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4 17:13:22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徐甦敏
10月下旬,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利用两次教工学习的时间,开展了中青年教师读书交流分享活动。本次活动也是黄一中心小学和赤水市第二小学开展的“沪遵携手相约云上”研讨活动之一。
本校全体老师以及来自贵州赤水市第二小学的老师通过现场观摩或网络直播的方式,共同聆听了22位中青年教师的阅读感悟。活动现场还首次采用了手机评分的模式,请全校老师在聆听完毕后,从“讲稿内容”、“仪表风范”、“现场效果”三方面为演讲者做了现场评分。
第一个上台交流的是谢丽娜老师。她分享给大家的是读完《愉快学习 有效课堂》这本书的感悟。这本书,让她更深刻地认识到培养教育人一定要依据学生学情开展教学工作。这就和种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
茅宇凯老师阅读的是《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这本书。作家康德在这本书中对“自律”这个词提出了“动机论与后果论”的说法。他告诉读者,长期的自律能使你养成一些习惯,从而取代了惰性,会使得我们在完成既定目标时减少排斥感,从而使得我们能顺利的完成预期。
程晨老师分享给大家的是由社会学家威廉·怀特经过四年的置身观察,撰写的《街角社会》。书中提到的“边缘人”一词,给了程老师很大的感触。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中提出问题时,要特别关注到在班级里处于课堂边缘的学生,设计分层问题,鼓励“边缘人”参与问题的探讨与交流,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通过自己的小小改变,也许就让孩子重拾学习的快乐。
曾臻老师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故事,结合了《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一书,让大家认识到,老师对学生有什么样的期待,学生就会向什么样的方向前进。好的教育不分国界,不分学校,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却能像罗恩那样与同学一起创造奇迹。
沈天皓老师结合自己初入教师行业的感受,为大家分享了《毛泽东选集》中的其中一篇《实践论》。他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方面分别分析,告诉大家想要充分了解和认识一件事物,就需要与之接触,得到“直接经验”,却也不可忽视“间接经验”。
除了以上五位青年教师以外,其余的老师也将他们在阅读的书籍中获得的感悟同大家做了分享。
鲁晓微副校长和王朝晖书记先后对两场读书分享会做了点评,指出了要提高教师的阅读素养和人文情怀,鼓励教师继续努力,多加阅读。
读书分享会的精髓就在于“分享”,分享的不光是书单,更是读者的见解和想法。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每一本书在中青年教师的视角下,都带给大家不同的感悟。中青年教师在阅读分享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知识,而且还开阔了视野,更陶冶了情操。
而在现场参与活动的老师们,也能通过这几小时的认真聆听,让心灵得到滋润和丰盈,从而激起自己读书的热情。这都是这两场读书读书活动带给我们的收获。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了阳光。生活中没有了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读书之路漫漫,两校教师愿一起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