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7/4 10:33:05
来源:上海市教委新闻办 作者:潘裕民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夏荔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教育资源无可比拟也无可替代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一个价值坐标,使我们的人生有理有据。
我国经济学家梁小民有一本书,书名叫《无用才读书》。在他看来,看书不为什么,就是喜欢,就是爱看。有什么面包?没有。但说不上什么时候就用上了。文学经典就像男女之间的爱情一样,它是非常美好的东西,是心灵之间的奇妙感应,从来都不是拿有用没有用来衡量的。没有爱情,人类照样可以存在,人类照样可以延续。文学的道理也一样,但是有爱情和有文学的生活还是不一样的,因为有了爱情,有了文学,人类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更美好。
文学是文化最重要的基石,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缺少面包,但不能没有文学的滋养。文学作为人们日常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文营养补给,是人之生存和发展的精神食粮,有时甚至可以拯救和改变人生。这就是文学的“无用之用”。由此,笔者想起一个故事:格非在清华教书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学生,他得了很重的忧郁症,而他的父亲在北京给他治疗的过程中出了车祸去世,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无法承受生活带给他的重压。一次,这个学生上了一堂格非的课,课上格非在讲《红楼梦》,讲得异常兴奋。回去后,这个学生开始读《红楼梦》。十多年后,格非收到一封20页的信,是这个学生寄来的。信里他讲述了这十多年来自己怎么读《红楼梦》,一开始读不懂,读了四遍、五遍,一点点把它读懂,再后来他的病好了,结婚、生子……“文学救了他一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经典是浸润灵魂的。因此,在人的生活里不能没有经典,尤其是文学经典的魅力不可忽视。我们经常使用“文化底蕴”这个词,这表明文化是一种精神内涵。与动物不同,人既需要通过物质生产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又需要传承文化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经常听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叹息与无奈。但笔者仍然坚持认为,人生自有诗意。一个人,不论得意还是失意,只要站在诗人曾经站过的地方,回眸诗人的身影,吟诵诗人的诗篇,你的灵魂就会瞬间被激活。这是因为,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有一年著名作家王蒙在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的晚会上,听到合唱曲以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为歌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在那样的场合,想起历史上有过的繁华与美好,感动得热泪盈眶。王蒙著文说:“哪怕仅仅为了欣赏辛弃疾的诗词,下一辈子,下下一辈子,仍然要做中国人。”此话引来了不少读者的情感共鸣,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美的情愫。
时下都在谈论国学,倡导“全民阅读”。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国学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的文化识别符号。阅读国学经典,走近高贵和诗情,唤起自己的中国心,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做的。
国学是什么?“国学”一词,古今含义不同。古代指国家最高的学府,如国子监。清末以来的“国学”概念,则是与“西学”相对应的“中华国学”。用著名学者邓实的话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诚如斯言,国学是社会不可缺失的精神和传统,是以儒学为主导、包容多元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
读书,当然包括学国学,尤其是要选读、精读文学经典名著。一个人只有多读经典,才能领略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领略一切关于文明的生活与高贵的人生,领略人类的智慧与生命的美好。因为经典原著的思想内涵和知识含量是非经典所不能比拟的,“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经典经过千百年来无数读者的千锤百炼、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大都是生命力最强、最有价值的。经典承载的不仅仅是无可复制的文学性,更是著作者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经典的魅力与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没有《诗经》《离骚》《史记》《红楼梦》,没有李白、杜甫、苏东坡、汤显祖、罗贯中、关汉卿等作家作品的出现与存在,那构成五千年文明的文化长廊就会由于文学的缺失而变得空空荡荡,所谓五千年文明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实,经典不仅有狭义、广义之分,更不限于本民族。从广义上说,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那些体现了人类永恒价值、经历时间的淘洗沉淀下来的著作,便是经典。
所以,笔者认为读经典应该是广义上的,而且是要真正意义上的“读”。所谓“读书”,不是说今天去书店买两本书,明天从网上购回一包书,这不难办到;难以办到的是,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书,尤其是要阅读经典著作。哲学家周国平说:“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和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应该是经典著作。日本有一位哲学家叫柳田谦十郎,他在自传中说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读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为了庆贺这件事,他夫人还专门为他举办了一次家宴。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一些启示:一个人写出一本书固然不容易,值得庆贺;一个人读完一本书也不容易,也同样值得庆贺。因为经典浓缩了作者深刻的感悟、经验和思考,有的甚至是作者用毕生心血写成的。多读经典,可以提升自己的品位,引导你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去追求更高、更美、更深、更远的东西。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教育资源无可比拟也无可替代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一个价值坐标,使我们的人生有理有据。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中,更重要的是文化认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明星’,也不缺‘偶像’,缺的是自信。这种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文化的自信、科学的自信。”文化认同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民族,都非常重要。
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文化认同,便没有精神归属,没有自信心;作为一个民族,没有文化认同,便没有凝聚力,便没有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可识别性的文明符号,便没有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独特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因为文化渗透到一个人的心里、血脉中,是深层次的,是不容易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