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2/25 9:34:37
来源: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2019年2月21日上午九时,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党组成员、副部长倪虹等领导,在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副市长陈寅,市府副秘书长黄融,中共长宁区委书记王为人,区长顾洪辉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视察调研垃圾分类工作。长宁区教育局王小柳书记、姚期局长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嘹亮的鼓号声中,建青实验学校潘敬芳校长和陈依群书记对王蒙徽部长和陈寅副市长等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潘敬芳校长首先向领导介绍了学校的创办历史,以及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学生培养模式。
学生事务中心的校长助理包思憶、魏若璇、刘圣嘉和高兴四位同学,代表学校向王部长和陈副市长等来宾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垃圾分类工作。正在大厅举行的是由中小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小手牵大手的“垃圾分类达人秀”活动。活动现场,大家正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通过趣味活动巩固所学的垃圾分类知识,并制作了创意垃圾桶。
垃圾分类达人秀
创意垃圾桶
每位来宾都收到了学校学生主编的最新一期《建青报》。为了有效宣传学校的垃圾分类工作,本期校报特别推出了垃圾分类专刊。活动中,与会领导们接受了学校小记者的采访,对学校垃圾分类的工作给与了肯定,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制度促自觉 垃圾分类靠行动
从2017年9月起,学校就率先全面宣传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学校团委、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了《垃圾分类倡议书》。
学校成立了垃圾分类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建章立制,形成每日一检查、每周一反馈、每月一表彰的工作机制。学生们则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形成了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六步法:提高认识-明确规范-榜样示范-持久训练-及时评估-形成习惯。
从2018年3月起,学校师生每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学生自律部、校风监察部、社团管理部及新媒体部多管齐下,让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积极发挥“小手牵大手”的作用,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社会效应。
寒假中,学校中学生走进社区,广泛参加“垃圾分类”打卡活动,并为居民推广、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鸣乔诗社的自创小品《辛勤的环卫工》献演社区迎新活动,呼吁大家为美丽校园、美丽社区、美丽上海作出中学生应有的贡献,受到居民欢迎。
科技来助力 特色课程促分类
活动现场,小学部五年级的几位学生正围坐在一起上编程课。他们在计算机老师的指导下,用3D设计平台设计的四色垃圾桶利用3D打印机打印了出来。只见通过编程平台制作的机器人正走向垃圾桶,垃圾桶上装着两块传感器,当有人靠近垃圾桶时,垃圾桶会自动打开桶盖,然后把垃圾倒进去。
在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的“生灵之境”实验室内,小学部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填埋实验,发现干垃圾(餐巾纸)、湿垃圾(橘子皮)和可回收垃圾(塑料瓶)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是不同的,并切身感受到了可回收垃圾需要及时回收利用的必要性。“我深切感受到建青孩子的活力与精彩,从带领讲解、采访、拍照到各种自己动手的创作,都是孩子们展示的舞台。”作为全程参与本次活动的学校教育伙伴不禁感叹。
大手牵小手 分类实践进课堂
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示范校,积极践行“垃圾分类”这项生活新时尚。不少家长们也受邀来到建青的课堂,大手牵小手,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七(1)班正在家长们的带领下开展各类生活垃圾的绘画比赛,帮助大家区分生活垃圾的种类。还有的班级则开展了环保知识竞赛……
幼儿部除了在校内聆听“垃圾托起城市”等环保主题讲座,还走出校园,走进古北国际花园等邻近社区,观摩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
小学部的老师经常给大家上一些关于环保的活动课,组织低年级学生绘制“垃圾分类金点子”的画报,并开展系列活动和竞赛,比如科技节的DIY科技小制作,倡导学生把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理念运用到了实践中。通过各种各样的课程,让同学们更了解垃圾分类、环保的重要性,懂得如何把“环保”理念投身实践,如何凭借垃圾分类等方法来节约能源。
环保爱节约 废旧物资得共享
通过一系列举措,学校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垃圾分类和资源保护意识。在学校的科创中心,领导们被DI实验室的一系列道具吸引而驻足。原来,自从学校推进垃圾分类教育后,环保理念也渗透到了学校的具体课程中。只见DI实验室的高中生正在“变废为宝”,制作新的比赛道具,立体的“救世主”变得栩栩如生。DI团队曾凭借包装纸箱、泡沫、废旧衣物等自制道具在DI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中多次获奖。
学校食堂门口的“环保树”也让领导们驻足观赏。当初,三(1)班的少先队员在中小联合少代会上提出了“减少垃圾,资源共享”的设想,为了更好地付诸实践,东华大学大学生和学校环保社的同学共同创设了这棵环保树。同学们把看过的书、旧校服、文具用品、雨伞等生活中的闲置物品捐赠出来,放在这棵环保树下,共享给需要的同学,减少垃圾的产生。
此外,自食育文化教育开展以来,学生浪费粮食现象不断减少。午餐后,学生自行分类干湿垃圾。经过垃圾分类,学校的干垃圾从以前平均每天17桶到现在平均每天10桶,如今每天4桶可回收物经过正确分类独立出来,资源利用率提高了20%。
垃圾分类新时尚,入脑入心入行动;建青师生在打赢、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中,敢当先锋队、勇做生力军!践行新时尚,青春更闪亮!
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