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徐汇]中国中学:诗韵语文,同袍而歌——传统文化讲座系列之《唐诗的演唱与传播》

时间:2022/6/21 16:16:09

来源:上海市中国中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刘俏

随着中国中学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经典导读”阅读共建项目的开展与落实,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就此铺开。6月17日下午,上师大人文学院的刘帼超讲师结合中国中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和学生的成长需求,为七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古诗词讲座——唐诗的演唱与传播。

WDCM上传图片

刘帼超老师从同学们学习唐诗的途径引入,讲解了演唱、题壁等多种唐诗早期的传播途径,各种神奇的方式令同学们大开眼界。其中,刘老师重点介绍了唐诗的演唱,先用一个“旗亭画壁”的故事激发起同学们的兴趣,再细致讲解了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与王之涣的《凉州词》两首诗,引发了同学们激烈的思想碰撞。最后,刘老师结合演唱诗歌的特点与形式,给同学们观赏了一段多语言融合的《登鹳雀楼》演唱,令人叹为观止。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刘老师结合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配合现代音频影像资料,为同学们普及了唐诗演唱传播的相关知识,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带给同学们精美的唐诗文化知识的下午茶。精彩的讲座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中国中学始终以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几年间,围绕古诗文“吟诵”主题,教师们精心设计课程,组建社团,开展了系列活动与展演,形成了古诗文吟诵项目定期化、系统化展示的机制。在初一年级的语文课堂,青年教师尝试将古诗文吟诵融入古诗文的日常教学当中,通过吟诵进课堂的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同时提高了同学们对古诗文的理解鉴赏能力,真正受到经典文学作品的熏陶,从而认同并自觉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逐渐孕育自身的民族精神!

学生感悟分享

初一(1)班 周子文

通过这次讲座的学习,我对唐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用演唱传播唐诗的途径,老师通过有趣的故事《旗亭画壁》向我们做进一步说明。读到“因大谐笑”这一句时,我也笑了起来,以这样的方式“近距离接触”我们的传统文化真有意思!

初一(9)班 徐天乐

今天聆听了唐诗演唱的讲座,我再一次感受到看起来乏味的古诗在演唱后能变得如此好听且好记,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自从课堂里,老师第一次教授我们吟诵古诗,就让我对古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吟诵声刚一响起,诗歌的画面就会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帮助我们体验母语的美,更好地了解诗词格律,同时也是帮助记忆、深入解读古诗文的绝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