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6 15:07:12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作者:作者 李甫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作者介绍
李甫
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青年学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急性胰腺炎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
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中国分会秘书兼委员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胆胰外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大家都知道胰腺癌是所谓的“癌中之王”,诸如乔布斯、沈殿霞、帕瓦罗蒂等名人都被其无情夺走生命,诊断明确后生存期往往不足一年。我们但凡听到“胰腺”的字眼往往都会焦虑不安,为何会闻之色变呢?我想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这种肿瘤“性质恶劣”,它的分化程度低、并且容易沿神经和淋巴结播散,对于这一点很多人有所了解;第二个特征其实更麻烦,在于胰腺癌“隐匿性强”,通俗的讲,使用一般的侦查手段、很难在早期就发现它,一旦出现了明显症状去就医,大多数都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
在近期的临床带教中,我向实习同学、规范化培训轮转医师讲述了一个特别案例,在早期隐匿性这点上可谓达到极致,恐怕很多专科医生都值得借鉴。
一、初识患者
这个患者起初并不是来看胰腺外科门诊的,因为他并没有任何肝胆胰相关的典型症状,应该说是内镜医生救了他一条命。事情是这样,这是一位62岁的男性患者,主要的不舒服仅仅是“上腹部胀痛2个月”,这种主诉在消化内科或者中医脾胃科很常见,不具有任何特征性,不像高热、黄疸、呕吐这类的表现,会引起医生和患者的警惕。在我们医院内镜中心常规做了个胃镜:仅仅提示轻度胃炎、没有发现胃溃疡和肿瘤。门诊检测所有的肿瘤指标、黄疸指标、血常规、肝炎指标都是正常的,仅仅有一个r-GT转氨酶有所增高,应该说到这一步,很多医生就让患者回去随访了,似乎没有再深入检查的必要。有时候,医生多一份心眼,可能患者的结局就会不一样,正是内镜医生建议他去做了一个磁共振检查,发现了端倪。
二、患者的诊疗过程
这个患者的难点完全在于他的早期诊断过程、而非后续治疗方案。当然,MRCP(磁共振胆管成像)结果出来以后,医生就不会轻易放过了:胆总管下端有一个环状的狭窄,并且这个狭窄导致了胆汁流出不通畅、继发了胆管扩张。应该说,患者不典型的腹胀不适,正是这个胆管狭窄、堵塞引起的,但常规超声等检查很难察觉。下一个问题,就在于这个狭窄是炎症还是肿瘤?进一步做了上腹部增强CT:胆管狭窄,首先考虑是良性的纤维性狭窄、肿瘤不能完全排除。
无创的检查都没有给出肯定性答复,只能做有创伤性的ERCP(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和EUS(超声内镜)检查了。超声内镜提示:胆管下端、胰腺段内低回声病灶,边界不清晰,大小20*10.4mm。ERCP提示:胆总管下段偏心性狭窄、长度约2cm,上方胆管明显扩张,刷检胆汁和胆管未见肿瘤细胞。应该说,到这个程度,已经可以决定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了。不过做这么高风险的手术,医生最好能在术前找到病理依据。我们决定给病人在做ERCP同时,做一次子母胆道镜(Spyglass),直视下看见了胆管黏膜内颗粒样改变、触碰容易出血;同时做了最先进的胆胰共聚焦检查技术,结果也倾向于恶性狭窄。综合以上意见,我们决定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7天开放饮食,大约两周顺利出院了。术后病理证实:胰腺低分化腺癌、侵犯胆管和周围神经、淋巴结,如果不及时手术,将很快有生命之忧。
三、胰腺癌离我们远不远?
2021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7位、女性第11位,明显低于胃癌、肝癌、肠癌、肺癌等常见癌种,但胰腺癌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6位。从大数据上来说,胰腺癌还算是“小众”疾病,它的病因可能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长期吸烟、高脂饮食、肥胖、慢性胰腺炎伴糖尿病等;另有10%胰腺癌具有家族遗传性,BRCA1/2、CDKN2A、PALB2等基因突变被证实与家族性胰腺癌密切相关。随着影像、内镜、病理等学科的发展,诊断水平和诊断率不断提升。
四、早期发现的手段有哪些?
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如腹部隐痛、消瘦乏力等,靠患者自主发现是很难的。早发现、早诊断一直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这个事情需要病人遇到好医生、也要病人配合医生。其实诊断技术是在不断进步了,增强CT和增强磁共振可以发现5-10mm以上的胰腺肿瘤、EUS甚至可以发现2mm的肿块,ERCP对于胆胰疑难病例的诊疗更是不可或缺。但是疾病本身也是“狡猾”的,譬如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细菌对抗生素,时间长了都会变异。正如上述低分化胰腺癌病例,其实恶性程度相当高了、甚至有了局部淋巴结侵犯,却没有任何典型症状、常规检查也都基本正常,应该说“藏得很深”。
五、胰腺癌如何治疗?
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治愈机会和长期生存唯一的有效方法,然而超过80%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根治机会。一些起初判定无法手术的患者,通过术前的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约一成的幸运者可以重新获得手术的“资格”;即使有一线希望,也值得去争取。确实达不到手术标准的患者也不能勉强,可以尝试穿刺取得病理、基因测定,选择合适的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结合中医药治疗,尽力延长患者有质量、有尊严的生命长度。对于合并梗阻性黄疸、消化道阻塞患者,通过ERCP胆道支架引流、十二指肠金属支架等方式疏通解决;对于不能耐受的癌痛,通过CT/超声引导下,将无水酒精/局麻药物注入腹腔神经丛,达到缓解疼痛目的。
六、小结
发现疾病永远是概率性问题,不能说“不查就没病”、也不能说“查了也发现不了”,生活在人群之中,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健康、幸运的那一个,前提是,关注自己的身体。现在40岁以上人群都建议每年做一次肺CT了;笔者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个肝胆胰的平扫CT,因为胰腺的位置深、常规超声很难发现早期病变,而常规CT的辐射对于正常人完全不必顾忌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