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25 13:10:34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潘逸华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黄澄怡
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段又添新亮点。今年9月28日晚,“外滩中央璀璨之夜——内庭‘开·界’仪式”在东拓段地标建筑外滩中央广场举行。夜晚,投射在历史建筑立面上的光影秀与顶棚天幕上的“流星雨”,使这个4000平方米空间成为历史与时尚交相辉映的魔幻场域。
由“南京东路—四川中路—九江路—江西中路”围合起来的黄浦区179号街坊,新的片区名叫“外滩中央广场”。广场中心地面,有一个类似黑胶唱片的圆形图案。外圈为青铜,上面浮雕着四周中央大楼、美伦大楼、新康大楼、华侨大楼的轮廓,以及四幢建筑的投资商、设计所和建成时间。内圈是小方块马赛克拼成的十字街地图,白底蓝字,四幢建筑涂成蓝色块,标注着1930年代本街坊一些著名商户。从这个圆心向外,发散出十几根长短不一的青铜线条,指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南北方向是:中央路、沙市一路;
东西方向是:新康路、沙市二路。
这个外滩地区唯一的街坊内十字街,今年恰好辟筑100周年。
外滩中央广场内十字街顶棚及地面标志
【百年内街】
1921这一年,沿南京路和江西路的两幢新大楼终于建成。之所以加“终于”两字,是因为这两幢楼从1916年起,就开始了投资、规划、设计、报批等流程。但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多从欧洲订购的建材,生产与航运都受到战争影响,建造工程经历漫长的5年。
两幢新大楼的业主是犹太人,名叫伊萨克·爱德华·埃兹拉。他是家族中第一个在上海出生的男孩。
1892年,作为家中长子,爱德华·埃兹拉按照犹太家庭传统,从父亲伊萨克·埃兹拉——1843年后闯荡上海的第一代犹太移民手中,接过了家族产业新康洋行。他长袖善舞,长期关注南京路外滩的商业机会。1896年投资控股了本街坊内的中央百货公司。1916年买下本街坊地皮,开始建造新大楼,聘请著名的马海洋行设计。在留存至今的设计图纸上,沿南京路和江西路的两幢建筑,从外立面到内部装饰,风格与造型基本一致。图纸上还有一行英文“New Premises-Cad.Lot.84.C.D for E.I.EZRA.Esq”,中文译为“为埃兹拉先生所作84号地块新设计”。此时,爱德华·埃兹拉的社会身份是“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从1912年起,爱德华连续7年担任该职。
1921年两幢大楼落成揭幕时,统称埃兹拉大楼。爱德华还宣布,谋划在本街坊内再建造两幢大楼,为此辟筑了街坊内的十字形通道。十字通道用卵石、块石铺设,建筑术语叫“片弹街路面”,上海人称“弹硌路”。工部局对前董事爱德华·埃兹拉表达敬意的方式,就是将新铺设的两条“弹硌路”,命名为“中央路”和“新康路”,取自埃兹拉家族所属产业。新康路的英文名Edward Ezra Road,就是爱德华·埃兹拉的名字。不过,月盈则亏,福满易损。到了这年底,12月15日,爱德华在办公室突然死亡,死因不明,年仅39岁。
此后,埃兹拉大楼作为新康洋行产业对外出租。1930年,街坊内另两幢建筑相继落成。据上海史专家薛理勇考证,1934年新康洋行将南京路上两幢大楼作抵押,向昌业地产公司借款140万元,年息9万元,合同期4年。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新康洋行经营艰难。尤其是到了1941年底日军进占公共租界,身为犹太人的埃兹拉家族遭到关押迫害,产业多被剥夺。南京路上的埃兹拉大楼被昌业老板郑伯昭改名为“美伦大楼”。
“中央路”和“新康路”的名字一直被叫了32年。其间,1947年改铺沥青路面,也就是柏油路。到了195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以湖北沙市地名,将十字内街分别改称为“沙市一路”和“沙市二路”。
沙市一路南段曾有一个过街门头,架在两侧的简屋商铺顶上,门头上写“沙市小吃街”。后来重新搭建,供应范围扩大到各类饭菜,改写成“沙市食街”。经营这个食街的企业叫上海沙市小吃餐饮合作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28年的小吃合作社。
1931年,本街坊四幢建筑已成现状,工部局将山东路、九江路一带的饭馆摊点集中迁移到这里。当时,中央路南北两头,南京路119弄称中央北弄,九江路100弄叫中央南弄。1945年底,一些流动小商贩开始在九江路100弄摆设地摊,出售日用品,形成一个“弄堂市场”。不久,美军剩余物资倾销,大量走私洋货混入市场,地摊逐步扩展到新康路一带。1948年新康路16号开设新康联合商场,在场内设柜台出租。场内场外形成固定的露天市场,统称为中央商场。
上海解放后,中央商场改变为服务市民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综合性商场。1963年起重点推销清仓积压的生活物品,以廉价闻名。1978年后增加经营中档时髦生活物品。1988年后,沙市二路16号、南京东路119弄和九江路100弄进行改扩建,路两侧搭建简屋,营业面积增加了近1倍。沙市一路南段集中供应各类中西点心。
《黄浦区续志》记载:“沙市小吃街品种以快、便、洁、廉为主,采取堂吃、外卖、送货相结合方式,并恢复大饼、油条、粢饭、豆浆‘四大金刚’的供应。”北段则有医用器械、家用电器、衣帽等店铺。而沙市二路两侧搭起的简屋和沙市二路16号内的柜台,主要销售工业处理品和滞销品,成为市民“淘宝”之地。1990年这里设立中央商场维修中心,成为市民游客维修家用物品的首选之地。
2021年6月,两条百年内街铺设了大理石路面,上空加盖顶棚,成为南京东路外滩段一个能遮阳避雨的活动空间。曾经的百业百态、摩肩接踵的烟火气息,转变为桌椅外摆、咖啡飘香的休憩之地。
沙市一路南段为沙市小吃街。图为1990年代沙市一路与沙市二路交叉口。
【最美穹顶】
再说回1930年,四幢建筑完成现状后,街坊格局基本定型。在1947年10月出版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上,我们可以看到本街坊详细的商户布局。沿四川路的两幅地块,在南京东路转角和九江路转角的两处入口处,都标着“中央市场”。中间有一条宽敞的廊道,将南北两幢“中央市场”串联为一个整体。不过,其南半部分约在1999年前后拆除,原址新建了一幢14层高的“中央大厦”。现在中央大厦的门楣上,还贴着英文铜字“CENTRALMANSION”,入驻着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
中央市场有着拱廊基因。据薛理勇考证,这个中央市场的英文名为Central Arcade。Arcade作为建筑术语,一般译作“连拱廊”。连拱廊起源于古罗马,用许多连续拱支撑,19世纪后多用于大型商场建筑,中间为通道,两侧为商铺,顶部的拱顶起到透光、通风作用。我曾到过莫斯科红场的古姆百货大楼、米兰大教堂广场的埃马努埃莱二世长廊,见识过玻璃拱顶与建筑本体的完美契合。尤其是后者,呈十字形,两条玻璃拱廊在交叉点处,设计了一个八角形空间,顶部是一个带有彩绘的圆形玻璃顶,非常炫目艳丽,可谓连拱廊典范之作。欧洲城市这些上百年历史的商业体设计,给了上海外滩中央广场一个借鉴。
2013年时,外滩中央广场十字内街曾有个“茶杯盖”方案:玻璃圆顶造型,下面有一个圆环天桥,将四幢建筑的屋顶连通起来。然而,深化方案时发现,由于这四幢建筑高度不同、间隔不等,地块平面不对称,各楼沉降率也不同,种种制约因素,使得规规整整的圆形拱顶实际上并不容易建造。于是,2014年重新设计的顶棚造型,因地制宜地改为了不规则的异形拱廊,并且吸收当下全球设计新潮流,在传统的横平竖直的建筑空间里,拱面变化为水流蜿蜒的曲线,赋予拱顶生机勃勃的奔逸动感。
然而,具有曲线之美的连拱廊,施工建造更不容易。外滩中央广场顶棚高22米,面积3150平方米,钢拱靠19根拉杆索收紧。双曲面造型的顶棚,共有1940格三角形框架,所对应的1940块夹胶钢化玻璃,每一片的曲面都不相同。每片玻璃的参数达10多个,都有各自的固定位置,换了一个位置就装不上去。这需要十分精细的施工管理水平。顶棚钢框架底部,装点着11218盏炫彩Led灯珠,每个灯珠间相距40至60厘米。夜晚齐亮时,天顶犹如深邃星空、璀璨银河。
外滩中央广场十字内街顶棚从2020年12月25日开工建造,振华港机搭建网壳,3个月时间完成顶棚框架。随后,玻机幕墙公司进场安装顶棚玻璃,新炬机电公司布设顶棚灯光,也用3个月时间完成。2021年7月16日晚顶棚亮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赏。当晚,沙市一路、南京东路入口的围挡一打开,游人如潮般涌入广场,流量达每分钟450人。市民游客对这个被新闻媒体誉为外滩百余年来首次出现的“最美玻璃穹顶”,都想一睹为快。
1947年的街坊商户名录
【中央客厅】
外滩中央广场项目由外滩投资集团投资开发,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施工总包,2013年开工。沿南京东路的中央大楼和美伦大楼,已于2017年9月建成开业。沿九江路的华侨大楼、新康大楼,计划于2021年底完成修缮改建。如今,外滩中央广场商业项目全面建成开放,为外滩地区打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
根据场景设计,外滩中央内街广场东南角安装了一个巨型屏幕,可播放裸眼3D视频,炫、酷、潮;穹顶灯光,设计了特定场景,比如许愿流星雨、抽象派绘画等;十字街面,外摆着咖啡桌椅,营造休闲慢生活。白天,在阳光照射下,顶棚三角形框架在广场地面和四幢大楼立面投上光影,随日出日落而移动,仿佛阅读历史变迁;夜晚,穹顶绚丽灯光不断变换组合,或几何线条,或灿烂星河,或色彩泼洒,仿佛探索未来世界。置身其中,处处是风景,人人是风景。这是现代科技的硬实力,也是历史文化的软实力。
2021年5月外滩中央广场十字内街顶棚上,三名工人正在安装三角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