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留学师大 读懂中国"系列专题 | 爱在婺源 爱在华师大

时间:2021/10/13 14:41:42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2020届汉语进修生 孙博龙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秦嘉莹

令人魂牵梦绕的婺源,凡是来访者,无不称赞婺源是中国最美乡村。然而,让我们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十二个留学生感到更为赞叹的还数许村镇。

从县城到许村镇我们乘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大巴。一踏上许村镇的土地,一群小朋友便向我们扑来,兴奋地大声喊道:“外国人!外国人!”。虽然我们当时的支教活动还没正式开始,但我们一下车就被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包围住了。跟小朋友们的第一次互动让我们十分感动。当时觉得,这个幽静的小山村真是世外桃源!

我记得我家访的第一个家庭,小朋友的母亲非常热情,总是让我吃这个,让我吃那个,仿佛我们已经相识多年。这位母亲对生活充满了积极和乐观,和这里的其他人一样,也都知足常乐。我还记得他们家里面有个阿姨,她的侄女在法国读书!这让我很吃惊。

我家访的第二个家庭是一个跟奶奶一起生活的上六年级的小男孩,他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当时他奶奶刚做完饭,这个小男孩吃完奶奶做的爱心面之后,他便赶紧地回学校去了,他告诉我:“我们晚上还有课呢!”后来我捧着十多节甘蔗回学校了,他奶奶说是她自己种的。虽然我不知道怎么吃这个东西,但是我还吃了很多,这甘蔗真是香甜可口。家访的活动,对我们外国人来说,十分得有意义,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我们要教的学生,也可以知道中国农村的发展现状,甚至可以从中一窥中国大部分偏远山区的基本状况。

我们在许村的第二天,正式开始了我们的支教活动。早上8点,聚集在学校的休息室里,我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认真地准备我们的课程。我还记得上第一节课之前,我真是寝食难安,坐卧不宁。因为我从来没有教过书,更不要说教小朋友!当时我最焦虑的是他们对我的地理课不感兴趣,怕他们觉得枯燥。

然而我上的第一节课,竟然讲得有板有眼,连我自己都没想到会讲得这么顺溜,所有的小朋友们都专心致志地听我讲课,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

第二节课时,我抱着更大的希望去上课,很有信心。可就在那时候发生了尴尬一幕——我一上台就手足无措,讲得毫无条理。我看小朋友们的表情显得有点无聊,若有所思,他们好像看出来我紧张不堪的样子。下课了以后,我陷入了沉思,对自己的第二节课非常失望,我知道我必须改变方法。

后来我发现,只要跟小朋友多一点互动,课堂就会变得非常活跃。我想这是因为孩子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很愿意听你提问、回答你的问题,也很愿意参加各种各样的游戏。后来,我讲得越来越好,下课后小朋友们总爱围着我聊天,而我也十分享受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到了告别的时候,小朋友们不断问我们:“你们为什么要回到繁华的大都市呢?为什么不能在这里多待一两个星期?你们还会回来吗?”。听到这些问题,我们感到有点伤心,但也只能回答说:“我们明年还会回来的!”。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永远无法割舍对小朋友们的思念。

虽然我们在许村的时间不长,但在这短短时间里我们都相处得十分愉快,每个人都获得了成长。他们的微笑和真情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总而言之:爱在婺源,爱在华师大,大爱无疆!

WDCM上传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