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村长,侬好!——访上海科技影都影视衍生品开发基地创始人邓亚鸣

时间:2024/5/29 14:34:33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作者:作者 居平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冯婷

二月的松江郊外,田野里的树木虽然还光秃秃的,但已经可以看到嫩绿的新芽在枝头吐露,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在车墩镇长溇村的“阳光苑”里,“村长”邓亚鸣先生是一位智慧而慈祥的长者,他来长溇村四年,当他注视村民们时,眼中充满了关爱和关怀,他心心念念长溇村村民,长溇村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休戚相关。

WDCM上传图片

他曾经是北京寺上美术馆馆长,从阳春白雪的美术馆馆长下沉到最基层的长溇村,与朴实无华的“下里巴”村民天天打交道,蜕变为文化村长,这样的角色转换,不知又是怎样一种心路历程?我们吃着村里刚采摘的当季水果,喝着浓甜柔滑的普洱茶,聊环境生态,看乡村振兴,讲文化赋能。

绿色长溇 环保生态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便利举措。松江区车墩镇政府长远布局,着眼村民,积极谋划,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各项资源优势,引入邓亚鸣先生创办的上海转转客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社会资本,立足“八新”推进乡村振兴事业。

WDCM上传图片

长溇滨江国际文旅综合体暨上海科技影都影视衍生品开发基地位于黄浦江畔的松江车墩镇长溇村,总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全村现有21个村民小组,共有969户村民,宅基地占地面积522.7亩,宅基地建筑面积19.15万平方米。项目将着力打造集传统手工艺术展示、体验、研学,文创产品设计、打样、展示,设计版权的登记申领和保护,艺术主题休闲旅游和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具有产业集群效应的文化产业品牌基地,营造新规划、新高度、新经济、新营销、新交通、新面貌、新增长、新期望的“八新”文化乡村。尤其在新交通和新面貌上,他们在环保生态方面,下足了功夫。

动工前,市、区两级环保主管部门和环保专家现场开了论证会,制定环保方案。

新交通打破了原有框架建设一纵八横乡村路网。长溇村现有道路因为条件限制和时间长久的原因,部分道路存在宽度不够、路面泥泞、路基损毁等问题。项目建设以来,聘请专业道路设计团队,着眼项目文化生态环境全局,以现有通道为基础,拓宽村内道路、硬化路面、修补路基,并对部分道路进行延申联通,将形成以华长路为主干道,长永路、车墩农庄路、如意路等八条村内通道,以及两条过村河流为补充的一纵八横乡村路网等。

项目过程中,解决群居房问题,群居房往往存在安全隐患和卫生问题,房屋结构及配套设施不符合标准,将引发火灾等风险。如垃圾积存或卫生清洁不到位等,可能引发疾病传播。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安排工作,加大对失业人员的就业帮扶力度,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到农村发展。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以及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距。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村教育、文化水平,增强长溇村居民幸福感。

长溇村如何“腾笼换鸟”?怎样改头换面?万变不离其宗,环保生态至上。新面貌着重全面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开展以来,不断完善现有排污基础设施,确保全村范围内实现污水纳管排放,完全按照国家标准规划中餐饮、酒店等服务性功能设施,均在痷江河以北地区(即二级水源保护区外),位于痷江河以南地区、二级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作坊、设计工作室等功能性设施,控制人员规模,降低环境污染的可能性。从城市来的邓亚鸣,在项目刚开始时,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乡村的沟沟坎坎里藏着多少环保生态方面的知识,但他东奔西跑请教相关的环保单位,走村串户地请教当地的村民,为他们排忧解难,他脑子里始终想着不管长溇村怎么改变昔日的模样,环保生态必须第一。

村民和他混熟了,一看见他来,就热情地打招呼,“村长,侬好”,亲如家人。

村长邓亚鸣为更好的保障项目的顺利完成,在与村民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通过有偿置换、原地安置、集中养老三种方式,切实保障好原住村民的安置工作。对于大部分在市内或者其他地区有房或者可投靠亲友的村民,给予补助,鼓励其进行搬迁。对部分条件不足无法搬离的村民,在项目统一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就地安置。对于部分老人,建设方便老人生活、丰富老人精神、照顾老人身体的生态环保的“幸福老人村”。

“闲置农房”和“艺术家园”

“我们项目选址长溇村,考虑到车墩是上海科技影都重要承载区,这里影视企业众多,长溇村毗邻黄浦江畔,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保,交通便利。”邓亚鸣介绍说。

WDCM上传图片

2021年5月22日,随着位于松江区车墩镇长溇村的40余户农房进行修缮,上海科技影都影视衍生品开发基地项目正式启动。这是车墩镇加速推进上海科技影都建设,拉长影视产业链的有益探索,也是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空间和存量农村资源,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实践。根据规划设计,上海科技影都影视衍生品开发基地将以“创意设计+手工艺术+影视”跨界融合为发展战略,致力于搭建线上的影视衍生品版权链和线下的基于影视版权开发应用的文旅体验基地。

“上海科技影都影视衍生品开发基地项目的启动,对接了中国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以及上海加快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点评道。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影视衍生品的运作机制,如何让影视衍生品作为真正的产品体系,甚至形成不同的谱系,还有很大的差距,上海科技影都影视衍生品开发基地项目本着创新的精神,把基于影视版权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形态集聚起来,形成重要的发展方向,这恰恰是当前所急需的。

项目分步实施,率先在第8村民小组试点,打造精品示范区。目前,围绕40多户农房的修缮已经启动,按照“一房一方案”的规划,邀请具有国际声誉的设计师邵帆担纲进行专业化修缮与设计。首批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底完工,届时这些农房将“变身”为咖啡馆、工作室、体验馆等,通过文化浸润打造“艺术家园”。

“项目解决的最大的市场痛点,在于影视产业构成不均衡,特别是影视周边产业发展的滞后。”邓亚鸣解释说。从“闲置农房”到“艺术家园”,创新乡村振兴模式。线上的运作,离不开线下的支撑与哺育。根据规划,项目将在线下打造基于影视版权开发应用的文旅体验基地,主要布局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文旅融合体验区;第二板块为公共服务区;第三板块为影视衍生品创意开发孵化区。

项目第二期范围包括长溇村第五、六、七三个生产队,共有184户村民宅基地,其中音乐村位于第六生产队的杨家角,共有26户村民宅基地。在农村广阔的空间里完成音乐文化的创作、实验、组合、复制、输出,形成产业社区的概念,完善音乐产业上下游的配套服务。同时建造乡村音乐厅、乡村剧院。

“未来在上海松江的黄浦江岸边——长溇村,将吸引更多影视、音乐、艺术界的精英人士入驻。”村长邓亚鸣开心说道。

“一带一路”与“上海制造”

长溇滨江国际文旅综合体符合“一带一路”文化发展倡议要求,可以促成一批“上海制造”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品牌走出去,有效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同时项目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举措和运营模式有助于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WDCM上传图片

汇聚全国各地的优秀非遗内容于松江,符合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建设,带动形成松江手工艺术产业新业态。该项目的“手工艺术+创意设计+影视”跨界融合发展战略,将促成影视周边产业发展,完善影视行业的产业构成,成为为上海“科技影都”发展战略的有效支撑和补充。

长溇绿起来,文化走进来,农民富起来。随着吴彦祖工作室等知名艺术家和专家入驻长溇音乐和戏剧家村落,将为附近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预计1000多家设计公司进来,将提供5000多个就业岗位,通过盘活资源,让农民增收。

“转转客拥有十多年的版权运营经验,与乡村的结合还是第一次,从昔日的文化高地下沉至最基层的乡村,与最淳朴简单的农民沟通交流,腾笼换鸟式地创新文化乡村高地,其中的风险、艰辛与甘苦只有自己知道。”邓亚鸣由衷地说,通过文化产业催生艺术部落,这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次大胆创新,希望能够通过项目的落地,为乡村转型发展提供新样本。

WDCM上传图片

“改造生态人居环境,提升农民收入、集中抱团养老、完善各项服务等举措,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让我的村民过上文明美好的日子。”这是长溇村文化村长邓亚鸣的美好愿景。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濛濛细雨中,“村长”邓亚鸣没打伞,笑说乡间“春雨贵如油”,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呼吸着乡间的新鲜空气,看着眼前的一片新绿,听着田园交响曲,诗情画意的新长溇,像一幅浓墨淡彩的新画卷,在黄浦江畔,徐徐展开……

鸣谢:居平女士赐稿

杨锡高先生荐稿分享!

居平简介

WDCM上传图片

居平,作家。复旦大学毕业,民进上海市委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著有《大智无谋》《三水》《点点滴滴》《留住乡愁:阮仪三护城之路口述实录》《爸爸在左妈妈在右》、长篇小说《天井》等,作品曾荣获各种奖项并被译介推广至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