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4 19:23:25
来源: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11月11日-13日,上海市首届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研培班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班。研培班旨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增强非遗活态保护和传承活力,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推动非遗创新创业教育。
研培班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示范基地)主办并承办。上海市教委学生处处长丁良,上海市文旅局非遗处处长陈平,上海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朱静波,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导陈勤建,以及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许涛,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波,副院长章莉莉等出席了开班仪式。
上海市教委学生处处长丁良为所有参训大学生送上三条寄语:一是要为“绝活”注入青春气息,为传统非遗赋予当代审美内涵、注入新动能,从而吸引带动更多青年人感受非遗、走入非遗;二是要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期待同学们立足非遗传统、发掘市场需求,创作、打造出更具青春活力的非遗文化精品IP;三是要争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定传承者,希望当代艺术类大学生都能心怀远大理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作善成,以奋斗之我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绽放绚丽芳华。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许涛表示,学院聚焦“传承非遗创新设计”主题主线,传承融创,守正出新,构建了“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围绕“非遗+”、“文创+”、“互联网+”三个着力点,通过“社团孵化、创业训练营、创业大赛、三创峰会、创意市集、大师讲堂、精英俱乐部”七大主要载体,实现“作品-产品-商品-艺术品-人品”五品融通的“375”式的三创实践实训体系。此次举办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研培班,是上海工艺美院作为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示范基地的又一次有益实践。
上海市文旅局非遗处处长陈平以曹素功制墨、木作工坊、古琴新工艺、当代艺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为切入点,强调传承传统优秀文化,需要当代工匠与当下的生活产生关联,也需要大学生们一起来策划和创意;把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更好地连接,就能够创造出当代人愿意欣赏的、有影响力的作品。
首届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研培班以围绕认知、传承、发展的脉络,结合新时代对非遗保护与发展的要求以及新技术发展趋势,在三天时间里设专题培训、制作体验、头脑风暴、展示交流、参观导赏等五个环节。参训大学生们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转换及利用、非遗的数据可视化叙事、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绒绣三堂专题培训中“充电蓄能”,又在动手制作非遗衍生品、参观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尽情感受非遗之美。随后,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形成了非遗传承、保护和创新的方案或非遗衍生品设计方案,并进行交流展示;由专家评审小组评选出非遗创新发展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等多个团体奖项、个人奖项,激励艺术类大学生不断点燃智慧、碰撞灵感,在非遗保护、活态传承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