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17jypd/logo.jpg)
时间:2023/2/2 16:20:27
来源:闵行区教育局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刘俏
1月19日,来自七宝中学的高二学生陈圆将迎来了他的17岁生日,他的生日愿望是“在今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学运会上突破全国纪录”,而就在几个月前,市运会田径比赛(青少年组)男子A组110米栏(低栏)的决赛中,他以13秒03的成绩打破亚洲少年纪录,拿到了一块极具分量的金牌。
“为跨出第一个教练满意的栏
我准备了4个月”
陈圆将于2006年出生,浙江宁波。
2017年,他因出色的身体条件,在亦师亦友的师兄——上海选手、男子110米栏名将谢文骏的推荐下,进入闵行区少体校练习跨栏。从此与“跨栏”结缘,而在这之前,他甚至从未接触过这项运动。
从此陈圆将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周一、周三、周五是他的训练时间,每天早上6点训练,吃过午饭后,下午2点半继续训练,直到晚上10点才是自己的自由时间。“渐渐地我也体会到了跨栏的乐趣。”他笑着说道,而这一坚持,就是5年。
当把时间的指针往前拨,陈圆将的“起点”并不顺利,“在跨出第一个教练满意的栏之前,光基础起跨动作我就训练了4个月”。在跨栏训练中,陈圆将会经常性膝关节低于脚踝,而这大大影响了跨栏速度,所以教练韩淑萍让陈圆将反复练习,为的就是抠细节。
回忆起那段打磨重塑的时光,陈圆将打趣道:“教练的眼睛就是尺,我的动作越完善规范,速度就会越快,这也是对我以后的比赛生涯打基础。”
新纪录诞生
是训练从未达到的成绩
2021年,陈圆将进入闵行区七宝中学,并成为该年度50位上海引进运动员之一。而他也从一位赛场“新人”成长为了一名老将。
在去年9月举行的上海特许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16岁的陈圆将就以13秒12超越了亚洲少年纪录,可惜该赛事不具备申请纪录的条件,直到本届市运会,陈圆将足足将原本的亚洲少年纪录提升了0.14秒,以更好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陈圆将将自己的进步归结于“勤奋”和“信任”。“勤能补拙,努力能战胜一切。”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理解。
同时他也非常感谢3位教练员韩淑萍、方水泉和黄妍对自己的栽培,“教练们让我的状态在比赛前调到了最好,其中2位教练已经70多岁了,他们是我最亲近的教练,也是我最信任的长辈”。
陈圆将表示,参加每一次比赛都是突破自己最好的成绩,不是为了战胜对手,而是对自己能力的一个超越。教练员方水泉评价他为“比赛型”选手:“他是个性格比较外向的孩子,训练也非常刻苦,在比赛中可以很好地释放自己”。
爱生如子
“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
来到陈圆将所在的七宝中学采访,该校体育教研组长姚琍告诉记者,“陈圆将对学校、对上海的感情很深。这次他本要去漳州参加国家队集训,但恰逢市运会召开,他说先要代表学校和闵行区争夺金牌,以回报七宝中学和闵行区体育局对自己的帮助。”陈圆将不仅夺得110米栏冠军,还和另外3名七宝中学同学夺得了男子A组4×100米接力跑金牌。
“爱生如子是七宝中学教师们一直秉持的观念。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学校和老师是他们可以依靠的后盾。”据校长朱越回忆,东京奥运会赛艇冠军陈云霞是当年学校田径队跳远教练金德强从内蒙古找到的好苗子,在上海文来初中念完初三后升入七宝中学就读,成为田径二线队的一员,“因为身体发育的原因,陈云霞在跳远项目中遇到瓶颈,这孩子身高臂长、肯吃苦,金教练想办法联系了上海市水上运动中心,让她向赛艇转型”。
“七宝中学的教练和老师始终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为他们寻找好出路;学校也从奖学金等方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因此他们与七中的感情非常深厚,觉得自己是学校大家庭的一分子。”朱越和姚琍的孩子恰巧都是陈云霞的同班同学,她们谈起陈云霞时带着谈论自家孩子的那份自豪。“这次学校体育节,在捷克集训的陈云霞专程发来了祝贺视频,她说亚运会后要回母校看看。”姚琍说。
原上海田径队总教练林民伋
“七宝中学可以说是冠军的摇篮”。在学校田径场上,80岁的原上海田径队总教练林民伋正在向学校田径队队员传授短跑技巧。2001年退休后,林教练又以顾问和外聘教练的身份在七宝中学继续工作了20多年。他的徒弟、曾经的“亚洲栏王”陈雁浩在退役后也来到七中,担任跨栏教练。
“跨栏是上海的优势项目,曾统治全运会整整28年。”陈雁浩说,携手师父培养新一代的田径健将,就是想将经验传承下去。此外,来自国家奥林匹克单项基地(田径铅球、铁饼)的主教练孙鹏,担任七宝中学投掷项目的外聘教练。优秀的师资力量吸引许多苗子从外省市慕名而来。该校田径“一条龙”项目包括短跑、跨栏、中长跑、投掷等4个项目组,现有16名队员。本届市运会,七宝中学田径队拿到的金牌数(16.1枚)创造本校在市运会上的新高。
著名跨栏运动员陈雁浩
2016年,七宝中学成为上海市第三批体育专项化试点学校,共设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等五项专项课可供学生选择。如今,七宝中学在“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下开始试水足球项目的建设,2022年招收了15名(10男5女)足球优秀体育学生。
“其实七中的校园足球文化由来已久,当年师生自发组建了校足球队,既没有政策支持,也没有功利目的。”朱越向记者讲述了一段故事,七宝中学从2000年起开办上海首个新疆内高班,“因为新疆的孩子体能好,又喜欢足球,于是老师们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组建了一支校足球队,他们自发地利用体锻课、双休日和寒暑假训练参赛”。
一代代七中学子传承了不怕吃苦的意志品质,2022年7月才诞生的七宝中学足球“一条龙”运动队利用暑假开始训练,4个月后在闵行区级比赛中一举夺冠。“今年寒假,我们也打算好好利用进行集训。”姚琍深谙每位优秀体育学生的时间之宝贵,“高中只有3年,实际上只有高二是发力年,高三还要在学习上多下功夫。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实验品,也不能耽误了他们,为了学生的成长发展,我们一定要想清楚、做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