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闵行]上戏附校:戏剧教育引吭向天歌——金宙旻戏剧教育工作室参加上海戏剧学院第三届戏剧教育论坛活动侧记

时间:2024/5/17 10:39:35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戏剧学院闵行附属学校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WDCM上传图片

5月14日上午,来自浦江戏剧教育园区的二十多位金宙旻戏剧教育工作室的老师们受邀参加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的第三届戏剧教育论坛。本次论坛由上海戏剧学院沈亮教授主持,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陈军教授,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苏忱教授,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托比亚斯•比昂科尼出席活动。

WDCM上传图片

本次论坛以“戏剧教育与传统文化”为主题,邀请戏剧教育领域的实践者与研究者共同探讨相关话题,活动包括主题演讲、示范剧展示、教学研讨等。议题包括古诗剧对普及戏剧教育及推广传统文化的意义,古诗剧在中小学课堂和业余剧社中的创作与教学,古诗剧对戏剧编、导、演教学的启示。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戏剧教育在中国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苏忱教授在发言中提到“不但要让学生们观剧,还要让孩子们演剧,演剧就是演人生”。为了普及戏剧教育,上海戏剧学院孙惠柱教授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教育示范剧——古诗剧。古诗剧将《咏鹅》、《静夜思》等耳熟能详的古诗发展为几分钟的微型剧,把诗中隐含的叙事成分放大编排出具有性格鲜明的角色以及具有一定冲突情节的剧本。工作室的老师们有幸在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观摩了古诗音乐剧《向天歌》的首演,这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教学启示。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孩子们能背的古诗大多很简单,像《咏鹅》诗中所表现的就一种动物,编成剧就必须给它配个搭档。剧中给鹅配了个蛙,“呱、呱、呱,来了小青蛙,蛙泳在水下,还会地上爬”,青蛙太矮,而鹅不把它放在眼里,不料青蛙会跳远,一蹦就跳到鹅面前,两只小动物斗起嘴来,但很快化解了冲突,取长补短。这样的剧是不是生动有趣又好玩,很符合儿童的特点呢?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戏剧的另一个功能就是思辨性,分别展现两难的问题,从而启发观众思考。当它运用于教育之中,很好地延续了这一特点。在古诗剧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白居易的《池上》中小娃“偷采白莲回”,是展现他聪明还是批评他犯错?古诗剧由古诗《池上》引发辩证地思考,从而创作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片段:《小娃“偷”莲》和《小娃不偷莲》,展现出对这一现象的各种态度,引导观众进行辩证的讨论,引发学生的深层次的思考,传达正确的价值观。这不正是教育引导学生进行真善美的作用吗,而戏剧教育作为一种载体,让学生沉浸式地体验到了这一点。

古诗剧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教育理念巧妙结合,为中小学的戏剧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通过观摩,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认识到古诗剧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的巨大潜力。它通过古诗的创造性表达,激发了学生对语言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探索欲望。古诗剧的示范性、可复制性和再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再创造空间,使他们能够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自由地发挥想象,进行个性化的创作与表达。此外,古诗剧的接受主体呈现多元化,对象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家长,这为家校互动提供了新的途径。它不仅拉近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还促进了家庭内部的文化传承与交流。这种跨代的文化体验,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老师们的观后感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总之,古诗剧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创造力和艺术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古诗剧成为连接学生、家庭与传统文化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