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21 20:20:56
来源:新民网 作者:王蔚 陆梓华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黄澄怡
图说:松江七中的学生暑假午餐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两个月的暑假,除了去补习机构,除了在家盯着手机或“刷题”,哪里有开阔的场地?哪里有快乐的同伴?哪里有丰富的活动?校园无疑是一个理想的“暑托乐园”。
放眼世界各国各地的中小学,每到寒暑假基本上都处于“静默”状态,教师也进入了休假。可喜的是,在申城却有一批暑假“闲不住”的中小学,他们主动打开校门,设计了一长串假期活动菜单。
但是,教育界也普遍反映,“放假不关校门,停课不停教育”还需拆除各种体制机制的藩篱。
快乐体育 放心午餐
早上6时45分,松江区第七中学的食堂师傅就忙开了。餐饮经理张海良要忙着查验进货的冷鲜菜,陆续到岗的9位师傅要开始洗菜、配菜。他说:“为了中午的近三百名学生用餐,食堂里要忙一整个上午。我们学校比较特别,暑假里的食堂也是天天开的。因为每天有同学来参加暑期运动队的训练,所以后勤保障一定要做到位。”
上午8时至10时30分,足球场、篮球场、室内综合训练馆,满眼望去都是学生们矫健的英姿,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场边的保温桶里装的是大麦茶。“今年我们有11个运动队坚持暑假训练,包括田径、游泳、男女篮球、男子足球、羽毛球、跆拳道、柔道、射击等。还有一批人在东方绿舟,正在训练皮划艇。”松江七中副校长沈利说,每天上午来训练的都是有运动特长的学生,学校的各个运动场地都是天天开放的,不仅有本校的16位体育教师做教练,还外聘了几位教练,区体育局的专职教练也会来带队指导。
图说:松江七中暑假操场生龙活虎
开学就要升初二的杨家珩同学早已长到了1米8的个头。他说:“7月8日那天,我从校男篮U13队升到了U15队。暑假刚开始几天,我们忙着打区里和市里的比赛,在U13队里我是主力中锋,我们最终拿到了全市第7名的好成绩。现在放暑假了,学校提供了篮球场地,还有专门的教练,这周主要是练习快攻,上周是练防守。天很热,稍稍动一动就会大汗淋漓,所以,我们休息的次数也随之增加了。其实,这样的暑假也是很快乐的。当然,到了7月底以后,我也会参加学科培训,但都放在了下午,每天上午我还是要到学校来打篮球的。”
曾在全市青少年比赛中夺得过一百米栏和三百米栏冠军的唐晔楠,已经作为全市50个重点体育生被松江二中录取,但她这个暑假仍天天回松江七中参加训练。“都习惯了,每天总是离不开跑道。不过,现在进了那么好的高中,我会在下午安排好文化学习的。”她说。
昨天的午餐有蛋炒饭、白切牛肉、油爆虾、黑鱼汤,还配有西瓜,每个人吃的都是一样的。沈利说,暑假来学校参加体育运动,学校还供应午饭,家长们自然省心多了。
先做作业 再搞活动
黄浦区卢湾三中心小学坐落在幽静的自忠路上,小而精致。铸铁大门上,一张大大的海报宣告,今年暑假,校园要上演一场热闹的“变形记”——每天上午9:00至11:30,这里就会化身为一座“童心部落”成长营,欢迎孩子们回到校园,和小伙伴们一起共度暑假时光。校长王平介绍,从7月1日-7月14日,7月19日-7月30日,8月2日-8月13日,“童心部落”成长营供开设3期,每期2周,提供公益性暑期服务,着力培养小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满足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特点、需求,促进孩子全面成长。每天两个半小时的活动时间内,前一个小时供孩子们完成暑假作业,后一个半小时孩子们则可在三门课程中任选一门参加。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全新的暑假体验,可能是小组合作完成电影配音后所获得的艺术享受,也可能是反复调试橡皮筋小车并目睹其冲过终点的成就感。在一份日程安排表上,记者看到,创意墨画、棋类王国、律动舞蹈、剪纸、科技制作、礼仪课堂、七彩画笔、水拓画制作、益智游戏、电影配音、变废为宝、财商课程、超级童声、红色电影……十余门课程,几乎一周五天各不重样。
图说:孩子们在学习科技教程 记者 孙中钦 摄(下同)
图说:大学生志愿者陪伴孩子学习舞蹈课程
运动场上,“灌蓝高手”和“小小足球健将”们则风雨无阻,每天挥汗如雨。泛黑的皮肤上,是夏日阳光留下的健康印记。“反正只要踢球,我就是莫名觉得开心。”训练告一段落,三年级男孩许彻挂着满脸的汗珠,迫不及待对记者说。由于爸爸妈妈都是大高个儿,许彻在球队里也比别的队友要高出一截。想了一想,身为大队长的他觉得自己说得不够严谨,他又补充道,“嗯,我觉得踢球可以愉悦和放松大脑!”套着最小号的球衣还晃荡晃荡,萌萌的一年级男孩徐屹宸和陈怡帆是球队最小的成员,每天的训练,一趟不落。徐屹宸家住外环,足球的魔力吸引着小家伙每天一早就起床;“看,我踩球和小碎步的速度都更快了!”陈怡帆骄傲地向记者演示自己的球技。虽然是女生,但陈岚和杨文君和男孩子们一起训练,毫不示弱。陈岚说,妈妈也是球迷,前一阵还和她一起看了美洲杯和欧洲杯,平日里,她会在小区里自己踢着玩,学校开设了足球训练,妈妈毫不犹豫支持她报名。
图说:大学生志愿在陪伴孩子们学习篮球课程
政策配套 厘清责任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这是教育部办公厅在今年7月7日下发的通知中提出的新要求。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并由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鼓励各中小学校积极承担起此项公益服务。
据悉,今年暑假,本市不少小学开设了暑期公益服务。但是,也有校长坦言,一些原以为的热门项目,孩子的出勤率并不高。了解下来,孩子们大多被形形色色的补习班填满了假期。不少家长觉得,去学校多玩一点少玩一点并不重要,趁着假期学业“弯道超车”才要紧。还有家长担心,甜蜜暑假会不会变成恼人的“第三学期”。对此,上师大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健说,鼓励学校打开校门,但并非就一定要把孩子圈在校园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享有休息和闲暇的权利。到了放暑假,孩子还要每天往学校赶,假期生活是丰富了,但相对的休息和闲暇时间就少了,这也是一对新的矛盾。
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初中生因为在家无人看管,他们的暑假生活特别让家长担忧;另一方面,中小学也因为有着各种政策掣肘和权利义务的不对称性,导致不愿“芝麻开门”。
上海市诚至信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李辉说,中小学校在寒暑假继续向学生开放,必须有几项基础性工作要先厘清。一是加强安全教育的问题,既对学生也对家长,这不是常规学校工作中大而全的安全教育,而是一个有针对性、有实操性的入校学习、训练的专题安全教育,比如学生在校要遵守哪些规章制度、家长要履行好哪些义务,都要清清楚楚。二是校内活动的安排和履责问题,即便是进校参加体育锻炼,学校也要负起管理职责、教育职责,这些职责可能要比平时教学阶段压得更实、更严,才能充分保障校园学生的安全。三是师资配置问题,寒暑假里到校参与教育组织活动的教师可能不是满员配备,但对学生的管理不能有“盲区”,比如卫生保健教师就不能缺位。李辉建议,相关的保险公司不妨在寒暑假开设一个短期的新险种,适用于学生寒暑托的安全保障,这也是为学校增添一道“保险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