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22 20:59:19
来源:上海大学 作者:新闻传播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建新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秦嘉莹
在太原理工大学的学习和工作,是我人生改变的重要时段,几件事值得回忆。
1981年秋,我入太原理工大学(时名为太原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始知这是一所与华中工学院、大连工学院等齐名、位居全国“五大工学院”之列的学校。当时的学校有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水利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电机工程系、数学系等7系,与人文社会科学没有任何关系。
我因为初高中阶段的数理化成绩始终可以而没有改习文科,所以考入太原理工大学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但入校后发现自己对“内燃机设计与制造”这个专业并不感兴趣,于是一边硬着头皮学习机械制图、工程数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等专业知识,一边开始“偷猎”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新闻学与传播学、文学与历史,开始了我自己的“文理融合”“文理渗透”“文理交叉”。
《茂苑》投石 寻道人文
大一年级第一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寒假期间的“团干培训”,作为班团支部书记的我参加了。校团委邀请了时任共青团山西省委书记的张维庆(后任山西省副省长、国家计生委主任)、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的理论名家、《山西日报》编委等给我们做报告并与我们交流。这次培训可以视为是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习的一次非常重要、非常特别、非常对位的“开班仪式”,授课专家广深博精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他们口吐莲花的传经授课以及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会诊”当时的社会问题和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指导等,很是让我钦佩和羡慕。也就是在那次培训班上,我第一次全方位地感知到了人文社会科学有如此强大和玄妙的摄人心魄的魅力!
在培训结束的时候,张维庆书记给我的笔记本签名:“胸中盛的下五湖四海、奋斗经得起酸甜苦辣”。
从那次培训起,我便坚定了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信念,并视之为我大学的“必修课”。
稍后,校团委组建起了服务全校学生的文学社,校学生会则开始筹建创办一份学生自编、自组、自导、自写、自拍、自我管理的报纸。我有幸加入该“组织”,而且担任了第四版(文艺副刊)的“责任编辑”(共2人),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试水”了新闻工作。
当时学校有几位名家,据说是在赵宗复任校长(院长)的时候,他们就是学校的笔杆子,几位笔杆子起了一个组合的笔名“工也文”,非常直观明了地表达了纯工科学校教师的一种选择和“认识”。通过对“工也文”的拜访与请教,也进一步加固了我走“工也文”之路的信心——理工科的学生不仅可以从文,而且可以干出不错的业绩来!所以我要“工也文”。
编辑学生报纸则快速高效无缝隙地拉近了我与新闻学的距离,组织、通联、采写编评发等具体工作给了我非常难得的实战机会与检验自己水平能力与差距的机会。
学生报纸起个什么名?当时学校正在行政楼(主楼)的北侧修建一个大的园林,在得到校方将命名这个园林为“茂苑”的时候,我们选择了《茂苑》作为我们创办的学生报的报名,并请校长办公室的裴云峰(著名书法家)老师题写了报名。我信心满满兴趣浓烈地参与了《茂苑》小报至少一个学期的工作。
“变道”“智林” 求益多师
记忆中是在1982年秋冬,学校主楼前的花园建成了,但花园的名称不是我们期待的“茂苑”,而是“智林”!单字大小半米见方的“智林”二字的题写者也是裴云峰老师,但“茂苑”被“智林”取代了。
校方选择“智林”为学校首建的园林命名,字面上透露出了不言而喻的信息以及学校对教师、对学生、对教育工作的期待。以“智”为先、集“智”为林、聚“智”为用、引“智”到学,不是一种立意高远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体现吗?
在此后学生报的采编工作中,“茂苑”的“办报方针”一直秉持并不断的完善,但我认为“茂苑”应该是初级版本,要办好这张学生报,需要用“智”!这是我从“‘茂苑’被‘智林’所取代的名称改变”之中悟出的道理。
在实操中我体会到,虽然是一张小小的学生报,但没有全局的观念,没有学校领导高度的站位,没有职业新闻人的水平,没有社会活动家的纵横捭阖,是办不好这份小报的。这是我从实战中寻找到的努力方向。
“智”所包括的东西太多,思想、意识、境界、能力、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展现,都与“智”紧密相关。意在笔先、谋定而后动、先有思想后有选题后有行动等,都是“智”的要求。
“智”与学、悟等紧密相关,一个工科大学生要在新闻的池塘里游泳,需要通过学与悟来提升游泳的本领,要补全这方面的不足。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我的专业成绩差强人意,但却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的“补缺”,为我铺就一条由工转文,文中“见”工的人生道理和职业道路。
“茂苑”给我平台,“智林”擢我升变。
大学生活中的一段过往,甘醇般美妙。
留校“转行” 弃工从文
在太原理工大学的4年,是我系统学习机械工程的4年,也是一个对机械工程及工学一无所知的青年转变为具有工科大学毕业水平专业人才的4年。
特殊的机遇加上本人的爱好,我在大学4年的学习中,兼修、宽涉了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新闻学,并有许多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比如在省、市级报纸和电台发表文章,担任学校主办的《太原工业大学报》的学生记者,责编学生报《茂苑》,由学校委派短期在《山西日报》、《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实践与学习,深入到报社的排版车间看老师们如何排版,如何铸字等;在校内则担任了校、系学生会的宣传部长(当时没有学院这一级),“混”得了“才子”之名。
1985年大学毕业之际,我留校工作,延续了我与太原理工大学的“母子亲缘”。当时主持工作的学校党委宣传部代部长郑玉田老师亲自与我见面,表达了学校希望我留校工作,“在党的宣传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的意愿。哺育我4年的母校,还是“转行”到我热爱的新闻宣传岗位,“接受组织的安排”是那一刻我开心愉快的选择。
此后,我先后在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学报编辑部工作,在新闻宣传编辑出版文学创作艺术求道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拓展延伸学习和新闻报道,在新的单位和新的岗位上完成了我必须要完成的“社会教育”“社会学习”的部分课程的学习,感知到了学无止境、艺无止境的真正意涵,并坚持到了现在。
转“文”是事实,但这么多年来,我始终没有“弃工”!在太原理工大学工作的时候,因为在工科院校工作,环境、内容、对象等都在工学的范畴之中,所以我还是利用了我的工科背景;在后来的学习和研究之中,虽然学习研究的领域在哲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等方面,但非常让我“获益”的是我充分地“利用”了我的工科背景,并借此建树了我的某种研究特质和文字优势、思维优势、认知优势。
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世纪学府,其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为中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
在太原理工大学工作期间,曾经参与了学校校史的编撰工作,对学校有了比较全面翔实的了解,也很为学校“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的立校和发展理念所动容和自豪,为学校的“求卓越、创一流”而骄傲。
2022年,太原理工大学迎来了建校120周年的历史时刻,回忆几则曾经的“往事”以感恩母校的教育与培养,并诚望母校在新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洪流中依然勇立潮头,劈波斩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