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郊区诗人”孙甘露:快时代的“慢先锋”

时间:2021/7/20 23:14:18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黄澄怡

WDCM上传图片

“一个郊区诗人的上海时光”,在朵云书院戏剧店举办的这场阅读分享会,标题集合了孙甘露新近出版的两部作品集的关键词:《我又听到了郊区的声音:诗与思》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是一部文艺评论与诗集;由世纪文景推出的《时光硬币的两面》则收入了作家不同时期有关日常生活、文艺记忆和上海时光的随笔代表作。

WDCM上传图片

“在‘快时代’阅读‘慢先锋’,重拾缓慢的优雅”,两本新书的出版方不约而同提炼出“缓慢”作为宣传语。对孙甘露而言,“慢”有生活之因、个性之故,更有他对写作本质的理解。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很多年来,我的写作其实一直关心的是中心和边缘、城市和乡村的议题。当然,这个‘乡村’不是指表现乡村生活,而是一种边缘感、游弋感,或者说跟不上趟的、缓慢的感觉。”以先锋小说家姿态登上文坛的孙甘露解释道,“有人说过,一个作家应该是本民族语言的陌生人,也就是要挖掘语言中异质性的部分。异质性就是活力所在,可以将语言创造性地向前推进的部分。这些观念影响了我,从感性上来说,相较于庞德、艾略特,我更倾向于葡萄牙的佩索阿这样的诗人。”

WDCM上传图片

“在写作的流量时代,大家都在追求显而易见的爆款文章,‘慢’恰恰少见,‘慢先锋’的价值或许就在这里。”在华东师大教授罗岗看来,这两部作品集回归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杂文传统,将散落在各处的文章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作家的完整形象和在文学史中新的坐标。“特别是书中收录的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诗作,与孙甘露的小说写作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过去,我们给学生讲他的作品,比如《访问梦境》,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为什么写出了这样的语言?他在小说中的语言探索,说先锋派也好,新潮小说也好,脉络来自哪里?重新梳理这两部作品集中的文本,脉络就变得清晰可见。”

WDCM上传图片

孙甘露说,“祈望自己的书能唤起阅读和收藏的渴望,使人亲切地意识到与更广泛的世界的内在联系,甚至在这个影像时代的某个缝隙里,令我们乐于看见自己有一个掩卷沉思的形象。”青年评论家、华东师大副教授项静认为,在孙甘露的笔下,是一部上海文艺生活的“百科全书”,从中可以打开不同时代青年文艺生活的观看方式。

WDCM上传图片

“新世纪以来上海的很多文化地标、文化品牌背后都有孙甘露的身影。他的写作与他近年的工作之间构成了有故事感的对照。”罗岗说,孙甘露的“郊区感”来自他的城市漫游者的身份,“他不仅是城市的漫游者,而且最终把自己铭刻到了城市中,不仅书写这座城市,而且成为这座城市的组成部分。”

“未来的世界文学,会在城市文学上决高下。”孙甘露的另一位老友、同为华师大教授的毛尖则归纳出了孙甘露的“四大发明”——陌生、爱情、时空和上海。“通过这两本书,我们可以看出,他重新创造了一种文体,写出了上海特别惊艳的城市经验。”

WDCM上传图片

在毛尖看来,孙甘露有一种从边缘切入人生的能力,可以把普通的词汇从饭桌召唤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去,“这些年,他的小说数量有些下降,但在这座城市的很多角落都有他书写出来的空间。从这个角度而言,他是这座城市实实在在的‘身体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