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4 13:05:49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闵行中学东校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刘俏
在“聚创新之力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引领下,2023年11月22日下午,闵行区第五届“教育学术节”以数字化点亮未来,智慧校园培育英才——“数字+教育”赋能新时代高中建设为主题的高中专场活动在闵行中学东校举办。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信息化工作处处长韩崇虎,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潘蓓蕾,闵行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朱靖,闵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乔慧芳,闵行区教育局普教二科科长马卫锋,闵行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龚耀昌,闵行区教育学院教研中心高中部主任朱诵玉,闵行区教育学院科研中心副主任刘春香等出席了本次活动。闵行区中小学分管校长、教导主任及教研组长、教师,黑龙江骨干教师国培班教师,“新课程实施、新技术应用”暨精准教学研修班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整场活动由朱诵玉主任主持。
课堂展示
闵行中学东校青年教师倪沛青作数学建模探究活动——《削菠萝》课堂展示。
校长致辞
黄超群校长首先对学校情况做了简要介绍。接着,他进一步阐述了学校的“四个一流”的发展目标,即“一流的教育教学实施,一流的师资队伍匹配和一流的创新教育环境”。他向各位专家介绍了闵中东校在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的持续积累下,搭建的教学大数据中心。面向未来,黄校提出智慧课堂教学指向的应该是深度学习,可以通过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创设真实自然的教学场景、实现科学智能的情境感知、推送个性精准的学习服务、设计协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实现数据驱动的教育评价,以此实现智慧型的课堂教学。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由闵行区教育学院科研中心高中科研负责人张晋宇博士主持。张博士指出,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设计是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这一领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成绩、在线学习行为等)来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由此拉开了本次圆桌论坛的帷幕。张博士通过精彩的提问,充分挖掘了闵行中学东校利用数据和技术优化教学的经验与亮点,朱校长带领的圆桌论坛团队为大家分享了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的诸多实践细节。整场圆桌论坛干货满满,引人入胜。
1.实时讨论希沃课堂报告
数学教研组长杨老师和授课教师倪老师对根据教师和学生的话语实时建模总结出来的课堂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
2.讨论闵智作业平台笔迹数据优化个性化学习设计
倪沛青老师以及数学教研组针对学生前期的笔迹数据做了大量工作。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设计是目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这一领域专注于如何利用学生的学习数据来创建定制化的学习路径。倪沛青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他是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差异,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的。
3.讨论教育技术平台数据对教研优化的经验
朱咏梅副校长谈到在智慧项目实验校推动的过程中,第一时间关注资源开发、数据分析、教研动态、作业情况,并通过数据预警实施教学管理。朱校长提出希望通过创新高中的教育场景,提升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接下来几位老师从教学层面分享了他们在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中的经验。
数学教研组组长杨晨昊老师以学生数据分析为例,谈了数学教研组在教学方面的实施与管理。杨老师认为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习惯,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从而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改变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语文教研组组长王静老师提出,观察报告可以赋能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并为我们展示了一份课堂观察报告。该报告详细分析了教师提问类型和效果、课堂教学环节的推进、教学时间分配以及师生互动情况。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是否有效,提升对问题设计的反思能力。此外,通过参照教学空间热力图和停留时间占比,教师还可以发现自己是否倾向于习惯性地在教室的某个位置进行讲课,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英语组青年教师褚何蕾也认为王老师提到的教学空间热力图对于反思教师行为特别直观,因为教师走到学生身边与否,其实是很影响学生听课状态的。褚老师还希望它能进一步改进,比如说可以把学生点位图也放进去,这样一节课下来可以很明确的看到教师这节课忽略了哪些同学。
从教研组层面,这些数据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语文教研组组长王静老师认为,依据这些数据分析的实证,再组织教研活动,就可以具体针对性地去分析和评价这个数据反馈的问题,对教师后续的教学行为进行优化。化学教研组组长万雅静老师对王老师的分享表示非常赞同,万老师认为数据的辅助,再加上我们的观察,感性加理性,经验判断加数据分析,会使得教师的听课评课更加高效和精准。最后,数学教研组组长杨晨昊老师补充到:通过观察教师课堂行为前后数据变化情况,可以知道教研活动的效果,后续教师行为落地改进情况。比如我们观课评课后,对教师提出的改进意见是该把语速降下来,后续教师课堂观察报告显示,语速从6字/秒降至5.4字/秒。
专家点评
上海市建平中学正高级、特级教师虞涛老师说到,倪老师的课给他四点最大的感触。第一,是很大胆。在这节课堂上想要做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和评价是很不容易的。第二,是很了不起。整节课堂很真实,将学生的感觉转化为感受再转化为课堂上的感知,最终有所感想,这很了不起。第三,是很意外。数字化设备的使用,富有创新性。第四,是很不容易。整个闵行中学东校教师团队,团结、创新、合作、自信,让人印象深刻。
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数学教研员韩建宏老师说到,首先倪老师的课前准备很充分,要在一节时长40分钟的课堂上开展数学建模课,并让学生理解是不容易的,但是倪老师用充分的课前准备和有趣的课堂导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其次,倪老师的课堂充分做到了新教材的落实,是数字赋能下的一次大胆的课堂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斌艳老师首先赞赏了倪老师的课是一节精彩的好课,《削菠萝》作为数学建模的起始课,课堂深入浅出,将情境真实融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获。接着,徐老师充分肯定了倪老师做到了授课模型的检验,即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接受到了经验化的知识,还增长了实践应用的能力。最后,徐斌艳老师期待闵中东校将智慧教育越做越好。
学校数字治理报告
作为一所高起点、高品质办学的新学校,闵中东校承载着闵行智慧教育的重责。为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学校基于闵中东校校情构建一体两翼六链课程体系,基于“双新”背景进行“SIMPLE课堂”实践,基于深度教研探讨闵中东校智慧教研,通过优化学校发展路径和教育教学路径,实现组织结构的精简化、协同性与组织决策的高效化、科学化。接着,朱校长聚焦高中数字化学校建设,从校级管理——校务数字化赋能现代学校治理、教研指导——教研数字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教学数字化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三个角度,阐述信息技术如何帮助学校提升治理水平、指导教研工作和帮助教师备课,实现“以数助管、以数促教、以数优学”。最后,朱校长总结到,本次闵行区学术节闵中东校专场活动立足于教师、学生实际需求,运用信息化技术探索“三个助手”与数字基座的对接,逐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实现高质量数字化学校建设。
领导讲话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信息化工作处处长韩崇虎首先回顾了闵行区数字化教育多年来的发展成就,并对闵中东校此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早在2019年,闵行在全国就率先开展了数据驱动下的大规模因材施教。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闵行教育系统浓郁的数字化转型氛围充分展示了对数字教育的强烈追求和热烈拥抱。韩处长表示,此次闵行中学东校举行以“双新育人 精准施教”为主题的数字教育化教学研讨活动,精心安排了数学建模的教学展示,组织了基于精准教学的智慧校园圆桌论坛,朱校长向大家展示了学校数字化治理的丰硕成果,内容很丰富,形式很新颖,成效很明显。
其次,韩崇虎谈到近年来教育数字化和数字教育越来越受到越引起重视。数字赋能一定能够产生弯道超车的效率,开辟新赛道;数字教育和智慧教育一定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数字时代教育的新形态,它不仅是对传统教育的局部改善更是对整体性的一个变革和模式创新,通过科技赋能和数据驱动,突破学科脱节、学段脱节、教育教学与应用脱节的问题,有效整合各种类型教育资源和要素,融合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数据空间,开展大规模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人才培养,为每个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实现微观层面的个人发展与宏观层面的社会进步,进行高度有效、全面的统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大规模的人才支撑,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高质量终身教育体系。而今天,闵中东校作为闵行区智慧教育探索的龙头实验校,为我们展现了一次高质量、高标准的智慧教育活动。实现数据精准收集,构建大数据精算法保障下的教育数据模型,这些举措十分符合教育数字信息化转折的基本理念,也为闵行区中小学智慧教育做了一次很好的示范。
最后,韩崇虎希望闵行区能进一步突出数字教育特色,持续积累长周期跨学学生学习成长数据,探索开展大数据驱动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积极扩大智慧教育建设的成效和影响力,为整体推进本市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做出贡献。也祝愿闵行中学东校作为一所新建学校能够乘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东风,插上数字赋能的有力翅膀而翱翔展翅,飞得更高更远,学校越办越好,在智慧教学的天地中开创出无限可能。
闵行教育局副局长潘蓓蕾表示,整场展示尤其精彩,每一个环节都聚焦了数字笔、数字化精准教学,给予每一个学生个性化、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这既是对教育改革背景下双新的落实和实施,也是对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深度回应。
接着,潘蓓蕾指出,通过两位校长的精彩报告和专家点评,她感受到,建模课兼具生活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让学生探索菠萝的最大可食用价值,使得数学教学和学生生活发生紧密相连,这是对双新政策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最佳诠释。同时,本场教研活动中朱校长带领各科教研组长对数据的充分挖掘和科学研判,是精准教学技术赋能的一种深度实施,可以看出闵中东校在深化双新的实施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最后,潘蓓蕾表示,闵中东校作为一所高品质、高起点办学的学校,希望能借本次活动进一步梳理和总结经验,通过市级领导、专家的指引和学校师生的共同参与,持续推进精准教学,积极探索学校特色;同时也希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像韩崇虎处长要求一样,早日形成闵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高中学校样本和经验。
揭牌仪式
闵行中学东校作为闵行区智慧教育探索的龙头实验校,全校教职工正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共同致力于根据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教学,从课前运用铺码导学案预估学生学情,到课中展现学案轨迹实现师生课堂交互,再到课后根据学情反馈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
闵中东校正以“一体两翼六链”课程体系稳步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质量。未来,闵行中学东校将致力于数字化教育的发展和探究,以期形成更多更丰富的数字化转型样本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