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聚焦中职校图书馆,学有所悟有未来——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时间:2023/2/9 15:08:02

来源: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日前,2022年上海市中职校图书馆馆长学习活动落下帷幕。此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和上海市中职校图书馆协会主办,旨在进一步提升中职校图书馆专业化服务水平,提升图书馆人员的专业化能力。《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助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有望推动上海职业教育实现格局性变化,重塑上海职业教育新优势。”为此,上海各中职学校图书馆正在探索由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过渡和转型,图书馆的资源管理、业务流程、服务模式等都正在发生变化。本次学习活动的主题为“图书馆服务专业化建设与提升”,邀请多位信息资源、互联网、图书馆等专业的专家为各校图书馆相关管理人员开展讲座,介绍当今互联网与图书馆的深度融合情况,拓展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视野,提升专业能力。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作为职业学校重要的公共服务场所,中职师生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获取的便捷性要求提高,传统学校图书馆已很难满足用户日益多样的需求,图书馆的增值赋能必须满足当今时代的师生日益多样化的教研和学习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本次活动后,参加学习的中职校管理人员分别结合此次学习内容,并围绕图书馆建设、智慧图书馆等主题,撰写学习体会或本校图书馆相关规划思考等。本期开始将分批登载这些学习体会,分享与中职校图书馆建设相关的最新思想碰撞。

中职校图书馆馆长培训学习心得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许光明

一、图书馆的职能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图书馆的业务工作一般包括文献的收集、整理、典藏和服务四个部分。图书馆的职能有保存和使用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社会教育。其中开发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它也是图书馆承当各种职能的基础。包括下列内容:第一,对到馆的文献进行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加工,最后调配到各借阅室,以便科学排架,合理的流通;第二,对馆外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搜索、过滤,成为虚拟馆藏,形成更加宽广、快捷的信息通道;第三,通过最现代化的手段——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使馆藏文献走向数字化。

二、智慧图书馆建设

文化和旅游部明确提出,要以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和公共文化云项目为引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取得新突破。这意味着,智慧图书馆已从研讨层面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成为覆盖全行业、跨系统的图书馆数字化平台。这将是继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以后,新一轮全国规模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项目。

数字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是两个概念。在过去数十年里,数字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网络信息服务方面,为图书馆数字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各地建设了不少规模不等的数字图书馆或数据库。但与此同时,数字图书馆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问题在于没能发挥技术应有的优势,反而迁就传统图书馆的专业要求,使得数字化馆藏变成一个个互不相干的“孤岛”,馆与馆、库与库之间缺乏联系,与用户之间也缺乏互动。在此背景下,智慧图书馆设想应运而生。智慧图书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策、规范、技术、服务以及人才等各个方面。人们期待以智慧图书馆为主导的数字化建设,基于体制机制与业务创新,为“十四五”时期图书馆新一轮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和专业引领。归根结底,图书馆要顺势而为,不仅坚守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保存好人类文明遗产,而且要将丰富的学术与文化资源开发出来,打造成为可获取、分享和创造的信息与知识基础设施。

智慧图书馆面向全媒体资源,通过资源与服务的整合,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知识服务。如今,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信息资源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信息内容的体量以及复杂度增大,使得单个图书馆可收藏并提供使用的学术与文化记录在整个信息资源中的占比变得越来越小。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是内容(数据)建设,但是否意味着所有的内容(数据)都需要收藏呢?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两家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关注。

两馆致力于建设“全球知识库”体系,核心是四位一体的全媒体资源,即实体资源(如图书)、数字化实体资源、原生数字资源、可检索的诸如研究成果和社交媒体等的创新型数字资源。“全球知识库”四位一体的内容建设战略与智慧图书馆是一致的。在较长一个时期里,数字图书馆关注的主要是前两项,即实体资源和数字化实体资源,而对原生数字资源和创新型数字资源的关注度不高。随着学术和文化数据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推动下海量涌现,如果再不去关注和管理这些资源的话,那么图书馆恐怕只能坐等淘汰了。

过去,我们习惯于分别处理不同载体的资源。实际上,所有载体的资源在收集、加工、流通和保存上都具有共通性。用传统的方式处理时,这些资源只在流通环节起增值作用;而在以智能方式处理的环境下,收集、加工、流通和保存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发生增值的效应。严格意义上说,过去的实体图书馆也好,数字图书馆也好,都是以收藏为主体的。到了智慧图书馆时代,增值将成为其主要目的。

智慧图书馆成为“网络的一部分”,支持再开发新发现。以前在互联网上,图书馆往往作为提供资源和服务的门户存在。门户强调的是“推”,推送资源、推送服务,用户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如今,大部分图书馆都有自己的门户网站,并通过网站向读者提供图书馆的消息、资源、检索以及各种服务等。通常情况下,门户式服务是“我提供,你接受”的单向模式。但一些勇于创新的图书馆,正在努力使门户网站向平台化转型,创造各种条件让用户在接受图书馆服务的同时,与图书馆及其他用户互动、分享,并参与建设。这就像互联网一样,不仅提供资源,还通过用户参与和互动增加价值。建设智慧图书馆,为图书馆从门户向平台转化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平台化的典型特征是“拉”,即把有相同目标和兴趣的用户“拉”到一起,为他们提供创造价值的空间。图书馆转型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将面向查询、借阅的门户网站发展成为面向信息交流和增值的开放平台。在图书馆平台化做法上,比较突出的是欧洲数字图书馆。它是一个由3700家机构参与、拥有5300万件以上图像、文字、音频、视频和藏品的文献库。欧洲数字图书馆馆方认为,图书馆的存在不仅是为了让用户学习和了解历史,还致力于打造用户既可以访问、又可以参与创作和建设的平台。为达成这样的目标,首先要有高质量、更规范的数据,让数据开发者、文创产业以及学校等用户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再利用、再开发。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资源的二次利用。欧洲数字图书馆的网站欢迎用户以创新的方式开发该馆的各类资源,如支持教师用于制作课件、开发商用开发工具、开发游戏、文化爱好者制作动画或讲故事等。在新发布的战略规划中,欧洲数字图书馆进一步提出,通过数字转型和文化驱动,为欧洲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服务,为用户利用文化遗产数据来发展教育、研究、创造和娱乐提供专业支持,为建设开放型、知识型和创新型社会作出贡献。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已经意识到,图书馆不能只是存在于“网络之上”,而要主动融入网络,成为“网络的一部分”,扮演更主动、更积极的角色,使沉睡于图书馆的资源发挥应有的价值。要成为“网络的一部分”,需要建立具有较高质量和规范的数据。向平台转型的基础是关联数据化。不少图书馆选择部分可向网络开放的书目数据,逐步增加数量、扩大范围,形成领域社区,同时创造关联数据的利用环境,支持科研的再开发、新发现。要成为“网络的一部分”,需要增强数据与人之间的联系,平台的最大好处是用户可以贡献自己的知识,如参与众包模式的编目、撰写阅读评论和观后感、与相同志向的用户建立社区等。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交流与创造,其产生的价值往往远超软件与服务本身。要成为“网络的一部分”,需要实现从馆藏到连接、从馆藏到社群的转移。图书馆在确定战略发展优先顺序的时候,应该始终把社会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期待和需求放在首位,让用户和社群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平台建设,并致力于将平台打造成用户学习和分享的空间。

这里,特别要列举一下上海图书馆的成功做法。上海图书馆开放数据竞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6次,通过开放图书馆历史文献资源,凝聚起一批又一批来自社会各界的数据创客团队,收获了大量优秀创意作品。上海图书馆开放数据竞赛不仅是馆藏能量释放的过程,而且是图书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服务社会,让读者和用户利用开放的平台增添价值的过程。

与博物馆、档案馆和美术馆资源连接起来。现代图书馆以人为主体,以连接为主要特征。智能技术为人与书、人与人、馆与馆之间的有机连接提供了便利。智慧图书馆通过智能化的连接和增值方式,进一步建立惠及全民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目前,智慧图书馆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攻克的难题不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将改变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做法,在“全国一盘棋”的大格局下,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将各级各类图书馆连接起来,将与图书馆相关的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等历史文化资源连接起来。

长期以来,图书馆习惯于一体适用、你问我答的服务,较少考虑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其实,每一位读者走进图书馆,都会有自己的需求和意见。智慧图书馆的长处之一就是精准服务,重视用户的个别需求。在联盟合作上,要防止“一刀切”的简单化合作模式;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切忌忽略个别馆的个别需求。每一个图书馆都会有一些本地专藏或独特服务。智慧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智能技术使这些独特的资源价值最大化。

此外,要改变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不能再以层级式管理为主导,而要让每一个成员馆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和建设,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

新业态还体现在图书馆与相关或相近机构之间的关系上。智慧图书馆建设要改变狭隘的行业观念,善于与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合作,以主题知识库建设的思路将分散在各地的资源整合起来。

智慧图书馆最终要实现的是一个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知识服务体系。它不是数字图书馆的翻版,而是要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智慧图书馆真正要改变的是以信息储存为主导的管理思维,通过智慧管理与智能技术将信息释放出来,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服务。

智慧图书馆建设不能一哄而上,而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战略规划与行之有效的行动方案。同时,也不能将智慧图书馆建设仅仅看作一个专业性项目,而要让其成为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器。

三、我校图书馆的建设

确立建设目标,数字图书馆就是学习中心,成为师生的沟通平台。促进图书馆的转型发展,让资源为学习服务,文献中心就是学习中心。可以设立不同的学习主题,可以分两大块,个人素养和专业学习,然后再细分,比如个人素养有语文、数学、语言、艺术、体育、等等;专业学习可以以学校目前设立的专业分类为依据,把专业学科建设整合到图书馆平台上来,把相关专业学习如导读书目、互联网上的网络资源都进行筛选整合,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学校的智慧图书馆里能找到与学习和兴趣相关的全面资源,图书馆平台也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轨迹进行数字画像,根据数据记录,主动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学生读者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学习者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留下学习成果分享,进行信息资源的增值共建,成为一个学习交流沟通的平台。特别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大力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推进互动式学习,图书馆建设可以和课程改革结合,为教师备课提供丰富资料,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拓展学习中发挥作用。推动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主题性学习等学习模式的改革。建立第二课堂、社团俱乐部等学习板块。

引进和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数据库,开发网络信息资源。把学校图书馆建设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把科研数据库、网络信息整合在一起,让科研信息搜集更加方便。

把学校图书馆建设和一些博物馆、艺术中心的数字资源结合起来,让图书馆成为师生认识一些艺术资源的便捷窗口。比如一些国际时装发布会的网络链接加入到学校图书馆的专题资源中,把一些电影节的获奖作品加入到专题信息资源中,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

把图书馆书目管理系统、电子资源/数据库导航系统、电子期刊导航系统、学科网络资源导航系统这些所有的数字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都放在图书馆平台上。

把图书管理工作放入图书馆管理平台,学生毕业申请、审批退学手续等都可以登录图书馆平台进行审批。有效促进电子信息资源的有序化,大大提高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效率,真正体现图书馆工作由收藏为主向服务为主的转变,促进本馆各部门以及馆际间的统筹协调。

加强学校图书馆的应用,加强电子信息资源的宣传,加强用户的培训,开通手机图书馆,延续服务,方便用户随时随地的使用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