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6/18 10:57:38
来源: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刘俏
近日,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组成成长认证专家团,对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进行了实地认证。
实地访问-多维度了解学校成长
普陀区市级新优质项目校洵阳路小学的成长认证活动期间,专家团成员通过先期访问、网上调研、校园观摩、校长报告、课堂观察、教师访谈等多渠道收集了信息。先期访问环节,旨在帮助学校完善认证成长报告和相关材料准备,商量确定实地认证的一日安排,并完成教师网络问卷调研。实地认证环节,认证专家团听取了朱乃楣校长《润泽生命洵美且异》的成长报告;分组分别观摩了基础性课程课堂教学(语文、数学、英语)和Wide课程教学现场观摩(艺术创想、过程性戏剧、创造性戏剧、儿童哲学、科学);午休时间,观摩了学校课程实施的各空间环境与学生活动情况;下午分课程、教学、管理和教师三组对相关管理者和教师代表进行了现场访谈,试图从多维度进行学校成长性的信息获取;专家合议环节,各认证组互通了信息、讨论了要点;最后进行了简要的现场反馈。
成长足迹-以“课程”形塑学校
普陀区洵阳路小学朱乃楣校长以《润泽生命洵美且异》为题作了成长认证自评报告。学校自创办以来,经历了多次合并和迁址,所处社区环境相对较差。上世纪90年代起,学校依托高校力量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学校聚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开展“类结构教学”研究。十几年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树立了鲜明的“儿童立场”。自成为上海市新优质项目校以来,学校持续追求什么是学生的成长需要?视角从研究“教”转向研究“学”。学校开展PCDP儿童发展评估测试,从五大领域进一步科学解读学生,并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研究不同类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好,为“类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策略。数据解读和课堂观察越来越凸显学生是具有完整性和独特性的个体,充满潜质和无限可能,学校必须在更长的课程链上来思考学校的课程。为此,2015年以来,学校开始探索“跨学科”学习,以“课程”形塑学校。
1、从低年级“主题课程”起步,把课程结构打开
2015年9月,在低年级实施“主题课程”,即“基于儿童经验和学科融合的主题式学习”,由知识碎片转为大学科的结构。为儿童提供自由的、安全的、没有害怕的学习环境,呵护天性,在融合的课程学习中帮助学生打开自我,激发兴趣,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孩子的成长和真实的差异,发现更多的可能。
2、探索中年级“广域课程”,延展课程时空。
2016年9月,在中年级开展“广域课程”(WIDE课程),分为“科学、艺术(美术)、艺术(音乐)和儿童哲学”四个领域,整合时间,打破空间,关注多样化课程资源的整合,拓展视野,强调以探究的方式学习,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扬长补短,培育自信,增强学习自主性。
3、实施高年级“模块课程”,注入学科特性。
2018年9月,在高年级实施“模块课程”,五年级有科学、音乐、体育、阅读四大模块,形成可以走动的学习机制,逐步走向基础性课程模块化,关注学科特性与学力层次差异的统合,尊重差异,提供选择,激活创意,学习从“宽广”走向“精深”,帮助学生唤醒目标意识。
低中高三个年段的“主题课程”“广域课程”“模块课程”共同构成了学校的“洵美课程”,指向学生愿合作、能参与、善行动,会创造,其总目标是润品性、立志向、养心智、广视野,培养“品性淳厚、心智灵动、志趣高远”的“洵美少年”。此外,伴随学校的课程融合,学校还设计了表现性任务评价、“阳光存折”评价等,试图为每个学生提供“私人订制”成长报告。
4、响应课程变革需求,推动教师文化与管理创新。
课程的开发,课堂深度变革,对教师带来挑战。学校以市级课题《互动与共生:“关怀-创新”型教师文化培育的机制研究》系统总结学校“洵美课程”探索的路径以及教师发展的机制。学校提出“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以逆向设计深化研修项目,帮助教师关注学生的差异。创生“学科专业委员会”等“非行政化专业组织”、寻找“专业成长合伙人”等行动,激发教师内在的职业自豪和职业尊严,唤醒专业发展的自觉,以学校管理机制结构性的变化带动各层面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使教师转变为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新者。学校通过每月一次的课程研讨活动,连续三年召开教育年会,聘请李婴宁教育戏剧工作室的毛毛老师开设戏剧培训工作坊等多种平台和机会的创设,让教师与大学研究人员、市区教育研究人员、教育名家、教育名师、学校管理层等专业人员开展多元多层的对话,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得到满足。学校下移管理重心,形成“校长室——年级部”二级管理模式,实现以年级为单位的级部管理,并赋予级部组织人事权,统筹协调年级组考勤、考核等各项工作,赋予年级组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培养的自主决策权,使学校整体呈现出创造、生成和内在发展活力。学校还成立三中心,即“课程研究中心”“年级管理中心”“服务保障中心”,重点强化了“课程研究中心”的专业支撑作用,这一中心的功能也由原先“教育教学管理执行”,逐步转向为“咨询服务系统”,将力量集中到“专业”这一核心上来,为教师提供教育信息和物质资料,提供咨询、研究、培训和评价等服务项目,体现更强的专业支撑。
5、打造“WIDESPACE”学习空间,让多样的真实学习发生
学校的环境也随着课程的发展得到优化,重新打造“WIDESPACE”(广域空间站),给学生提供了像工程师和艺术家一样学习、创造的天地;几个“多室一厅”的格局,隔断后各自有独立上课和学习的空间,打开后项目学习之间进行学习互动,跨领域跨班级的学习方式形成,学习共同体形成,多样的真实学习发生;学校走廊有“行走的图书馆”,走廊里、教室里、墙壁上、天花板上都是孩子们在课程学习中的作品。“空间”转化为“土地”,让学习由此发生,并由此连接世界。
认证发现-学生立场的课程生长与系统变革
普陀区市级新优质项目校成长认证专家团成员对照认证标准、依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了专家合议。认证专家团感受到学校坚守教育回归“育人”本原的要求,运用新优质学校理念引领学校发展,凸显了鲜明的儿童立场,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整体性发展需求;学校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具有高度的创新,将学科课程标准融入跨学科课程,有意识地建立了学科与跨学科、课程标准与学生体验经验的关联;学校在过去的三年中成长性明显,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丰富可选且温暖的学习生活及整体发展的可能,促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主动性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发展。洵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也驱动教师们自觉学习,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跟进了学校管理的优化和学习环境的再造。家长对学校的认同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