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张竹林:从垃圾分类到品格养成

时间:2019/7/17 9:49:07

来源: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    作者:张竹林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夏荔

WDCM上传图片

7月的上海,最吸引外界眼球的新闻之一就是垃圾分类实施。其产生的各类社会反映,纷纷见诸各大媒体和传遍街头巷尾,甚至成了全国各地民众的热门话题。以笔者所接触的信息看,人们对实行垃圾分类这件事持正能量的评价居绝大多数,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率先之举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即便有少数不同的声音,比如对一些具体操作方法持不同的看法,以笔者看,更多的是担心无法长期有效地坚持,担心“好经”念“歪”,但总归还是对这件事的善意期待。

WDCM上传图片

笔者所居住的小区,是位于浦东中环的新型大型社区,自垃圾分类实施以来,小区最大的变化是,居民们都对这件事持积极的响应态度,行动上的自觉带来了小区环境新变化,变得更整洁,变得更清爽。尤其是随着操作的深入,垃圾分类管理方法也在不断改善。比如,由于需要居民将湿垃圾当场倒入湿垃圾桶,将垃圾袋另放入干垃圾桶,这个过程,既不卫生也容易使手沾上垃圾,多有不便;小区很快就在垃圾分类倒置点旁边,安装了移动式洗手水箱,使居民再也不担心倒垃圾而手上易脏的顾虑。这些人性化的细小改进行动,让笔者深刻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是“绣花针”功夫的具体化。由此联想到,对于以教育人的品格养成为主要任务的学校教育,不仅要带头推动垃圾分类有效实施,更要以此为契机,通过引导实施垃圾分类等日常行为,更好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

实施垃圾分类,看似生活小事,实则为民生大事,是对一座城市的广大居民和全社会文明素养的重要培养点和检验器,是优化和美化自然生态,构建和谐美丽的社会生态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WDCM上传图片

做好垃圾分类和处理这篇大文章,不是一件易事。上海这座城市历来有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不论是百年开埠时的“远东第一都市”,还是改革开放以来“东方之珠”的美誉,这座城市的外观形态,已经不比世界上许多著名城市逊色,有许多地方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些世界级著名城市。经常有外出访问和旅游的市民,包括笔者到国外,都有这样一种感受,上海真的很美,真的很好。但冷静思考,对标国际化都市,上海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站在新的起点上,上海城市的文明程度还有提升空间。也正是基于此,上海自加压力再出发,带头实行垃圾分类处理这个当下公认的社会管理难题,可以说,这项工作是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在新时代大放新光彩的具体行动。

做到垃圾分类的有序化和常态化,需要市民们的自觉行动和共同维护,尤其需要对城市文明传承和传播的最重要群体的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他们自觉践行。青少年学生的行为习惯可塑性极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上所讲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通过垃圾分类的实施,教育和影响更多的青少年学生从“知道要分类”转变为“知道怎么分类”,从“知道很重要”转变为“自己要参与”,这也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具体行动。从学校而言,要立足校园环境的整洁美化,自觉按照垃圾分类的规范化要求,不折不扣抓落实。教室里,运动场,餐厅和公共空间,都要营造“科学分类,自觉践行”的氛围,从一个个具体的物理空间的改善,让科学分类和爱护环境意识,在学生心理空间上扎根,进而营造“环境改善引领品格养成”的良好文化空间。

要看到,当下的垃圾分类不是一项简单的教育活动,而是一个丰富的教育宝库。要创新教育思维,可以以垃圾分类和处理为主题,因地因校制宜,设计成学生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课程,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教育广大学生,热爱劳动,参与劳动,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建设美丽校园,使“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观念在青少年心田中扎根。还可以精心设计,引导孩子们研究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相关小课题,启发创新思维,激发奇思妙想,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开展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发明创造,使一个看似“单调”的垃圾分类行动转化为“有趣”的科研探究实践,引导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激发他们参与科学研究,树立远大理想、造福人类的动力和追求。

一项潮流的风行,需要孕育它的“土壤”。这片“土壤”从外观上看,是从源头分类投放到末端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配套设施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内化的社会文化“土壤”。要推进家庭、学校和社区联动,教育广大学生回到家庭和社区中,带头开展垃圾分类,小手牵大手,推动垃圾分类处置的合力和自觉行动。

哲人讲,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要通过垃圾分类的实施等具体行为,引导青少年学生的习惯养成,进而到德育品行培育,到城市文化积淀,努力成长为一座城市文化性格的重要组成。如能如此,上海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指日可待。

(作者系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