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3/22 15:55:43
来源: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内科 上海市胸科医院院感办 作者:纪灏 选稿: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内窥镜等设备来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疗技术。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最初由德国医生古斯塔夫·基利安(Gustav Killian)首次尝试。基利安是第一个在志愿者身上使用内窥镜进行呼吸道检查的医生。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呼吸内镜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医生提供了更准确、更安全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下面我们就来逐一介绍一下。
一、支气管内超声(EBUS)对胸内淋巴结的评估
EBUS设备是一种集成了超声功能的支气管镜,是在支气管镜的前端搭载凸面超声探头。这种组合镜子较粗、超声探头略大,医生喜欢叫它为“大超”,主要用于检查叶支气管以上的气道和相关区域的淋巴结,可以提供纵隔和肺门结构以及气道周围病变的实时超声图像。通过它,医生可以评估病变内外的血管情况,并且可以在实时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和安全性。
二、肺外周结节的支气管镜诊断技术
1.径向支气管内超声(r-EBUS):前文提到的EBUS仪器设备中还有另一类是在支气管镜工作孔道内放置微型超声探头。因为整个镜体较细,探头较小,昵称为“小超”,可以深入到肺部外周病变进行探查。
2.超细支气管镜:较传统支气管镜更细,外径仅2.8-3.5mm,在没有显著减小内部工作管道尺寸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穿越小气道,提高了操作灵活性和诊断的准确率。
3.虚拟支气管镜技术:虚拟支气管镜是运用病人CT等数据,通过软件虚拟重建病人的支气管形态结构,指导医生以最佳路径通过支气管进入病灶,提高对病灶穿刺活检的精准度。
4.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检查:就像在支气管镜上配备了北斗导航定位系统,首先从患者高分辨CT扫描图像中规划到达肺部病变的路径(类似电子地图),同时将患者位于电磁板上,置身于磁场中,通过支气管镜末端的磁感应线圈(类似北斗系统接收器)可以显示其在支气管内的实时位置,将其定位与CT图像相匹配,即可精确引导活检钳抵达肺部病灶部位。
5.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机器人平台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远程、精确遥控操作。由支气管镜、带有机器人臂的推车、带有内窥镜和电磁导航显示器的设备架和遥控器组成。医生可以使用类似我们玩游戏机的遥控器进行驱动和伸缩控制,完成前进后退、左右旋转、上下弯曲,做到人机合一。
三、支气管镜的冷冻活检
有些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需要做肺活检,手术肺活检风险大,常规气管镜钳夹肺活检标本小,且气胸、出血风险较高。冷冻活检是将冷冻探头经支气管镜伸入到远端小支气管,利用冷冻探头在冷冻过程中的黏附性来获取组织标本的一项技术。提高了诊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内镜显微镜成像诊断技术
常用的有激光显微内镜和细胞内镜,就是把微型显微镜安置在支气管镜中,通过支气管镜的操作,医生能在支气管里看到放大的气道黏膜情况,还能进一步显示细胞图像,就像在细小支气管里使用超级放大镜进行观察诊断。有了它,诊断患者就可以做到无创口无出血。
五、中心气道阻塞和肺癌结节的支气管镜治疗
1.支气管机械清创成形+气道支架:就是使用支气管镜钳子或微型钻头打通气道,并通过球囊对管腔预扩张,再植入自膨胀金属支架保证气道的畅通。就像使用盾构机打通开辟一条黄浦江隧道一样。现在支架不断创新,出现如生物可降解支架、三维打印支架和药物涂层或药物递送支架等,治疗更人性化,效果更持久。
2.热消融治疗:包括激光消融、电烧灼术和氩等离子体凝固术、微波消融和蒸汽热消融等方法,医生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方法,主要是靠“烧”出气道通路和“烫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3.冷冻消融疗法:冷冻消融探针的低温原理同上文的“冷冻活检”。极端寒冷的温度会导致局部血管收缩、血栓形成、细胞内和细胞外冰晶形成,当消融结束后,温度慢慢回升,会进一步引起细胞膨胀、破裂,导致癌细胞死亡。冷冻治疗技术包括接触探针冷冻治疗和喷雾冷冻治疗。
4.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的原理是利用光毒性反应引起细胞死亡。首先要静脉注射光敏剂,利用气道内肿瘤细胞和肿瘤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对光敏剂的优先吸收原理,再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施以特定波长的激光,产生光毒性反应,让肿瘤细胞“见光死”。
六、支气管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
1.内窥镜活瓣置入/支气管镜肺减容术:该技术通过在“漏气”处放置单向活瓣,使得胸腔内的气体排出,同时又阻止气体通过破裂口再次进入胸腔,就像装了一个“阀门”,控制空气只能出不能进,有效地促使肺容量减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受性。
2.靶向肺去神经技术:部分慢阻肺患者虽然规范地应用了支气管舒张药物,但效果并不理想,生活质量差。肺部靶向去神经射频消融术通过对支气管周围神经实施精准消融,改善肺部神经活动过度活跃的状态,从根源上治疗慢阻肺,具有安全、高效、并发症少等优势。
3.支气管流变成形术:慢性支气管炎的特征是位于大气道黏膜中的杯状细胞产生过多的粘液分泌物。支气管流变成形术可以称之为“支气管上皮换肤术”,就是经支气管镜介入并通过使用特殊导管以非热能量的脉冲电场对气道黏膜消融并减少杯状细胞增生,从而阻止和减少粘液的产生。消融深度可控,随后粘膜上皮可完全修复。
4.支气管热成形术:通过对支气管壁施加高频电波,产生热能,使增厚的支气管平滑肌凝固、坏死,最终达到减少支气管平滑肌的数量、降低气道高反应、减弱气道收缩力,从而减少哮喘患者急性发作。
七、总结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提高了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的准确性,还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选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相信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造福更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