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17jypd/logo.jpg)
时间:2020/11/24 14:15:47
来源:新华社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吴治萍
11月23日,第三届吴越钱王文化论坛在杭州临安举行。本次论坛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作为指导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杭州市临安区委员会、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宣传部、浙江农林大学主办,杭州市临安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杭州市临安区钱镠研究会协办。会议开幕式由临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赛文主持。嘉宾围绕“吴越记忆与城市更新”主题,开展研讨活动。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徐吉军、文化所副所长何勇强、上海市知名学者钱汉东等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从历史、文化、文物等角度,共同探讨吴越国时期经济开发、城市建筑、与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新时代城市更新与发展、吴越钱王文化的文创产业转化等一系列课题。
第三届吴越钱王论坛专家学者合影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先春在致辞中表示,吴越国文化作为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届吴越钱王文化论坛以“吴越记忆与城市更新”为主题,正是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临安区社科工作者们在推动吴越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展现了强大动力。期待临安区宣传思想、社科战线能进一步用好吴越国文化这张“金名片”,为推进浙江的社科强省建设、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共同努力。
第三届吴越钱王文化论坛现场
杭州市社科联(社科院)党组成员、副主席、副院长朱学路在致辞中提到,本届吴越钱王文化论坛的召开是吴越国文化研究学界的一件盛事,也是临安暨杭州市社科联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吴越国文化是临安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杭州市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市社科联、社科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临安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工作,推动吴越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合力推动杭州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展现“头雁风采”。
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吴家胜简要介绍学校概况并在致辞中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吴越钱王文化的研究,以吴越文化研究中心为载体,在吴越国遗址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吴越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是区校合作“930服务项目”中的重要内容。本次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加强学校对吴越钱王文化研究,并对浙西地域文化研究、乡村建设文化研究等起到推动作用。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为擦亮临安文化品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杭州市临安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金良围绕临安概况和钱王文化保护利用情况做致辞演讲。他指出,临安在钱王文化保护利用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钱王文化内涵挖掘成果丰富;二是钱王文化品牌打造积极推进;三是钱王文化在城市更新中传承发扬。希望以吴越钱王文化论坛为纽带,持续推动临安与省内外各领域专家学者的合作交流更加活跃、更加深入。
在主旨发言议程中,七位专家围绕不同的研究议题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和学术看法。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徐吉军就《钱镠与南宋都城临安》发表演讲。他表示南宋都城临安,在杭州、在中国、在世界的城市发展史上,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副所长、研究员何勇强发表题为《论吴越国时期杭州崛起的地理因素》的演讲。他指出,钱塘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地理位置变化及功能分布有其特殊性,其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理念为“联通南北、向东拓展”,并主要介绍了吴越国钱塘县在水利整治方面的方案措施。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博馆馆长王心喜就钱氏吴越国与日本文化互动的特点以及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做了相关介绍。他在其发表的论文《试论钱氏吴越国与日本的文化互动》中指出,五代十国时期中日交流出现了新的动向,即从以前中国方面的单方输出、日本方面的积极接受,开始变为中日双方的双向交流。尽管此时日本的“逆输出”在质和量都微不足道,但这毕竟是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也可称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上海钱镠研究会名誉会长、知名学者钱汉东介绍了他在《上海的吴越国文化遗迹考略》论文中的观点。他认为上海是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伟大都市,吴越国的文物佐证了这个城市昔日的辉煌,也丰富了长三角地区星汉灿烂的文化内涵。它将激励子孙后代踏着先贤的脚步,迈向新的时代。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最欣在论文《被误解千年的吴越王<陌上花>故事》中辨析了钱镠的《陌上花》故事的真实含义和被误读误解的过程。他认为,探寻“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原因有助于还原钱镠的《陌上花》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的原貌,这对深入认识钱镠及吴越国不无裨益。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二室主任吴修民在主旨发言中提到,考古遗址公园作为遗产保护与展示利用的重要模式,与城市更新在空间资源分配、服务业态支撑、文化产业为补链等方面有着紧密的关联。以临安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载体、遗产保护为内核、遗址活化利用为手段,整合存量土地和可利用资源,实现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的效益统筹。
杭州市钱镠研究会会长助理钱刚发表题为《民在心中文必兴盛——概述吴越文化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的主题报告。他就吴越文化形成的起始阶段史实进行概述,揭示了吴越文化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同时他也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强化对优秀文化的信仰,信仰愈坚定,对吴越文化愈崇敬。
专家交流发言环节
下午,在专家交流发言环节中,浙江省临安中学退休高级教师屠树勋所做的《五代吴越国的城市化》报告中介绍了吴越国城市化建设中的建筑修筑和城市结构改革;浙江省文物鉴定站研究馆员王牧在《吴越国的佛教造像艺术》报告中讲解了吴越国的佛像造像艺术;浙江农林大学讲师任光凌在《五代避讳与吴越国社会政治》的主题报告中探讨了避讳现象与当时政治格局的关系等,会上,10余位专家学者依据自身研究方向,多视角、多方位对吴越钱王文化进行研究成果阐述,并提出对下一步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临安区政协副主席裘小民围绕本次论坛讨论做会议总结时表示,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参与,共商临安吴越国文化的保护传承。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在论坛上对临安吴越国文化传承的精彩发言和给予的悉心指导。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对吴越国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有更清晰认识,打好这张城市文化“金名片”。
本次论坛除了23日的开幕式及学术研讨活动外,24日与会人员还将参观临安区博物馆,昌化鸡血石博物馆和临安区艺术展示中心等钱王文化历史遗迹,实地感受吴越钱王文化的历史文化,体会到临安对吴越国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