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17jypd/logo.jpg)
时间:2019/6/6 11:26:20
来源:上海市风华中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张颖
2019年6月4日下午,上海市风华中学作为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及其配套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组学校,承办了“理科实验课程建设工作研讨”活动。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自然教研员赵伟新、科学与技术教研员沈慧丽、生命科学教研员周韧刚、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两类课程教研员刘栋和项目组共9所学校的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堂观摩
尤培红老师首先进行了课程展示,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实践探索,依托理科实验室的环境和设备,制作出自己的蔬果手电筒作品。随着各小组手电筒的完成和“点亮”,学生们收获的不只是背后的原理和知识,更有合作实践后的体验和自信。
主题汇报
课程展示后,由学校理科实验室及课程建设团队进行主题汇报。首先由尤培红老师以课程实施者的视角,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如何凸显“学生是课堂和活动的主体”,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的模式下进行学习,以及充分利用理科实验室的环境和设备来促进活动的开展。
接下来顾镭老师基于学校理科实验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介绍了风华中学理科实验课程及课程群建设与实施的情况,以构建、学习、实施、保障为关键词,谈到了要“阶段式”、“循环式”的不断推进课程的建设与完善,重视课程中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创设和引导,重视活动中多元化评价的作用和重视对教师专业化的培养。
最后,冯青芙副校长从学校课程建设的角度,通过“做什么?怎么做?怎么做的更好?”三个问题,阐述了学校从课程定位到团队建设,从问题切入到优化提升一系列的思考与措施,提出了打造课程开发的“梦之团队”,让课程不断优化能够“梦想成真”,最终惠及全体师生。
交流研讨
交流研讨环节中,各个项目学校的代表分别详尽的介绍了近阶段各自在理科实验课程建设中的进度、成果和思考,热烈的交流了此次听课的体会和感想。
与会专家对此次课堂展示的形式给予了肯定,表示这样的以产品为导向、项目化的学习模式,对于学科的融合有着积极的意义,更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希望各项目校能在后阶段对已有的课程进行再实施和再完善,让理科实验课程能有新的成果。
无论是已经比较成熟的《探秘电池》课程,还是即将在下半年推出的《水质监测与改善》,风华中学理科实验课程团队都会继续努力,改进、完善、升级课程,让学习更自主,让学习更有趣,让学习更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