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关爱青春 助力成长——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顺利举办

时间:2022/12/31 13:27:51

来源: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    作者:薛美娟 王枫 胡晓宇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2022年12月24日上午,由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海关学院联合承办的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顺利开幕,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关爱青春,助力成长”。出席年会的嘉宾有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陈增堂教授、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总干事吴智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性心理健康专委会主任、同济医院陆铮教授,上海体育学院贺岭峰教授、上海市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唐琼,复旦大学武俊青教授,上海市心理学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刘俊升教授,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颜苏勤主任等17名专家,以及青工委会员等300余人。本次年会开幕式由青工委副主任胡晓宇主持,随后由青工委主任颜苏勤主持上午场基地报告和主旨报告环节,副主任胡晓宇主持下午场专题演讲环节,中职学组专家袁晖江主持课程展示环节。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领导致辞 不忘初心

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陈增堂教授在致辞中讲到:“青工委成立之时,正是新冠病毒肆虐之时,我受邀在成立大会上作了‘铁肩担道,不负使命’的发言。两年来的实践证明,青工委在颜主任的带领下果然不负使命,不辱使命。短短两年,青工委在宣传教育、科普工作及引领专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获得业内外广泛的赞誉!异常艰难的两年中,青工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使命感,责任感,什么叫担当精神。”对青工委今年邀请专家开展的17场线上公益讲座,陈教授也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主题鲜明,精彩纷呈,既高大上,又接地气,均围绕青少年的发展问题展开,是青工委和17位专家奉献给广大青少年及社会大众的精神大餐,获得了社会广泛地欢迎及赞誉,成为三年来心理抗疫的一道亮丽风景”。同时陈教授对青工委在未来的工作表达了期许。

WDCM上传图片

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总干事吴智惠也在开幕式上致辞。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与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今年联合举办了“亲子对话青春期和谐家庭共成长”2022年第三届线上系列公益讲座17场,以及“共话性心理同促心健康”上海市心理学会青工委高校性心理教育首届研讨会。她对青工委立足于专业,谨守公益之心,为青少年、家长们、老师们送去了心理健康知识及关爱表达感谢,同时也鼓励更多同仁积极行动起来,用专业力量去帮助更多的青少年。

WDCM上传图片

总结经验 砥砺前行

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专家工作室专家、上海市教委第四届双名工程攻关计划颜苏勤心理健康(青春期)基地主持人颜苏勤就青工委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做了报告。2022年青工委在上海市心理学会的领导下,整合各方资源,以关注青春期与性心理健康为主题,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工作主要围绕“加强基地建设,提升组织活力;立足教育研究,发挥实践特色;聚焦亲子对话,赓续公益讲座;支持服务基地,助力健康发展”四个方面展开,并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有63所单位获批为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青工委根据不同学龄段的心理特点,分层分类开展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研究;主办“亲子对话青春期,和谐家庭共成长”第三届线上17场系列公益讲座,近12万人次线上观看。同时基地单位也根据各自学校特点开展了系列的主题活动。青春期与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基地单位领导大力支持、知名专家学者倾力相助、志愿者无偿奉献下,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了贡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2023年青工委工作计划从七个方面展开,包括以课题研究促发展、以课程磨课展成长、以实践基地促创新、以公益讲座强辐射、以家庭教育促和谐、以朋辈互助促健康、以合作交流促共建。

WDCM上传图片

青工委自2020年成立至今,在上海市心理学会的指导下,线上+线下开展了系列活动,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年会上由上海市心理学会青工委副主任、上海健康医学院学工部吕晓丽部长宣读表彰2021—2022年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并对优秀志愿者、公益讲座主持人进行表彰。由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乔蔓菁校长宣读中职校青春期心理健康课程交流展示录播获奖名单。

WDCM上传图片

乘风破浪 示范引领

青工委共有63所实践基地,涵盖上海市大中小学和中职校,这些基地学校扎根校本特色,扎实做好各学段的青春健康教育活动,4所学校作为代表进行基地报告。

上海市徐汇区汇师小学校长宓莹以《迎花季 助健康 伴成长——汇师小学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为主题进行基地报告。汇师小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始终将家校共育视作回归教育本源的必然回应,作为第一批加入上海市青春期与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基地单位,在青工委的指导下,不断深入实践。学校加强制度建设,成立专项小组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领导。其中,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工作,均落实进学校计划、德育工作计划及心理工作计划;作为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形成了“3+3”协同共育工作机制,积极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家校社联动机制。学校积极参与性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课例比赛、研究课题申报,邀请专家指导微课程建设,在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基础上,配套编制了家庭性教育微课。以学生为中心,多形式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科学弹性良好的教育氛围,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WDCM上传图片

上海市松江区仓桥学校党总支书记张贞做了题为《课堂里的青春》的基地报告。她分享了自从加入青春期与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学校以来,在颜苏勤老师的引领下,学校努力克服“计划、师资、课时”存在的阻力,努力克服学段之间的层次性、渐进性、系统性方面存在的困难,通过课程与活动“两环节”,学生、教师、家长“三主体”以及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性保护、性审美、性法治“六个维度”模式,推进落实学校青春期与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张书记又交流了学校在“学子奇妙园”、“教师研修坊”、“家长共读社”里的探索实践;最后,张书记还强调,学校“以绘本为线、以课堂为基、以联动为轴”的青春期与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场为孩子点燃“心灯”,让孩子学会珍爱生命、悦纳自己、尊重他人的爱的行走!

WDCM上传图片

上海市商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云玺做了《“和雅青春 深耕绽放”上海市商业学校青春期与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工作报告》。上海市商业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实施文化润校战略,以“和润心田雅致青春”作为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与课程教育活动:第一,课题引领,保证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性;第二,课程建设,确保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完整性;第三,人培计划,实现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全覆盖;第四,课程拓展感受“和润心田雅致青春”心体验。学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颜苏勤老师几十年深耕于心理健康教育,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商校20多年科研成果的延续,在教学实践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成果。学校将继续不懈努力,为师生筑牢心灵防火墙,让生命绽放“和雅”之光!

WDCM上传图片

上海健康医学院学生处处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吕晓丽以《亲密•生命•成长-高校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作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一、实践基地聚力,资源整合共享,通过强化基地优势,将性心理教育与生命教育协同。依托建设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和创建上海市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项目共享基地,全面开展大中小学校一体化性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资源整合共享。二、教学科研相长,实践活动并重,在必修课和公选课中均设置大学生恋爱心理相关内容、亲密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等。教学科研相长,3个项目立项青工委专项研究课题,基地教师参编、译著多本著作与教材,内容涉及性自我保护能力提升、性心理异常等内容。在实践活动中,近三年举办防艾小课堂近40场,总参培超过1000人次。三、家校社医协同,身心健康同行,学校分别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签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医教结合”工作合作协议,在开展青春期与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科研、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等方面展开合作。

WDCM上传图片

专家引领 开拓未来

在主旨报告环节,来自本市高校、科研机构、计生协会等五位大咖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给我们青春期和性心理教育工作开阔了视野。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教授博导、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贺岭峰率先做了《看见青春期的性心理风险》主旨报告。贺教授指出我们要关注孩子在青春期可能在丧偶式养育带来的性别角色认同障碍、低龄化的性骚扰带来的性别厌恶和性别恐惧、校园同伴霸凌带来的体像障碍和去性别化、网络性利用带来的终身性名誉风险、异性疏远期带来的彩虹族群(LGBT)、青春期提前带来的“开车不系安全带”和就业危机带来的性剥削与性利用7大风险。

WDCM上传图片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性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峥做了《论青春期性心理健康》主旨报告,陆教授从“青春期性心理的特征、青春期性行为与性心理偏差及成因、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三个篇章展开报告,指出要科学合理的方式传授第二性征知识,比如男孩子的遗精、女孩子的初潮;正确看待手淫等青春期常见的性行为,手淫是正常且常见的性行为方式,对身体没有伤害,是有益的;性心理卫生知识的传递和教育。如何看待早恋、如何避孕、如何保护自己的性不受侵犯等。陆教授最后强调: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中青少年的性行为偏离正常,不要惊慌,青少年中很多是好奇。如果已经影响到生活,建议至专业人士处评估就诊!

WDCM上传图片

上海市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唐琼分享了《上海市开展青春健康项目的实践与思考》。唐会长介绍了上海市各级计划生育协会传承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的经验与模式,20多年来致力于推进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不断夯实阵地建设和师资建设,拓展传播渠道和社会影响,引导青少年做健康、安全、负责任的决定,提升家长与孩子沟通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能力,探索形成了市、区、街镇联动工作机制,构建了“青年参与、服务青年”的青年网络,扶持了一大批高校同伴教育项目。上海市计生协认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任重道远,亟待唤起全社会重视,着力探索在《青少年发展十四五规划》框架下建立完善常态长效合作机制,跨部门全社会联动,共建共享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优质资源;尤其应围绕服务“国之大者”扩大社会倡导的广度深度和热度,完善科学评估机制,推动青春健康项目科学化发展。

WDCM上传图片

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博导、国家卫健委、中国FP/RH咨询能力建设办主任武俊青分享了《青春期性教育与咨询中的四大理念》。武教授从青春期概念和问题、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SRH)的现状出发,提出青春期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四大理念即:以人为本、价值中立、坦诚谈性、综合咨询,并以少女意外妊娠为例,对这四大理念的应用进行了指导。

WDCM上传图片

上海市心理学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俊升作了《居家学习期间亲子冲突的原因与应对》主旨报告。疫情三年,我们的亲子相处时间显著增加,但是因为居家学习引发的亲子冲突也呈现上升态势,刘教授的分享切中痛点,分析了居家学习过程中亲子冲突的原因,也提出了应对冲突的七点建议:区分孩子不想,还是孩子不能;厘清管教目的,寻找有效方法;察觉情绪状态,避免意气用事;做好协同教养,避免一拥而上;尝试换位思考,注重情感连接;优化学习观念,注重生活教育;关注内心需求,培养内在动机。

WDCM上传图片

专题演讲 凝聚共识

上海音乐学院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副教授毛媚以“多层次全员育人视角下的大学生婚恋与性心理教育”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主要从目前大学生婚恋与性心理教育需求调研(上海音乐学院为例)、目前学校对学生婚恋与性心理教育不足的现状分析、多层次全员育人视角下的大学生婚恋与性心理教育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多途径、多方法开展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

WDCM上传图片

来自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师马子凤老师介绍了学校近几年性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目前学校主要有基地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以及朋辈性心理培训等主要工作板块。作为性教育工作的主战场,心理课程教研尤其重要。目前学校的心理课程针对大一新生开设。在八周线下课程中,有一章“恋爱·责任——大学生的亲密关系与性心理”着重讲解大学生的性安全与责任等内容。马老师提到在心理必修课程教研和实践过程中发现,高职学生在性教育知识与经验储备方面存在年级和性别等方面的明显差异。马老师认为,做好性教育工作,“合适”很重要,要适应学生的学情和年级阶段特点,做好性心理教育要认真筹备课前调研,着重解除学生的性羞耻感和污名化,另外开始全面系统的性心理选修课势在必行。

WDCM上传图片

上海市农业学校心理教师张欣以“唯有温暖御寒风——对挫折教育的思考”为主题进行了演讲,本次演讲以生命教育课题为依托,从课程开展情况、挫折教育的思考、生命意义的探索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和思考。

WDCM上传图片

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的心理教师韩琼以“青春期音乐类中职生舞台焦虑干预研究”为主题,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对象、方法、过程、结论开展专题演讲。该研究的目标包括探索舞台焦虑的心理机制,建立青春期音乐类中职生的舞台焦虑的评估工具和团体干预模式。在前期调研评估的基础上又对30人小样本开展改善情绪、生理、认知、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团体辅导。研究发现,青春期音乐类中职生舞台焦虑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情绪、认知、行为和生理焦虑;并且受到性别、专业、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该研究设计的团体辅导能够有效降低了舞台焦虑水平。

WDCM上传图片

课程展示 青春飞扬

WDCM上传图片

中职校青春期心理课程录播视频展示的课程是由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陈凤娟老师主讲的《情绪彩虹桥》一节课。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朱清清对视频进行了精彩点评。朱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等多角度予以点评,给予肯定。她指出当今的学生群体中不会恰当处理自身情绪的不在少数,尤其是在疫情之下,原本生活中的一些负面情绪更是会被叠加,被放大,如何管理好情绪,控制情绪、合理表达情绪这一课是十分有必要的。课程设计从接纳情绪-合理表达-调节情绪-促进改变,层层递进,不断深化,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学习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WDCM上传图片

年会最后一场主持人袁晖江表示:为期一天的第二届学术年会内容丰富,多个角度的报告、演讲、经验交流、课程展示打开了我们的视野,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任重而道远,在新的一年,青工委将继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建设健康上海、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WDCM上传图片

2022年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