”,老师们说了好多,但琐碎、零散,不够系统。后来,我梳理了这节课中小陶老师用到的这些工具,试着画了如下这张表格,以便启发自己和老师们交流时触类旁通,感觉挺有用的。此表未涉及到支持学生课后延展学习的工具设计(作业)。
设计情境(任务),把探知过程还给学生
2017.12.12上午第四节课,我走进了本学期在校实习、等待明年入职的谢莉娜老师的课堂,在师傅汪旭红老师三个多月的倾心带教下,小谢老师的课已经上得有模有样,今天她执教四年级的数学课《圆的初步认识》。听师傅汪老师介绍,这段时间,她们师徒二人一直在聚焦学与教中“学习情境(任务)”的设计研究。
小谢老师布置的前置作业是“在生活中寻找到圆,尝试用自制的工具画出圆,用手机自制视频作业上传于晓黑板APP上”。上课伊始,小谢老师即播放事先甄选好的视频,将课外的生活情境直接接入课堂。
接着提供给每个小组一大盘材料,现场任务是:自主尝试用各种材料画圆,方法越多越好。那时那刻,学习情境即刻从教室变身为“DIY数学魔法实验室”。小谢老师足足给了十分钟时间,待每个人都充分自主探究之后,小组里交流汇总。随后再从第一到第六组,无一漏网地让各组上讲台在实物投影仪上分享,规则是“不重复”。
看到此处,突然想起去年暑假在二楼自然课程空间改造时,学校已经用360度高清摄像头取代了传统的实物投影仪,不用上下走动,每个学生坐在座位上便可通过视频传输,即刻与全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操作。用最有效的技术支持最有意义的学习,咱理念和创意都一点不落后啊!假使这节课在那里上应该更赞。扯远了,回神!
全班分享过程中,小谢老师能耐心倾听每个同学的想法,将他们个性化的画圆方法一一罗列在黑板上,并智慧地排除“描”这一与圆的基本性质无关的画法,从剩余的其他方法中,让学生自己感悟、自主提炼出“一个固定点”(圆心)、“一条固定距离”(半径)、“旋转一周”等共性,即圆的基本性质。最后还不忘提醒学生看书上的规范表达。
动用了“手眼身法步”,在“心脑嘴”合力完成了所有探究任务后,学生因知识内化成经验而带来的成功感满满写在脸上。这时,小谢老师悠悠地问道“刚才有几位同学尝试过用橡皮筋了,说说感想怎样”,好些学生说“试过,没法用,橡皮筋的弹性让我无法固定长度啊!”再次让学生动手验证、巩固新知后,小谢老师这才使出她富有青春朝气的特色评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哇!感觉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整堂课的情境(任务)设计,把平时调皮的某同学立刻迷成小学霸,把平时慢一拍的某同学急得几次找坐在他身边观察的我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后排靠窗一组的小迷妹们听完同学精彩的自主分享后,更是不由自主发自内心地大声喝彩。
设计规则,使学习约定促进课堂交互
2017.12的第三周,我总共走进了六位老师的课堂边观察边学习,和他们深度交谈了六次,欣喜地看到白纸一张的青年教师,和从传统的高控课堂里被拉来的、自己走来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一对一”组合,协同发展,还常双双“开挂”,内心小激动啊!
如今,他们正在一起设计学习规则,力图让更有效的学习约定,潜移默化地改变课堂文化。六节课里都或多或少地呈现了这样一些学习规则,这些都是“学习基础素养”项目视角下,具有学习共同体特质的课堂文化约定哦。稍稍罗列一下:
1.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启动教学
2.课堂低控,气氛柔软,教师退为“隐形”的学习设计者
3.裁剪学习素材,减少流程环节,把每一环节内学习与互动的容量做大
4.设计有挑战性的情境任务,生成问题,使学生在思维互补中习得认知突破
5.在协同学习的过程中,不过早对“对与错”或“完整与否”作引导性的价值判断
6.鼓励学生学会倾听,目光注视,思维与情感积极与表达者产生联结
7.减少全班齐读,以个体朗读带动学生与文本产生对话
8.思维路径的表达,可多借助工具,注重其逻辑性和可视化
9.同桌两两对话或四人小组学习,须建立在个体充分思考的基础上
10.积极融入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发表时,谦让、有序、互补
11.学有余力时,乐于分享,帮助周围有困难的学习伙伴
12.学习设计之初,便将学习通用能力的培养融于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中,一两个课时难以做到时,通过单元统整去落实
……
老师和学生创生的课堂约定好多,直接堆砌看上去难免觉得逻辑有点乱,但每一条都是反复探索后的生动存在。近期通过学习、观察和跨学科的交流,老师对学习规则如何促进课堂“交互”,已经比一开始“眉毛胡子一把抓”系统多了。
我也试着把老师们的想法简单归归类:通用学习规则最宏观,包括倾听、分享、互助等,例如上面第6、9、10、11条,从一年级起始就可以在各学科课堂中将之逐步培育成文化;学科学习规则较中观,例如上面的第7、8条;指向具体任务的操作规则最微观,细化到流程和步骤,上面没有提到。其实,这其中好些属于老师自己对自己订立的教学规则,例如第1、2、3、4、5、12条。总之,还没想清楚、架构好,就容我们再探吧。
倪华老师执教的数学课《三角形面积计算》
茅宇凯老师执教的阅读课《夏洛的网》
王华老师执教的数学课《周期问题》
邵潜老师执教的语文课《只有一个地球》
听完六节课,我们在吾同书局里开了个小小的总结会,大家又进一步达成了共识:
无论是情境、工具还是规则,都是支持学生在课堂上实现“高质量学习”的拐杖,初期探索时拐杖有形,内化理解后拐杖无痕。不能误将拐杖认作研究的终极目标,更不能舍弃“学科知识能力的落实和迁移”这副躯干而只要拐杖,那样教学就会走向空无。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拥有学习的基础素养,激发他们自身潜在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
研究如何设计好拐杖,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能真正地“发生学习”,完全沉浸在探知与建构的状态中,而不是配合老师演绎教案流程,或者以时而介入时而游离的状态获得个一知半解,再或者身杵在教室的人群中而灵魂飞升天外。
这虽只是个理想愿景,但必须是奋斗目标,为无限靠近它而努力,就是有责任感的教师自带的优质属性。为课堂,从高效快速催生、滴灌标准养料的大棚,回归成为学生可以自由呼吸、适性成长的原野,我们真诚携手!
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楼丽莎(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预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