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17jypd/logo.jpg)
时间:2023/4/7 21:32:39
来源:上海市科艺中心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秦嘉莹
为进一步实现优质素质教育资源与学校需求的深度链接,助力课后服务向课后教育提质提级,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校外教育质量评测中心、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徐汇区教育局主办的首届上海市素质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嘉年华暨“上海小囡行走地图”发布活动于今天下午(4月7日)在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顺利举行。
活动主会场首先进行了嘉年华启动仪式。随后,11家优质素质教育课程开发单位进行现场介绍分享。场外广场上,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社会机构等100家优质资源供给方进行了课程(项目)展示。全市400余所中小学校的校长代表观摩体验类型多样的素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现场的“资源选择对接”。大家为了一个共同话题“教育如何更好地实现学生素养提升、个性成长”、怀揣着“素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实现双向奔赴”的美好愿望,构筑了一个满载教育想象力与实践力的应用场景,呈现出校外育人的“大世界”。
市教委副主任王浩、市艺教委主任陈克宏、市科创委主任杨建荣、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市体育局原副局长郭蓓、市教委基教处处长祝郁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启动仪式。市教委体卫艺科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处、市科艺中心、市培训协会等负责同志,徐汇、浦东、长宁等区教育局负责同志参加了现场活动。
启动仪式上,王浩副主任为本次嘉年华开幕发表了致辞。
上海市校外教育质量评测中心自2021年7月成立以来,一直聚焦落实“双减”任务的教育使命,以“资源枢纽”为核心思路,以“服务学校”为根本导向,引领多元力量主体合规用力,共建共享素质教育新生态。评测中心成立之初,以“优质课程资源平台”设计为着力点,通过功能研发与改进,课程(项目)资源征集与发布一体化推进“素质教育育人共同体项目资源评价与应用体系”建设。经过充分酝酿,质量评测中心于今年1月启动了“上海校外教育质量评测中心资源共同体理事单位”招募。
王浩副主任向质量评测中心专家组组长颁发聘书。市教委基教处处长祝郁、市科艺中心主任陆晔和徐汇区教育局局长王彤向首批资源共同体理事单位代表颁发证书。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陶璐娜射击运动俱乐部、许昕体育、上海音乐家协会打击乐专业委员会、上海小荧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动物园、上海汽车博物馆、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11家单位分别从科普科创、体育锻炼、艺术人文、健康安全等多个素质教育领域的课程设计研发、教育内涵挖掘、进校服务规划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
上海市学生素质教育优质资源平台被喻为素质教育的“大众点评”。如今“大众点评”平台上已集聚了3002门在线公益课程、1860门进校服务课程和100条校外行走课程。高校、科研院所、国企事业单位、行业优秀社企等研发的课程进入学校,让好课落地生花。据不完全统计,已进入本市中小幼学校服务的课程数为736门,受益师生总人数超过80万人。
上大美院研发的《木质机械装置》《定格动画》《杰作博物馆之中国书画》等课程深受学校好评,目前已有30余门课程进校。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课程为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及闵行区七宝第三中学两所学校扩充“课程库”。上海汽车博物馆跨区对接学校需求,3门课程为3000多人次提供了教育服务;“小荧星”作为沪上知名品牌,“民舞”这一艺术课程已走进28所学校;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践履企业的社会责任,为不同类型的学校提供相应的课后服务支撑。首批“资源共同体理事单位”中有四所高中学校,他们以供需双方以外的“他者”视角参与进来寻找优秀课程作为丰富高中学校拓展性课程的补充,为课程资源更好地服务学生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上海小囡行走地图”的百条“校外行走课程”路线、评测中心资源共同体的理事单位与进行现场展示的百家供给方共同构成了百花齐放的校外育人“大世界”。如何以一种“更开放、更丰富、更协同”的视角,凝聚全社会优质力量,更好地服务学校师生成长需求,做好“双减”的加法?相信今天的每一步探索,都将给出更多元的解答,助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营造聚力协作的素质教育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