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5 10:31:26
来源:金山记忆 作者:李惠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秦嘉莹
点击"播放键"查看完整视频
6400年前,上海大部分地区还是茫茫汪洋,西南金山已成陆地,境内至今留存的上海最早的海岸线遗址——古冈身遗址,时跨六千余年,分割海陆界限,静守这片古远土地的沧海桑田。
作为上海地区最早成陆、最早有先民生息、最早有行政建置的地区,金山在时序更迭中,沉淀出以古冈身、古县治、古海塘和金山卫(下称"三古一卫")为核心的地理文化标识。
古冈身
上海6400余年历史的见证
混沌初期,烟雾苍茫,云波浩渺。
距今25亿年至11.21亿年间,现金山地区经历了强烈海底火山活动,今朱泾、吕巷、张堰、朱行一带逐渐形成稳定地层,地质学上称之为"金山群"。
漫长的时间里,金山地层时而为海、时而为陆,长江南岸与钱塘江口沙嘴连成一片,把太湖与大海隔开……
至6400年前,上海大部尚为一片汪洋,平均海拔4米左右,以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为主,湖网密布,而西南有少数丘陵、山地。
潮水鼓涌间,地势较高的金山一带,经由介壳动物的残骸与沙砾堆积,形成一条西北东南走向、全长百余公里的贝壳沙带,因其高于附近地面,被称"冈身"。
古冈身阻挡强潮入侵,承纳江海沉积,自形成后六千多年来就没有下沉过,既是金山宝地的源头福祉,也演绎了自然力量的雄伟神奇,是上海地区仅存的6400年前古海岸遗址。
古县治
上海城市文明之光的最早闪耀地
金山古韵,旷海铎声。聆听这沉甸甸的肇始足音。
金山地区东部冈身、山丘地带,凭借其相对较高的地势,为上海文明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地理基础。
最早的先民聚集于此,山居舟行间开启了这片古老土地六千年的文明旅途,先后形成马家浜文化(距今约6000年前,现上海地区发现最早的文化类型)、良渚文化、马桥文化以及吴越文化的亭林类型文化、戚家墩类型文化等灿烂的古文化,光耀至今。
金山虽地处边远,但从没有与华夏文明的中心断绝过联系。西周时,第三位君主康王姬钊东巡大海,在金山北麓建堡筑城,后人口增多,遂成城镇,名为"康城"。虽然康城早已沦海,但传奇始终萦系这片土地。
春秋战国时期,金山三岛附近已有大量村落和城堡设置,境内的胥浦塘,因伍子胥得名,他利用太湖泄海水道疏浚,修成江南早期人工运河。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海盐县",县治在金山境内,是上海最早的县治。
至梁武帝时期,分海盐县东北境先后设立前京县、胥浦县,县治都在今金山南境。可以说,金山是唐以前上海境内县治(城)最集中的地方,是上海城市文明之光的最早闪耀地。
古海塘
屹立不倒的"海上长城"
海塘兴废是海岸线涨塌的标志。
早在1700多年前三国时期,金山先民开始修筑土塘御海,保护海岸线免遭海潮冲刷,是太湖平原东南的重要屏障。
吴主孙皓以霍光为捍海神,在金山上立庙祭祀。土塘受海水冲击难免崩塌,故时毁时筑。
唐五代时,吴越王钱镠修筑捍海石塘,其中金山段由华亭县征役民夫配合水陆守军,采用"石囤木桩法"修筑青龙塘和胥浦塘百余里海塘,即把就地砍来的竹子编成笼,将石头装入竹笼,再把装满石块的巨大竹笼抛入海中,在两侧用高大的木桩固定,上铺石块,形成坚固海堤。
元初以来,金山嘴一带海塘因"当海之冲,屡建屡圮"而先后三次内徙另筑。面对杭州湾的狂风巨澜,金山历代先民没有畏惧与退缩,而是以艰苦卓绝的强韧,不断修建海塘,保卫家园。今戚家墩以东石塘约在清雍正时期定型。
海塘地位堪比大运河、长城。金山古海塘默默经受着千年海潮的冲击,保护海岸线免遭海潮冲刷,成为屹立在杭州湾北岸的"海上长城"。
金山卫
江南第一卫
金山,扼杭州湾之咽喉,为苏浙之屏障、沪之西南门户,历来为海防要塞。
五代吴越时,古金山港口就有兵丁戍守。南宋时,金山水军已是拱卫京都临安(今杭州)的劲旅。
明初,为抵御倭寇借河网水道侵扰江南腹地,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在筱馆(小官)镇筑城设卫,因与海中金山相望,所以称为"金山卫"。
下辖7个千户所,驻兵1.3万余人,辖境东起宝山、川沙,西达乍浦,绵亘300余里,除建卫城外又在沿海滩涂建立一系列海防堡墩,严密戒备,成为南直隶防御门户最重要一关,也是抵御倭寇、拱卫都城的主战场,冠称"江南第一卫"。
正统四年(1439年),建立金山卫学(卫学是明朝官学特色),招收武官及军士子弟,并吸收当地民众子弟复读,培养了徐光启等明贤大才。气势磅礴的历史风云,沉淀成粼粼波光的海天一线。从"三古一卫"一路走来的金山,正聚集着世界的目光:《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给金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第一次"正面接轨"国家战略!全面落实"两区一堡"的战略定位早已锚定,全力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也正在铺展。
这片古朴而稳健的土地,不管叱咤风云还是静安一隅,依旧保持着她与生俱来的岿然从容,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睥睨时代狂澜,因为——金山,始终是金山!
感谢复旦大学史地所"金山历史地理变迁与区划沿革"课题研究团队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