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AI技术” 建桥学院成入选首批上海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
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夏荔
2019年09月17日 10:06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如何构建集智慧教学、管理、服务、科研于一体的智慧校园,成为当前沪上各高校深思的课题。2018年教育部和上海分别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AI技术”融合创新实践正在不同学段的课堂悄然发生,由此也迎来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

WDCM上传图片

作为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之一,上海建桥学院为了应对师生在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等各方面的新需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建桥学院通过建立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提升办学治校的现代化水平,探索和推进具有民办特色、建桥特点的现代大学制度,向着建设国内一流的民办大学不断迈进。

巩固先发数据共通优势,实现数据驱动育人,打造慧心校园

WDCM上传图片

建桥学院建立的数据分析中心,从往年的数据服务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向数据驱动育人转变,为师生提供学习生活的全方位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中心将校内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强而有力的数据支撑,驱动教学育人、服务育人。

全面整合学习课程平台,有力支撑教学改革,打造匠心校园

WDCM上传图片

建桥学院通过搭建全面教学平台,拓展育人途径,规范教学流程,回归教育为本,育人为本的初心。建立教学管理和支持平台、课堂互动交互平台、在线学习平台和学生评教系统,真正推进重塑教育教学形态,打造智慧学习环境,规范教学标准,提升教学效果。通过混合式教学、学习测量和学习空间的改造,来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精准教学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展联机分析、数据挖掘等决策支持工作,建立数据预测能力,根据历年数据的历史周期性,预测未来发展情况,提前做好相应预案,为学校管理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全面实现校园物联交互,深化数据采集与应用,打造舒心校园

WDCM上传图片

建立师生服务平台,将所有面向师生服务的系统进行了大融合,整合安防平台、节能平台、门禁平台和校园GIS等系统,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校园治理和服务品质。全面在建桥校园内应用具有普适性的物联网设备,建立全面和主动的教学管理体系;构建完全交互与智能的教研环境;通过建立校园公共物联窄带网,实现宿舍、教室、实验室和公共空间的能源、环境和教学技术的人物共振。

全面完善信息化应用服务,进一步提高师生满意度,打造暖心校园

WDCM上传图片

在标杆校培育过程中,学校根据发展需求将全校各应用系统的业务进行整体融合,建设融合式一门式大厅。在原有的融合式门户的基础上,深化管理流程,在原有的PC,APP、微信和支付宝等不同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分析师生学习与生活中的痛点,研发相应产品,实现了校内师生“一网通办”和“只跑一次”的办事标准。将更多服务于师生的应用推向校园,进一步提高师生满意度。

上海建桥学院通过十余年的信息化建设,服务性框架设计基本形成,师生的使用习惯逐步养成,信息化日益成为学校服务和管理新亮点,校内各部门对信息化的热情被激发。建桥学院深刻领会“互联网+教育”的内涵,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逐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度融合,与高校管理与决策全过程深度融合,形成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助推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在推进民办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