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5/16 16:15:22
来源: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栾文飞 梁咏梅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工作要求,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5月13日上午,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田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坚,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涛与50余家用人单位展开了一场生动活泼的“云会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党政领导、学生工作分管领导、就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近1300名毕业生在线实时观看会议直播。
赵坚校长
匠心育人才、服务促发展
构建新时代校企合作共同体
赵坚校长向与会企业介绍了学校扎根职业教育的办学历史、创建职业本科的发展愿景、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体系、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及学校毕业生专业分布、培养规模等基本情况。他用精心准备的视频展示了学校育人环境及学子风采,并郑重向广大用人单位推荐学校优秀毕业生,希望学校毕业生能够尽快找到理想岗位,用人单位也能够在学校发现所需人才。关于校企携手共谋发展,赵坚校长提出了美好的期待:“让我们携手探索和发展产教融合的新领域、新途径,打造职业教育新生态,构建企校命运共同体,不断研究校企合作中遇到的困惑,加大合作的力度,丰富合作内涵,共建美好的未来!”
临港新片区
“好战友”并肩作战
优惠不断引才纳贤
学校处于临港新片区873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范围内,是临港新片区目前唯一的一所高职院校,学校专业群与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布局紧密贴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人资处谭荣友也来到会场,详细介绍了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布局及人才政策。他表示,临港新片区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前沿产业领域,同学校的专业匹配度极高,优秀毕业生在临港新片区将会拥有人生出彩机会。他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我们对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成果印象深刻。高校毕业生是人才的富矿,是宝贵的第一资源,临港新片区将进一步强化人才政策赋能和就业引才服务,希望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来临港片区就业,让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有事业,让用人单位好选才、选好才、有贤才。”
未来“东家”
11家名企在线宣讲
名企优岗对接就业需求
各参会企业与学校就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纷纷提及学校优秀毕业生在服务企业发展的卓越表现,对往届招录学生表示了充分肯定及认可。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湖机械厂、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林德叉车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上海808游戏梦工厂等企业负责人先后开展在线宣讲,详细介绍了企业概况、岗位需求、薪资待遇、员工发展,向优秀毕业生伸出橄榄枝。
职场萌新
在线求职勇于自荐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
“各位领导、各位考官好,我是来自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孙星,非常感谢学校和用人单位为我们毕业生搭建的这个平台,也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作自我介绍……”或许脸庞依然青涩,却早已习得技能傍身。毕业生自我推介环节,机械与能源学院孙星同学正在自信满满地作自我介绍。在校期间,他积极提升职业技能,先后获得首届全国电气控制系统装调虚拟仿真技能大赛三等奖等多个奖项,他希望毕业后可以在机械制造、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他也像其他许多在线求的优秀毕业生一样,当场便收到了与会企业的录用意向。
田钦书记
同心同德共谋发展
全员全力促进就业
学校党委书记田钦在讲话中谈了三个关键词:“感谢”“融合”“共赢”。他对关注、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企业界新老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田钦书记指出,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自今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大力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供了新的遵循,指出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校企双方能够更进一步地增进友谊,建立现代、开放、协调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职工培训、专业建设、实训实践平台建设方面进行深入有机规划和建设,校企共建协同育人机制。同时,学校将进一步打造更具特色更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平台,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更多优秀毕业生,力争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及人才支撑,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为全力促进2022届毕业生就业,学校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主动开展政、企、校对接,于5月至8月集中进行系列招聘、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就业指导、精准帮扶等“百日冲刺”五大专项行动。日前,学校的网络综合招聘会通道已同步开启,涵盖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互联网、汽车、经贸、文体传媒等多个行业的300多家企业同时在线招聘,发布1000余个岗位,用人需求达15000人以上。学校正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加快推动就业工作进展,奋力争取疫情防控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