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奔着问题去 抓着典型看 带着答案回 |2023年上海市哲社教科研骨干研修班十一班在津开展国情考察

时间:2023/7/19 12:48:44

来源:2023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十一班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2023年7月3日下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在市委党校开班。举办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举措,来自上海高校、社科研究机构近500名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将参加为期近一个月的集中研修培训和实践考察。

WDCM上传图片

2023年上海市哲社教科研骨干研修班十一班学员

在天津市委党校正大门集体合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从浦江之滨深入津沽大地,7月10日到7月14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第十一班全体学员远赴天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河北雄安新区开展国情考察、实践教学,奔着问题去,抓着典型看,带着答案回。学员们实地走访梁启超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市规划建设中心、雄安新区市民中心、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心、中交天津航道局、雄安南文营社区等地,着重围绕城市文化“软实力”、新型创新发展城市以及城市高端制造业建设等三个重点领域开展深入调查,聆听《天津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概览》《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人工智能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等专题辅导报告,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结合和碰撞中,涵养爱国主义精神,以深化调查研究学习创新发展的宝贵经验,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大先生。

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立志做好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者、实践者和传播者。每一座纪念馆都是一个精神地标,每一件展品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又代表一段历史。在此次考察中,哲社十一班走进红色现场,感悟梁启超“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爱国壮志、周恩来心系家国天下的崇高精神、邓颖超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走进中交天津航道局,近观“天鲸号”“天鲲号”等国之重器,倾听一代“守岛人”的热血奉献,感叹固基修道、履方致远的豪情,感怀新时代产业工人追求卓越的干劲,感慨捍卫祖国每一寸疆土的中国军队的担当、智慧和力量。

WDCM上传图片

研修班11班学员在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大厅

重温入党誓词砥砺初心使命

WDCM上传图片

研修班11班学员在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WDCM上传图片

研修班11班学员参观考察“百年天航陈列馆”固基修道履方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爱国主义是一堂人生必修课,是全体中华儿女精神谱系中不可或缺的维度。哲社十一班学员怀着一颗初心,在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上走在前列、落到实处,纷纷立志做好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全局谋划、协同共进,切身体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科技赋能,谋划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场景应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实践中,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天津走在前、做示范、当表率。百年津沽,在传承中奋进。7月11日上午,全体学员走进天津城市规划展览馆,游弋于寻幽探古的历史长河,亲身感受昔日“三叉河口”的沧桑与辉煌,亲眼见证“一城、双区、两带、多点”的整体保护规划、中心城区371平方公里未来的城市规划、中国未来第三经济增长极——滨海新区的发展蓝图,深切感受天津建卫60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触摸当代天津飞速发展的时代脉搏。下午,南开大学教授、博导张贵用200余张PPT详细勾勒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格局,让全体学员在中国大战略下看到了天津的时代担当。

WDCM上传图片

研修班11班学员参观考察天津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WDCM上传图片

研修班11班学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场景应用的分组学习和探讨

科技赋能,在创新中发展。7月15日上午,天津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张维真,副教授路向军作《人工智能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专题辅导报告,深入讲解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并从“为什能、怎么做”两个方面阐述了天津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的“1+3+4”产业体系布局。课堂上,学员们亲身体验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场景应用,并围绕“身边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及打造高水平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场景应用”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畅想和谋划。

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同心共绘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的美好画卷,汲取中国式现代化奋进伟力。从改革开放“试验田”珠三角,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发展三个新引擎:南海岛礁、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一项项中国特色“超级大工程”彰显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

WDCM上传图片

研修班11班学员参观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

体验太阳能座椅、手机无线充电

WDCM上传图片

在雄安骑车发电绿色出行进行沉浸式城市漫游

WDCM上传图片

研修班11班学员参观考察雄安印象·城市厅,感受“雄安三座城”

雄安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2017年4月1日开始全面布局的继深圳、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是集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为一体的千年大计。7月12日上午,全体学员满怀激动的心情踏入雄安新区这片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感受“雄安三座城”的魅力,认真学习雄安坚持“高点定位、中国特色、国际标准、世界眼光”,基于“创新智能、绿色生态、幸福宜居、韧性安全”目标打造创新之城、智慧之城、宜居之城和生态之城的建设思路和宝贵经验。哲社十一班临时党支部书记、班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助理、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万国威表示,雄安新区智能城市、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的设计深刻反映出了未来城市的建设理念,是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城市标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WDCM上传图片

研修班11班学员考察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并合影

知行合一,行稳致远。在为期一周的国情考察中,哲社十一班全体成员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细致调研、认真求索。哲社十一班班主任、上海市委党校学员工作处干部许丽平表示,这次赴天津学习考察行程紧凑、内容丰富,创新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分组讨论、典型发言等多种形式,针对性、实用性强,既开阔了视野和思路,又增强了在实际工作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效果非常明显。学员们一致认为,京津冀地区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文化品牌城市、智慧生态宜居城市和科技驱动发展城市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经验,尤其是其在城市发展中实现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和科技赋能城市制造业等方面的举措对于上海市建设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中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大有裨益。全体学员表示,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积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专业才干助力上海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