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6 11:22:43
来源: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去年成功转段升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本科阶段就读的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17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本贯通班毛润璇同学,日前给母校写来一封感谢信,汇报了她个人在上学期综合奖学金评比中,顺利拿下综合奖学金一等奖,并在入学半年的观察期过后被党组织批准,成为一名光荣的入党积极分子,进入考察阶段的喜讯。
品学兼优源于认真做事
来信中,毛润璇同学详细汇报了她在大学期间的努力:
“军训时成为班级负责人。军训后竞选为班长和学习委员兼各科课代表,并且加入了院学生会和团委的两个部门。第一届中本贯通班迎来的第一项比赛是院级的新生杯辩论赛,我作为领队组织同学进行班内赛选,在院级新生辩论赛上一路杀进决赛……最终代表学院出赛。
“在学生会,我是志愿部和团委宣传部干事……从开学到现在共组织参加志愿活动十余项,累计服务时长60余小时。组织开展‘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拍摄的相关视频被推荐参加市级比赛。参与了学校的“防艾反歧“培训活动,并作为同伴教育的讲师在院内开展了“防艾反歧“讲座活动。在校运会院动员会上,作为优秀志愿真代表发言;参加团体项目实心球投掷获校一等奖……各类公共发言共计7次。在18级中本贯通学生前来参加材料节时,我也作为主要管理人员担任了志愿任务……”
在思想政治方面,毛润璇更是追求进步。作为班长,她积极参加学校的“英才计划(青马工程)”,并担任小组长,分配协调组内各项事务;顺利完成《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中关于《新时代青年应该如何心系他人,心怀志愿,贡献青春力量》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其中设计了返回母校对云南学生以及其班主任俞老师的采访。前不久,她还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假短期的贵州支教。
“做真正有意义的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毛润璇同学的人生信条,也正是她品学兼优的动力源泉。无论是中职阶段,还是大学阶段,都成为她一惯的坚持。
“毛润璇同学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异,态度积极向上;身为班委工作认真负责,能够与各年级各班级同学广泛联动,与同学们相处融洽,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希望能进一步磨炼心性,在认真踏实的基础上更灵活更高效,成长为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青年。”对于毛润璇的表现,上应大材料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吕曈老师极为赞赏,同时也坦诚地指出了可上升方向,并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机会永远青睐有准备者
毛润璇同学大学期间的进步,也让曾担任17材料中本班班主任的陈艳蓉老师倍感骄傲。“性格开朗,追求上进,做事认真负责,积极参加各类比赛,热于助人,热心公益活动,在班级中享有较高的威信。”这是毛润璇同学留给陈艳蓉老师的深刻印象。
陈老师回忆了毛润璇同学在中职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各项表现。
2017年,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开办的首届中本贯通教育试点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式招生。毛润璇同学以560.5分的最高分被学校录取。凭着热情开朗的性格,很快成为班级团支书和学习委员。
进入中职,毛润璇同学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全面提升自已,为大学学习打好基础——也因此具备了超强的自控力。学习中,毛润璇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巩固复习各门基础课和专业课,从不放松。3年中职学习,总分一直巩固在班级榜首,且每学期所有学科的单科总评成绩均在91.5以上,并先后获校级、市级一等奖学金等荣誉,2019年底,又荣获首届中职国家奖学金。
同时,她还积极发挥学习委员的带头作用,热心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全班学习氛围。2020年5月,她所在的17材料中本1班被评为2019-2020学年上海市中等学校先进班级;这一年夏天,作为首届中本贯通班,全班29名同学全部顺利通过转段考试,升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作为团支书,毛润璇同学始终认真履行职责。她积极引导有思想有要求的同学加入共青团组织;每月的团员学习、团支部建设等任务,她带领的团支部都能高效地完成;常规工作,如收缴团费、团员年度小结、团员登记表等工作,她都及时完成。因其出色的表现,连续两年被校团委评为“优秀团干部”。
除了认真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毛润璇同学还积极参加各类大赛,借比赛磨砺自已。
2019年6月,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首次设立中职赛道,毛润璇主动联系指导老师报名参赛。“我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走向更广阔的平台,同时给自己拓宽眼界。”
从报名到参赛,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里,作为队长,从最初的调研问卷到提纲成型,再到最后的文案撰写,每一步都付出了十足的努力,甚至找到了上海市城建学院的专业课老师求教相关检测资质等专业问题。一篇策划案反复修改了近20次,终稿以5千多字完成。经过层层筛选和路演,最终取得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的好成绩。
2019年11月,毛润璇参加了全国建材职业大赛,荣获水泥中控“三等奖”。返校后不久,同一天内参加了两场校技能节大赛,分别荣获“一等奖”与“三等奖”,晚些时候又去学生会办公室出海报,间隙与创新创业比赛指导老师头脑风暴。12月份,又参加了第33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并获奖二等奖。
毛润璇同学的学习生涯无比充实,忙碌中她总是带着喜悦,喜悦中不断取得进步,这种状态使得别人眼中的“繁忙”的对她而言却并非多么辛苦的事儿。她认为,“机会永远青睐有准备者”,坚持多学多做,人生就会充满机会。
在母校,我们是被捧在手心里的
“在母校,我们是被捧在手心上的。”对于自已的成长与进步,毛润璇同学有着清醒的认识;同时,对于培养自已的母校和老师们,始终深怀感恩。
在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的备赛阶段,毛润璇同学曾经受别人影响想过弃赛。指导老师陆颖晓准确地洞察到毛润璇的忧虑,经过谈心,针对问题作了耐心的分析,并将是否继续的选择权又交回毛润璇同学手上,告诉她“即使是放弃也无妨”。这成为毛润璇同学蜕变的一个契机。自此,她有了个坚定的认知:“适当忽视周围的质疑声、喧嚣声,认真做事才能迎来更好的自己!”
在中职的最后一个半月里,毛润璇同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2020年暮春,距线下开学还有半个月左右,毛润璇同学意外右脚踝腓骨骨裂,这意味着她将无法住宿。在疫情防控极度严格的形势下,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休学。但是眼看还有一个月就毕业了,毛润璇同学不甘心,坚持要到校上课。班主任陈艳蓉老师多次电话沟通,并积极与校领导协商,最终被批准走读两周。学校专门将班级教室调至一楼离无障碍通道最近的教室;可以行走后,恢复了她的住宿生活,寝室又特别安排在宿管阿姨隔壁以方便照顾。
在材料工程学校的3年,正是毛润璇同学快速成长的3年。在这里,她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在这里,她坚定了成长的方向;在这里,她完成了少年到青年的蜕变,也是在这里,她收获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批荣誉。在这里,老师的鼓励与点拨,关爱与温情,让她在青春萌动中始终保持一颗清醒的心,将“厚德强技、励志笃行”的理念融入血脉,为实现璀璨的人生梦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