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14 16:40:26
来源: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川沙古镇上的黄炎培故居,有许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但若是外国游客想要了解其中意义,语言又不通,普通的翻译无法彰显历史和文化的内涵,该如何是好呢?为此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想出了对策,通过“融贯中西弘扬文化”翻译系列活动,旨在通过黄炎培故居讲解稿的中英对照翻译,让同学们了解历史和文化,从而肩负起历史和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
翻译活动由学生进行初译,辅导老师审核、修改,外教老师对语言表达的精确度进行修改,看是否符合西方语言思维表达,再请相关历史专家,文学专家再翻,核对细节,最后由黄氏后人黄雅言女士进行终审,最后国外专家进行音频录制,以二维码形式放置在黄炎培故居的各个讲解点,游客可以扫码了解其内涵。层层的斟酌,不仅仅是文字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的流淌,流入人心,流向世界。
近日,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外语教研室主任姚晨荭老师前往了黄炎培故居,进行翻译工作的最后审核、确认工作。任务是将介绍和区域对应,以字母进行分区,若是一个地区有2到3个二维码则用A2,A3的形式进行区分,从一楼到二楼都做好了仔细的分配工作。姚老师反复说到:“我们要做到精确无误,因每个人理解不同,中英文的转换也有所不同,每个场景对应的故事不同,每句话对应哪个场景,都是我们要确定。这是一个大工程,我们一定要吃透了。”例如:关于“天地有正气,园林无俗情”中的“天地”该如何翻译?许多人会翻译为“宇宙”,虽然以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通畅的,但外国人却不一定能理解,讨论得出,应译为中文的“人间”一词,更有助于理解,更贴切我们的生活。另外还增加了一处二维码,调整其摆放位置,使介绍落到实处,更为具象。
在这场文化传承的接力赛中,学生的任务是承接文化,接过这一时代的火炬,这是责任,更是使命。作为学校有责任将这一文化传承下去,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将我们本土的,地方的文化传承下去。通过一系列翻译活动让学校的学生们拥有一种使命感,以长远的目光去观察文化,用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从而继承传统,开拓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