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17jypd/logo.jpg)
时间:2023/11/19 10:53:42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秦嘉莹
九秩芳华,共襄盛举;弦歌不辍,薪火相传。11月18日,“匉訇九十载 奋进新征程”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推进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暨建校90周年主题活动在学校雷锋礼堂举行。黄浦区委宣传部、上海市教委基教处、黄浦区教育局、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等单位领导出席活动,共同见证市八初中在新优质学校建设中的阶段性成果,共同迎来市八初中创办90周年的重要时刻。
赓续文化基因 厚植勤朴之风
九十年风华正茂,九十年风雨兼程。回首来时路,1933年,爱国实业家杨斯盛先生的家属承其遗志,在浦江之畔的南市创办了斯盛中学,这便是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的缘起。沧海桑田间,校名、校址几经更替,但杨斯盛先生“毁家兴学”、教育救国的志向,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爱国自强、胸怀天下。
与此同时,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题写的校训“勤朴”,也深深影响着市八初中的校风、教风、学风。校长章健在致辞中指出,“勤朴”校训和家国情怀为市八初中持续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在不同时期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始终激励着市八初中的师生开拓奋进、勇攀高峰。
底蕴丰厚的校史,不断润泽着代代师生的心灵。活动中,市八初中的师生为大家带来了“史迹寻芳明大志”校史研学活动展示。通过对校史、校歌和黄氏家族故事的生动演绎,大家对学校的文化根脉和办学传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这样的研学之旅,既是对优秀文化传统和家国情怀的追寻,也是对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铺垫。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历史文化的育人价值,厚植“勤朴”校园文化,今年,市八初中创造性地打造了“勤朴育人主题空间”。活动上,主题空间正式启用。
涵育师德师风 铸就勤朴师魂
在市八初中,“勤朴”校训不仅影响着一批批学生的成长,更深深影响着每一位教师的师德师风。一直以来,市八初中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以“勤朴”校训激励引领每一位教师“勤以教书、朴以育人”,铸就一支尽责型、文化型、智慧型的教师队伍,积极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师德师风涵育模式。
活动现场,市八初中的老师一起带来朗诵《朴实的微光》,随后播放了短片《勤朴的温度》,展现了“园丁们”无私奉献、刻苦钻研的教学日常。从太阳初升到暮色降临,老师们穿梭在教室与课堂,钻研于课程和教案,步履不停、笔尖飞舞,播种着关于成长的希冀和渴望。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的要求,引导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市八初中正式推出“勤朴教师”2.0品牌“勤朴育人·强国有我”。
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勤朴”精神辐射影响着市八初中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推动着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彼此影响、同频共振、教学相长,形成了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的独特基因。
创新优质载体 提升育人实效
1980年,市八初中的前身多稼中学启动了全校性学雷锋活动,43年来,学雷锋活动代代相传,不断深挖内涵,推陈出新,成为了市八初中一张靓丽的“名片”。
近年,市八初中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将黄浦区在推进城区精细化管理和现代化治理进程中的生动实践转化为教育素材,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开发了《小雷锋学治理》课程群,以项目化、跨学科的方式,为学生打造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质教育载体。通过学生们带来的多幕情景剧《行黄浦·学治理》,我们看到了“小雷锋”们如何展示才能和智慧,治理自己的家园。
如今,学雷锋在市八初中早已不仅仅是一项志愿服务活动,更催生出一批课程、一个品牌、一种文化、一份积淀和一方沃土。依托学雷锋活动,市八初中推出了一批特色课程和实践活动,构建了连通线上线下、融通校园内外的平台和载体,形成了校本思政育人的生动实践。
活动上,黄浦区教育党工委书记陈亮表示,市八初中的校史是一部很好的“读本”,更是一份得天独厚的教育素材。未来市八初中要持续深挖资源,加强转化利用,打造思政“金课”;要持续增值赋能,深化空间建设,激活育人价值;要持续建强队伍,涵育师德师风,提升行动自觉。
“‘勤朴’传承有我在,‘六大家园’筑未来……”在师生们深情动人的歌舞中,活动走向尾声。学生代表们以鲜花为笔,向到场的老书记、老校长们,表达了内心的敬仰和感激。
九万里风鹏正举。市八初中将持续把“勤朴”精神转化为务实耕耘、开拓破局、攻坚克难的奋进之力,聚焦“六大家园”发展愿景,积极转变育人方式,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形成具有推广辐射价值的经验和做法,让课堂与社会同频,让育人与时代共振,开创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