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5/17 13:44:30
来源: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 作者:姚成刚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疫情牵动每一个人的心,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的党员们纷纷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奔赴前线,投身到抗击疫情的志愿者服务当中。在这次疫情中,经常调侃自己是“老头子”的赵福华同志在西湖苑小区志愿者服务岗位上却不服老,坚守初心,默默付出,令人肃然起敬。
进入3月,疫情愈发严峻,上级党委通知要求全方位发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社区报道。接到通知后,赵福华老师第一时间登录“先锋上海”,落实“双报到”。报到完成后,赵福华老师没有坐而等待,而是主动请缨抢岗,第一时间找到同一楼栋认识的志愿者加以引荐,第二天便投入到86号楼的封控管理工作中,劝导居民出不出户,安抚楼栋居民思想情绪,做好开展抗原自测统计汇总、居民配药统计上报等工作。
早上7点到晚上20点,每天13个小时,对于59岁的赵老师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赵老师心怀执念,默默行动,欣然完成每一项微小而平凡的工作。妻子胡学英是我们学校的一员,去年底腿部受伤,直至现在行动依然不便,即便如此,妻子也全力支持赵老师的工作,打理好家中大小事务,让赵老师无后顾之忧而坚守一线。
除去86号楼的常规管控工作,核酸检测现场也总能听到赵老师沙哑的声音:“请居民朋友保持安全距离,戴好口罩,有序排队,做完核酸请立即回家,注意消杀……”一站几个小时,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烈日,无论是渐明的清晨还是昏暗的傍晚,社区居民们都能时常见到这位说起话来乐呵呵的大白忙碌的身影,目睹他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样子。“看到赵老师这么大岁数还在为小区防疫工作不遗余力,真是让人动容。”现场不时有这样的声音传出。
在物资分发的每一次“战斗”中,赵福华老师也从不缺席。有一天,居委通知说有牛奶和蔬菜大礼包送到,但会分批分次到,如此以来,就给志愿者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等到两批物资全部到位一起发,时间不确定,物资分装量大,可能还会影响蔬菜大礼包的新鲜度。经过初步讨论,他们决定中午12点所有志愿者就位,随时做好战斗准备。下午14点左右牛奶到了,此刻所有志愿者心理清楚,还有蔬菜大礼包的分发工作等着他们,于是他们加快工作进度,快速行动,卸车、分装、送发,经过2个多小时的忙碌,牛奶分发任务顺利完成。所有志愿者又立即重新回到大门里侧集合待命,一等又是2个多小时,近晚上19点蔬菜包来了,赵老师和他的战友们又开始忙碌起来,重复着之前的动作,迎着黑夜的灯光,穿梭在小区的每一条路上,站在每一个楼洞的前方,“居民朋友们,请下楼领取蔬菜大礼包!”居民们再一次听到那沙哑的声音传来,直至凌晨时分,蔬菜大礼包才全部发放完毕。虽然时间跨度长,身体早已疲惫,但赵老师认为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上,才是一名老党员应有的使命和担当,他也为此深感自豪。
心中有光才能温暖他人。一天深夜,同楼栋有位老人去世,当时家中仅有一个儿子同住,小伙子二十出头,略显稚嫩的年龄经不住突然的打击,一下乱了阵脚,又赶上特殊时期,一时不知该怎么办。赵福华老师得知后,主动上门关心慰问,并带着小伙子到居委咨询后面的处理流程和注意事项,经过一个多小时协调,所有关卡打通,小伙子也心里有数、心里有底了。次日一大早,老人的至亲按照防疫规定进入小区,老人的后事也按照既定流程得以顺利进行。当小伙子及家人向赵老师表达诚挚感谢时,“谢啥!赶紧忙去吧,有需要您打我电话。”赵老师这样浅浅地回复道。
作为一名93年入党的老党员,岁月的无情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痕迹,虽是头发花白,但共产党人的信仰早已刻进他的骨子里、融入他的血肉中。坚决站好最后一岗,坚持为民服务,是他始终如一的初心。作为社区志愿者,赵老师默默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作为专业部主任,他更是兢兢业业、发光发热。虽然即将迎来退休生涯,但疫情期间赵老师依然勇挑重担,带领专业部聚焦专业发展、引领项目建设、督导专业线上教学、组织教学能力培训等工作。目前,赵老师正组织师生积极备战全国机器人比赛,经过专业部团队的共同努力,在上海市共21名学生进入资格赛的情况下,学校有3名学生上榜。
入党30载,身体已不在年轻,但党员的初心从未改变。老党员赵福华用默默奉献彰显着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用实际行动为小区居民树起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心,用接续奋斗为小区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