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2/9 17:26:37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作者:陶继新 选稿:陈乐 楼丽莎
北京新学道洛阳国际书院虽然是洛阳地区仅有的“国际书院”,但却没有传统民办学校高大上的校舍建筑和先进超前的硬件设备。区区一所“陋室”,真的能承载“新学道教育”之魂、教育之道的重任吗?笔者初到学校,心中不免有些疑问。然而,在与书院席争光校长交谈并深入学校参观考察后,疑虑渐而消散,且有一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感觉。
以文“化”人的管理之道
见到席校长的时候,发现他并不像有的校长那样忙得不可开交,相反,他气清神定、淡定从容地给笔者大讲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他对笔者说,他从来不要求教师签字打卡、考勤签到、汇报工作;可老师们却从来不迟到、不早退,甚至深夜的时候,办公室里依然灯光灿烂,老师尚在不知疲倦地备课与学习。
席校长认为,一个校长即使天天盯着老师们,逼其努力工作,也多是无济于事,甚至还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只有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才能让老师们自觉自愿地干好工作。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才让老师们有如此大的内在动力呢?
席校长说,是学校的“六大文化”,才让管理有了“道法自然”的妙道的。
1、爱与善的文化
孔子说“仁者”“爱人”,《大学》说“止于至善”,其中的要道就在于:一个人要想抵达精神的高峰,爱与善是“不可须臾离也”的,因为“可离非道也”。教育之道,核心则在爱与善。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考,学校的重大决议遵循了五个有利于原则: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否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否有利于家长的整体发展,是否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教育的创新发展。
这五个有利于不着一个爱与善字,可爱与善却尽在其中。因为爱与善不能只是口头的言说,它更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教师有了爱与善,会在教育教学与日常生命场景中,将其“于无声处”传递到孩子的心里,从而让他们也有了更多的爱与善。而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当下播下爱与善的种子,到了一定的生命节点,自然就会开花结果,并将爱与善光照他人与社会。
2、赏识文化
赏识不只是表扬与激励,还有如孔子所说的要“成人之美”。这其间有两个含义:一是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都彼此信任,都希望对方更好。二是每个人还要学会赏识自己,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
人与人之间,有了这种赏识文化,就会多看别人的优点,并“择其善者而从之”,让别人感到高兴的同时,自己心里也舒畅起来。同时,每一个人都生长在“自己和自己比,这次和上次比,今天和昨天比”的“土壤”里,每天都生活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信念里。有了自己欣赏自己的心理,自信心也就会随之“水涨船高”。生命不断成长,拥有幸福,也就是必然的了。
人人心灵愉悦,人人充满自信,学校就有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就会形成一种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学校文化,就会像《周易》说的那样:“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相信、尊重文化
无限相信和尊重身边的每个人,是洛阳国际书院的又一大文化特色。在这里,你是独一无二的,这里允许你有独立的思想,允许你有绝对的自由。校长一旦将任务交给你,就会绝对相信你能把它做好。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一定相信你努力了,并和你一起分析利弊得失。所以,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每一位教师都被满满的“相信”和“尊重”感动着,都在积极主动地工作着。
每一个人都有被尊重、信任与求自由的心理需求,这其实就是每个教师的心灵“自然”。尊重要求校长与教师人格上的平等,给教师以真正的信任与巨大的包容;自由不是让教师自由散漫,而是让他们在心灵自由状态下进行巨大的创造,创造出学生当下的精彩与美好的未来。
4、“懂”的文化
“懂”是席校长独创的一个学校文化标识。他认为,三观不同,思想境界也不一样,并会由此增加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成本”,甚至会出现矛盾以至裂痕。君不见,有的时候,你虽然十分努力地与对方沟通,可费尽口舌对方还是懵懵懂懂,一脸茫然;抑或虽然心里明白,我就是与你“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使你口若悬河,舌若刃利,我照样如闻无声,我行我素。
在洛阳国际书院则完全是另一种景象,校长交代的任何一项任务或某个小小的指令,无须多言,教师们都会全力以赴地执行。有时甚至仅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教师都能心领神会,迅速行动并尽力做好。
席校长称这是洛阳国际书院的文化密码,是他这个当校长的有令则行、甚至“不令而行”的秘密武器。
5、成就文化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成功与发展了,也要希望并帮助别人发展并走向成功。孔子的人生,就是立己达人的一生。他成就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者,同时,也成就了他自己这个伟大的教育家与思想家。
席校长常对教师们说,教师要想立己达人,你自己就要努力进取,不断发展,并让学生不断成长。而学生的成长,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大凡德才兼备者,都能造就一大批优秀的学生;而优秀的学生,也会给教师以更多的力量,并让其作更大的努力,步入更高的精神殿堂。师生间如此,教师之间、校长与教师之间亦如是,成就别人,也就是成就自身。
6、求真文化
《中庸》有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并说“不诚无物”。而陶行知则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看来,求真文化之于教育,甚至之于整个人生,都是大事要事。
一个人的真假,人们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即使有人使点权术,也终会被人识破。所以,作假者多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求真有着巨大的意义。在洛阳国际书院,校长系本真之人,教师也以真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也就有了求真之美。
求真文化还体现在没有任何以假乱真的数据分析方面。席校长说,我们特别依靠大数据说话,通过数据分析,每月的学习情况量化表,不但“算”得快,而且做得“真”。这对教师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进度提供了可靠的“真”数据。
目前,“六大文化”已经烙印到教师和学生的心里,并升华成一种精神,变成了师生的文化自觉。
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楼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