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钱汉东:最是难忘故乡情

时间:2021/6/2 22:49:09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作者:作者:金洪远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秦嘉莹

他是作家,先后荣获两次中国冰心散文奖和中国散文精英奖一等奖;他是出版人,主编的《新读写》杂志发行量241860册,被评为“中国优秀期刊金奖”和“绿色放心读物”;他是执著的陶瓷器爱好者、研究者,历4年考察中国古代名窑遗址,用通俗优美的散文笔触描述中华文化史;他是书家,写碑题匾遍及国内名胜古迹,被誉为与重量级先贤名士的一次“隔空对话”;近日被授予第六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十大杰出人物”——他就是江南望族钱武肃王三十七世孙钱汉东。

殷殷难舍故乡情

“我是浙江诸暨人,虽然生长在上海,但小时候放寒暑假常来诸暨,对家乡有感情,乡情浓于水啊。”这乡情源于钱汉东父亲生前嘱咐他要关心支持故乡文化建设的叮嘱。

2011年诸暨发生特大水灾,牵动社会各界人士的心。7月9日下午,一场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文汇报社、诸暨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为诸暨特大水灾募集善款,当代文人钱汉东书法、古瓷藏品义拍”活动,在上海文新大厦举行。数十年来他收藏的一批古瓷,如清代乾隆仿哥窑炉、宋代影青双鱼盏、明代甜白瓷压手碗、宋代影青笔洗等,无论是工艺还是款式,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宝。在经过此伏彼起的激烈竞拍后,20件拍品共拍得78.8万元。许多竞拍爱心人士倾诉衷情:“这些古瓷藏品很珍贵,钱汉东先生拿出这些宝贝来义拍,很难得。我能够拍下它,为诸暨灾区做点事,很欣慰。”

钱汉东百感交集:“这就像我的女儿一样,藏品不少还是我20年前买进的,现在拿出来,一下子被拍走了,不心疼是假的。但是,财富化为爱心,那是无价的。如果我不做,会后悔一辈子。”钱汉东说,主事方提议钱汉东可提留一部分善款,作为拍卖活动的费用,他婉言谢绝了:“真的不需要,我只希望这笔钱能尽快送到灾民手里。”这几年钱汉东通过义拍等活动,先后向诸暨捐款超过500万元。

为名胜古迹立碑题匾

书法圈朋友都知道,钱汉东师从沪上著名书法大家沈尹默、任政先生。当年任先生在金陵东路石库门二楼的朝南房间指点他提按运笔,批改习作,让他受益匪浅。作为书法大家,任先生在与其学生的交谈中,常说自己毕生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书写了两块碑文。能为名人故里、名胜古迹题写碑匾,被书法家视为至高荣誉。而他的得意门生、当代文人书法家钱汉东,迄今为止为各地名胜古迹立碑题匾200余件。

2019年8月15日,作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重点图书,由钱汉东撰写的《江山胜迹——钱汉东中华名胜题刻选》在上海书展中央大厅进行首发签售。这部重达2.7斤的新著中收录的120件碑匾作品,是从钱汉东题写的200余件碑匾中遴选而出,时间跨度50年。更为亮眼的是,20余万字的碑匾以散文形式描述了立碑题匾之处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让人击节赞叹,成为上海书展“最文化”之亮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碑匾具有崇高地位,属于庙堂之上的大雅文化,蕴藏了华夏文明的精髓。石碑匾额质地坚硬,与纸张、绢帛比,更能经受岁月的洗礼。钱汉东表示,记录时代变迁,通过题匾写碑、阐释内容,让后辈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是他作为文化人的使命与担当。

这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江山胜迹》的出版,离不开钱汉东数十年如一日的积淀,如缺少知识和学问,也无缘为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及九华山题匾写联,为纪念屈原、李白、苏东坡等的名胜古迹写碑题匾,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谢朓楼、刘禹锡的陋室遗址、龙游石窟等无不留下他的墨迹。

寻访名窑万里行

不少人对钱汉东不远万里寻访中华名窑大惑不解:你有如此的知名度,又有一份体面的职业,完全可以过舒适自在的生活,何必自找苦吃,难道你不知遍及中华大地名窑探寻的艰苦,难道你不知漫漫长途上风餐露宿等意想不到的不便?见多识广的钱汉东当然明白,只有一个解释,他的血管里奔涌的是家国情怀的使命感与担当、是诸暨人一往无前的探索因子。

2002年春天,钱汉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寻访名窑的艰辛之路。理想很高大,现实很骨感,寻觅名窑,大都散落在大漠深处,荒山野岭,并不都是交通工具可以抵达的。这可歌可泣的几年,10余万公里的行程,全凭他一双脚一步步来丈量:宁夏、山西、河南、福建、西藏、新疆和云南等22个省市都留下他前行的足迹。钱汉东回忆探访名窑不寻常的日子时,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我插过队,吃过苦,我扛的下来。”

在探寻西夏灵武窑意外之事,让钱汉东记忆犹深。当时他欲在灵武窑遗址石碑处拍几张照片留念作资料,但寻来找去,却不见踪影。当同伴在跨过的公路对面发现了遗址,闻其喜讯的钱汉东迫不及待地跨过马路边银白色的灰堆,瞬间尘土飞扬,即刻,脚上的尼龙袜被灼烧成一个个洞,疼痛万分的他不由自主匍匐在地,又被地上的蒺藜扎得刺心地疼,双手鲜血不断渗出。

这部图文并茂的《寻访中华名窑》以图片500余幅,散文笔触的21万文字的田野考察报告在书市一经推出,受到广大读者大赞。远在大洋彼岸的陈香梅女士写来贺词:寻访中华名窑,再有更大收获;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金炳华对钱汉东的“寻访”,称之为广大文化工作者、作家、艺术家研究和创作的必由之路,是填补中华文化的一项工程;王庆正,蒋星煜等专家学者高度评价,《寻访中华名窑》也是一项抢救性工作,是介绍名窑的历史价值,揭示其文化内涵,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启迪人们对中华名窑价值的新认识,是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的读本。

与陈香梅女士的忘年交

美国抗战英雄、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夫人陈香梅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陈香梅有情有义,不仅体现在推动中美友好,在和钱汉东的交往中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2009年初冬,85岁高龄的陈香梅下榻华亭宾馆。叙旧中,钱汉东谈到家乡诸暨的建设和西施古里景区的近况。谈兴甚浓的香梅女士说,西施是中华四大美女之首,当年西施忍辱负重的报国之志,至今受人尊重。兴趣盎然的她当即泼墨题词:“西施故里”和“大美诸暨”两幅。

2016年初夏,钱汉东去华府著名的水门大厦拜见并恭贺陈香梅91岁华诞。陈香梅女士动情地说,上海是她最喜欢感情最深的城市。1947年,决定她人生命运的跨国婚礼就是在上海隆重举行的。也许是爱屋及乌,晚年的陈香梅对钱汉东这个“上海人”一如既往地关心有加,只要有钱汉东的文章和题写碑刻,她的工作人员鲍女士就会朗读给她听,香梅女士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特别是碑匾书法,陈香梅看得很仔细,夸赞道:“钱先生好书法,字写得漂亮!”

钱汉东与陈香梅的忘年交已有整整27年。2018年4月,他收到香梅女士的女儿陈美丽的邮信,介绍陈香梅逝世的后事处理情况,说她母亲生前对钱汉东才华和重情重义的人品非常认可,希望由他来题写墓碑。这是钱汉东一生中第二次写墓碑,第一次是应邀为秭归中华诗祖屈原写墓碑。一古一今,相距2300年,但有一点是相通的,他们身上闪烁的爱国情怀,是后世不懈奋斗的坐标。如今陈香梅已与陈纳德将军合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这也是公墓中惟一的中文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