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8 21:15:44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徐汇区教育局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刘俏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导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推广优秀的跨学科教学实践经验,根据教育部跨学科主题学习典型案例征集的要求,2023年8月17日至9月10日,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在全市层面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经专家组评审,徐汇区上海市园南中学、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和徐汇区逸夫小学获得本次征集活动的相关奖项。
特等奖
上海市园南中学
园南中学数学教研组以项目研究为载体,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策略,开展主题研修;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在校内外积极做好辐射作用,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为学校发展贡献专业力量。在义务教育“双新”背景下,教研组以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研究为载体探索教师育人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思路、新策略。《感受心跳科学长跑——校园冬季大课间长跑运动方案设计》聚焦真实问题的解决,通过领域间、学科间的横跨等整合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品质,促进数学课程育人方式的变革,在“跨”、“整”、“融”三个过程中积累丰富经验和实施路径、策略。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
新课标“跨学科实践”中“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内容要求:能发现日常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践行安全与健康生活。夏季,我国很多地区暴雨频发,这种极端天气会给人们带来很多危害人身安全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城市排水能力不足产生内涝以及车辆被困等人员溺水问题。本案例围绕制作“浮力背心”这一核心任务,对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研究学习,利用暴雨天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其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综合认识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利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暴雨天里的安全防范意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了解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城市雨水处理机制,走访居住地附近的“海绵城市”示范地,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形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一等奖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历史的回声”项目由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孙晶、李思絮两位老师设计并实施,借助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革命岁月”五篇课文(《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和《我的战友邱少云》),通过学习和梳理基本的历史史实,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基本核心素养。项目提出了基于真实情境的驱动性问题:“时值庆祝国庆之际,学校计划创建一个展厅,作为策展人如何选取重大的历史时刻,用多种文学体裁来布置展厅?”学生通过搜集重大历史事件相关材料,提炼中心,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语言特色、谋篇布局,确定中心、筛选材料,进行文稿写作,完成展厅内容的布置,解决真实情境下的复杂任务,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
徐汇区逸夫小学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诗歌教学,在第二、三学段分别提出了“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逸夫小学“轻叩诗歌的大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围绕现代诗这一内容展开,要求学生在收集、创作诗歌的基础上,能合作创编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在语文、劳技、美术、信息科技等学科中学到的知识技能,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探究,去感受诗歌的神奇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诗歌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