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6 22:59:41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轶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黄澄怡
上海的道路,多以全国各个省市区县的地名命名。但在上海市区的西北方向,却有这么一条小小的路,它位于宝山区与静安区交界处,在走马塘和铁路南何支线的北面。它的名字,是用少年命名的——少年村路。
少年村路上,是否存在过少年村?少年村里,是否真的有过少年?
一切,都要回到1946年7月的上海,回到当时的古刹宝华寺脚下,回到一群流浪孩子身边。那一天,这群孤苦无依的孩子的瞳孔里,映照着走来的一群人,人群中有一位,是后来为人们所熟悉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赵朴初。这一天,赵朴初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上海少年村村长。
赵朴初
南宋咸淳年间,走马塘之侧,这里曾有一座宝华寺,又称惠济宝华寺,明、清两度重建。寺内除了佛殿、藏经阁等宗教场所常见建筑外,还兼顾许多慈善实事。1921年由惠生慈善社施资,添设病院、校舍、残废院、放生池等设施。这是它与一般寺庙的不同之处。
1932年,日寇强攻吴淞口,十九路军即驻扎在宝华寺。守卫宝山城的上海市民组成的义勇军也驻扎在大场宝华寺训练。当时,“不远便是前线,枪炮声日夜不断。义勇军为防日机空袭,抓紧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训练,白天讲课。2月初的上海,春寒料峭,队员们摸爬滚打,往往手足冻裂,耳鼻红肿,宿则仅有稻草为褥,轻絮薄被,一日两餐,青菜米粥,但没有人叫苦。有一位南洋归国的华侨青年,每天天未亮即起,面对大树以双掌内侧交替猛击,苦练铁掌,皮肉红肿而不觉痛。”
数年战乱频繁,令上海街头增添了许多流离失所的儿童,1946年7月,由佛教团体净业教养院和惠生慈善社联合创办,租赁惠生慈善社在宝华寺的土地80亩,房屋5幢计大小25间,成立少年村(Shanghai Boys Town),并在上海赫德路(现常德路)设办公处,由赵朴初主持董事会兼村长。
最初,只有2名老师和6名学生,不久,就有60名学生,主要是孤儿和家庭经济贫困的儿童,后来也收流浪儿童,实行半工半读,学制和课程参照普通小学,上午上课,下午参加劳动,有种植、饲养、缝纫、学工(白铁工、加工笔尖等),并有丰富的课外活动,成立铜管乐队,教唱进步歌曲。
在1946年沪上有媒体在《流浪儿童的家,记上海少年村的建立》一文中提到“本博爱之精神服务街头流浪儿童,予以优良之环境,施以适宜之教育,藉以启发彼等之向上精神,养成良好之公民”,这是上海少年村计划大纲中首先明白表示的宗旨。
在少年村,这些平均十来岁的流离失所的孩子获得了生活上的保障,还能够获得文化知识,学习生产技能,但少年村外的世界不太平。
全面内战爆发在即。为了制止内战的扩大,1946年7月23日,宋庆龄发表《关于促成组织联合政府并呼吁美国人民制止他们的政府在军事上援助国民党的声明》。然而,1946年秋冬之际,国民党政府开始在宝山地区大抽壮丁,人心惶惶。
1947年,大场区从江苏划归上海市。少年村内,这些少年们的成长也得到了宋庆龄和她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关心与帮助。
1947年9月起,中福会通过“战灾儿童义养会”拨给少年村义养60名儿童的经费,对少年村给予了大力援济。因为宋庆龄的缘故,少年村也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接受救济的场所,它主动参与到推动光明事业的队伍中来。
1981年,在《人民日报》刊登的《“争取他们应得的一份”——记宋庆龄同志组织的中国福利基金会给解放区募捐物资的情况片段》的报道中,提到这样一则往事:
解放战争期间,上海的地下党在经济上也得到了宋庆龄同志很多帮助。中国福利基金会运往解放区的衣物数量很大,次数较多。为避免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宋庆龄同志叮嘱在基金会工作的同志,将衣物的一部分交给佛教界著名人士赵朴初居士主办的少年村,然后再分批交地下党组织运往解放区。
到了1948年,为迎接上海解放,集结进步力量,中国少年剧团团结了各地来访的儿童剧艺术家,成立了“上海儿童戏剧联谊会”,其中一些反映流浪儿童苦难生活的儿童剧就是在上海少年村进行的公演。
少年村的教员中有中共党员,师生们经常以歌舞和讲演形式向社会进行宣传,很受群众欢迎。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少年村还成立了学生会,他们帮助地下党员老师半夜油印毛主席的重要文章《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学生们思想进步,上海解放后,有许多学生参军入伍。
资料显示,上海解放后,少年村由师生员工代表组成村务委员会,进行管理。从1950年到1953年共招收1528人,其中在学习中参军的137人,到机关工作的7人,去工厂工作的196人,去工程队工作的133人,升学的23人,动员回家的255人,领养的43人,转院的231人,流生18人,死亡2人。1954年初有学生420人,同年7月市孤儿院停办并入该村,学生多达669人。年龄最大的18岁,流浪儿童占66%,孤儿占34%。
1951年4月,少年村由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上海分会接管,1954年并入上海儿童福利院。该村于1954年停办。少年村的旧址一度成为大场乡政府所在地(门牌号为少年村路255号),今为上海市宝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50年代,少年村东侧和南侧筑路,取名少年村路。曾经在村舍、田园、小河环绕中的少年村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迅速向城市化演进,成为继彭浦新村之后上海北部又一个大型居民住宅区。如今,少年村周边,龙馨嘉园、翔前小区、白玉兰馨园等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商铺罗列,车辆往来,公交便捷,南侧南何铁路支线上,仍然有火车进出。当年地处郊区的少年村,早已是一派繁华景象。
现少年村尚存鹤庐、放生池上八角亭两栋建筑。鹤庐为二层砖木结构建筑,斜坡式屋顶,二楼走廊中央突出一平台,整体呈正方形结构,边长19.14米。正门上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嘉定进士秦曾潞题字的“鹤庐”楷书匾额,匾额右侧题字。鹤庐后是一片长约40米、宽约15米的水池,四周是刻有花纹的汉白玉栏杆。池中央有八角亭,边长4.55米,二层,扶梯盘旋上下。
昔日少年村里沿着这条盘旋扶梯蹦跳着奔下楼的少年们,想来应该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