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师大 读懂中国"系列专题 | 华东师大我的第二个家园
华东师范大学 2014届中文系博士 金莎磊
2021年09月27日 17:03

WDCM上传图片

回中国到华师大读博我其实等了挺久。2010年来到华师大我很快就适应了那边的学习环境和两个文艺的读书绿洲,即闵行校区和中北校区,因为这也不是我第一次在中国留学。第一次去中国留学是我在捷克帕拉斯基大学读中文系本科期间,那时是2001年到2002年在西安交大两个学期进修汉语。在西安读书期间我就已经有过这样的计划,过几年回中国读文学博士。几年后我已经有家庭了,我先生以及三个小孩子,双胞胎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也大了点,所以在我先生的鼓励下我便申请了华师大中文系并且获得了中国政府的奖学金。

WDCM上传图片

到了华师大我非常高兴,在此之前我已经来过上海几趟,所以也有些熟悉。2010年搬到华师大的时候秋天正好慢慢地开始了,很美丽但天气还是比较热的,一到中秋便是秋高气爽,到处都能闻到桂花香、听到知了声。华师大中北校区和闵行校区我都很喜欢,四季丰富多彩、各有千秋,校内遍布花草树木,像极了两座大花园。尤其想念的是我们中文系,在中文系的图书馆里学习、上课、听各种讲座和参加研讨会的时光。闵行和中北图书馆我都常去,那里的学习环境特别好,是我的“精神家园”,在那我也认识了不少同学和朋友。当时在阅览室读书时候手写的笔记我到现在都保留着,也是非常珍贵的纪念之一。

第一次到中文系大家都很热情,见到我的导师殷国明教授和同门感觉像加入了个新家庭。师兄弟姐妹们都很友善,这四年里也是什么忙都帮。非常感谢导师和同门的耐心指导、关照和鼓励,可惜我现在人在海外,不然肯定找个机会再聚。来华师大之前我在捷克一所大学外语系任教过,到了华师大中文系读博时我又成了一名学生,每节课我都很珍惜,又能专注学习、专注研究、天天都泡在图书馆。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攻读博士期间一直陪伴我的是我们家老大,女儿阿弥。在华师大的四年里她也在上海上学。她先是在华师大幼儿园上了大班,在那她的汉语水平从初级变成了母语级别,比我说得好多了。因此幼儿园毕业后,她直接就开始跟中国孩子们在普陀区本地小学上学。女儿到现在都想念她在中国度过的时光。让女儿读本地的学校是最好选择,这样她不仅完全融入了本地文化和学习环境,还交了许多朋友,所以她在上海感觉特别舒服。将来女儿也考虑来上海读大学。

女儿对妈妈也很有耐心,妈妈忙的时候她都会努力帮忙做饭打扫寝室,忙完后自己也会做作业、复习课文等等。每次到了周末,尤其是下午和傍晚华师大校区的草坪便成了小朋友的乐园,校区的小朋友都相互认识。通过女儿我也认识了不少不同院系的老师们(女儿朋友们的家长)。认识他们很高兴,好像带孩子出去玩儿也是个学习的机会。

WDCM上传图片

我的先生和双胞胎儿子也在上海呆过几个月,但后来为了让我有更多专心读书的时间,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在国外,一直以来都很鼓励我读博士。这里也想感谢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的先生每次跟我说:“如果妈妈读书、有文化,孩子也会读书,妈妈就是孩子们的好榜样。”当然也感谢女儿一直以来陪伴我读书,天天给我乐趣和温暖。其实孩子们也是我们的小老师。

WDCM上传图片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母校留办主任黄美旭老师和其他留办的老师,因为从我和家人第一天到华师大开始,所有留办老师连续四年一直帮我们办各种手续等,而且每次有任何事情,每位老师都很善良,有什么问题就马上去处理,还给我们鼓励和关爱。

有女儿、导师、同门、中文系其他老师和留办老师们在身边,2014年毕业的时候我真的太感动了,不想走了,因为美好的时光结束了。现在我的梦想就是有机会重新回到母校华师大,我的第二个家园。

WDCM上传图片

金莎磊 MASAROVA Sarka【简介】

2010级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2014届),从事中国1980年代以来的诗歌,文学批评。目前在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Charles University)中文系任教。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供稿)

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秦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