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上海:百名劳模工匠事迹线上发布,新增一批劳模工作室学校

时间:2023/5/12 16:02:42

来源:上海市教委新闻办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秦嘉莹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完善覆盖大中小全学段劳模精神教育工作体系,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时代新人,5月11日,在“第三届上海市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期间,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市劳模协会工会管理学院劳模学员分会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召开“上海市大中小学劳模工匠进校园”推进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李宣海,市总工会副主席桂晓燕,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松等出席会议。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执行主任高德毅主持会议。

WDCM上传图片

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讲话

闵辉指出,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认识开展“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的意义;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的内涵;进一步形成合力,完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校园”的工作机制和氛围。

WDCM上传图片

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执行主任高德毅主持会议

WDCM上传图片

“百名劳模进校园”新增劳模工作室授牌

为了让更多的学校和学生受益于“百名劳模进校园”,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市校外联办公室和市劳模协会工会管理学院劳模学员分会决定目前把“百名劳模进校园”劳模工作室学校,扩大到黄浦、静安、长宁和虹口四个区的所有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李宣海和市总工会副主席桂晓燕为新加入的劳模工作室学校代表授牌。

WDCM上传图片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松致辞

WDCM上传图片

圆桌论坛现场

大会举行了主题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校园新探索”的圆桌论坛,交流探讨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百名劳模进校园”活动不断深化拓展,创新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新格局,探索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的新模式。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专家指导中心和线上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张伯安主持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上,长征四号乙丙系列运载火箭原总指挥、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上海交大劳模工作室导师翁伟樑,闵行区浦汇小学校长张蕊,上海市澄衷初级中学校长倪永旭,静安区教育局党工委副书记顾炜,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上海建筑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褚敏,上海市劳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刘文分别作交流发言。

WDCM上传图片

劳模工匠事迹上线启动

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俞恭庆、市劳模协会工会管理学院劳模学员分会会长王连云启动劳模工匠事迹线上发布。百名劳模模范事迹将在易班网和博雅网同时上线,让更多学校和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劳模们的模范事迹,也便于进一步用好劳模们宝贵的教育资源。王连云和全国劳模吴尔愉、陶依嘉、翁伟樑等30位劳模代表,市教委德育处、市校外联办、部分高校、各区教育局、关工委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百名劳模进校园劳模工作室学校校长、师生代表300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百名劳模进校园”深受师生欢迎

WDCM上传图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五老”作用,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在市总工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和市校外联办的关心支持下,自2021年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教委和市劳模协会工会管理学院劳模学员分会联合开展了“百名劳模进校园与学生结对教育活动”。

“百名劳模进校园”活动启动以来,来自各行各业的百名劳模分别与本市16个区的17所劳模工作室学校学生结对,通过结对活动让劳模走进校园,让学生走近劳模。由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市教委与市总工会合作开展百名劳模进校园这一举措,在全国尚属首次。

在“百名劳模进校园”结对活动中,由110位劳模,组成17个结对小组,对应17所劳模工作室学校。每个结对小组由6位劳模组成,其中包括徐虎工作团成员、吴尔愉讲师团成员和陶依嘉公益团成员等。两年来,“百名劳模进校园”活动深入学校,共举行报告讲座、主题班会和访谈交流等结对活动52次,参与劳模199人次,学校师生参与5万5千多人次,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百名劳模进校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例如:“从小学劳模,长大做先锋”“跟着劳模去学农”“跟着劳模做非遗”“跟着劳模做公益”“以劳动者名义,敲响新年钟声”等教育实践活动,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2022年5月,百名劳模代表们开设了“云端劳模一课”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同心抗疫,砥砺奋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