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8 14:27:39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选稿:陈乐 夏荔
2018年11月,因先父(张宗和)作品《张宗和日记(第一卷)》的出版,我应浙江大学出版社之约特携子张致陶赴云南昆明开新书分享会。主办方邀当地贤达做嘉宾,相邀晤谈饮宴,其中一人年已耄耋,却红光满面,手中把玩着一串紫檀木的手串,主办方介绍他叫刘平章,系国学大师刘文典先生之子。在饭店的楼梯间一番寒暄之后,刘平章问及我过世的母亲(刘文思):
“刘文思是你母亲吗?”
“是的。”
“可是亲生母亲?”
“那是自然。”话才落音,他一下子激动起来紧紧握住我的双手说道:“原来是表妹到了,你可知道你母亲正是先父的堂妹。”听完他的话,长久以来在心中的疑惑有了答案。一直以来,听闻坊间戏言,只要是安徽人叫“刘文×”的十有八九是淮军将领、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家族的后代(先母刘文思正是刘铭传侄儿刘盛休的孙女)。刘文典先生正是安徽合肥人,与刘铭传家是同乡,因此长久以来我们姐妹内心都怀疑刘先生与母亲有亲戚关系。母亲在世时从未提及与刘文典先生的关系,会后据平章表兄说刘文典先生也没有提及此事。是后来听虎雏表兄(沈从文次子)说五爷(张寰和)曾对他提及:“刘文典是大嫂堂兄。”现在刘文典先生的公子亲口证实了二老的堂兄妹关系,使得我们表兄妹在人生的晚年得以相认,让人不禁感慨命运的神奇。
感慨之余,却也想起一些旧事。主要是刘文典先生与三姑爹(沈从文)之间的恩怨,诸如:“跑警报”、“评教授”等等不一而足,各类民国轶事类书籍皆有记载,甚至在百度百科“刘文典”词条中也有记录。既然刘、沈两家都是亲戚,再加上我也颇为好奇当年的事到底怎样,于是大着胆子询问平章表兄:“堂舅(刘文典)是不是看不起三姑爹(沈从文)?”没有想到他大为愤怒,连声说:“没有的事!当年我家住昆明的龙翔街,沈家住在北门街,两家相距近两公里。我家跑警报是去小虹山,据龙朱(沈从文长子)回忆,他家跑警报是去联大后山,方向完全不一致;再说我们家房屋不久后为日机炸毁,举家搬到了郊外的官渡,那就更不可能在跑警报中见面了。至于沈从文先生评教授,那时我们全家都在磨黑,磨黑到昆明当时来说要半个多月,根本不可能参加评议。”说完此话依旧愤愤不平,在分享会上,有人提及此事,平章表兄也以此作答,表情不那么愤怒了却显得很无奈。
会议结束后,我返回贵阳,心中依然疑虑重重,二位老人家的恩怨是否真的存在?于是我打电话给沈虎雏表兄询问是否存在刘文典不满沈从文的说法,他表示并无其事,相反还告诉我刘文典与沈从文曾经见过面,两人的第一次见面父亲的堂弟十爷(张中和)最为清楚。又辗转打电话给十爷,他今年已经95岁了,但依然神志清晰,声音洪亮。他告诉我,1945年9月,他作为美军翻译,随美军复员到昆明。当时他拟投考西南联大,但联大考期已过,就只好在昆明住下,等候清华的转学考试。后来他与张友铭先生聊天,说凡是合肥人叫“刘文×”的可能是他表亲,于是热心的张先生就带十爷去拜会刘先生。到刘家后,他恭恭敬敬自报家门,说到自己外祖父是刘盛休,自己母亲是刘盛休的第七个女儿。刘文典先生说:“我晓得了,七姑大,能干得很哪!”并接受了他这个小表弟。认亲第二天,十爷就告诉三姑(张兆和)和三姑爹(沈从文)。一天后,他和三姑夫妇带着龙朱表兄去刘家拜会,双方气氛融洽。其间刘先生说:“我和沈先生是同事,却没有说过话。”据他说刘先生对他颇为信任,还曾在下乡时把家中钥匙交与他,并替他找了份工作。三姑是他堂姐,刘文典先生是他表兄,刘沈会面也由他促成,倒也对得起他的“中和”之名。
由此也可以证明1945年9月以前,二人并未见面,所谓“跑警报”纯属无稽之谈!至于“刘沈不和”,更是坊间好事者茶余饭后无中生有编造的笑谈而已。几十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当事双方均没有澄清此事,导致以讹传讹至今。实在可悲!
这次昆明之行,收获颇丰。既有认亲的意外之喜,更重要的是澄清了一段所谓恩怨。虽然现在作为当事双方的三姑爹和堂舅早已驾鹤西去,但是作为后人我们更应该告诉所有人,一个真实的历史。刘沈不和的传言,也希望到此为止。
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