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家校社医协同共育——上海市第十一届家庭教育高峰讲坛

时间:2024/10/13 13:10:42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为进一步构建“家校社医”心理安全防线,实现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和社区的深度融合,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2024年10月12日,由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新东方上海学校等单位主办,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华东片区)、东方网教育频道联合主办,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承办的“第十一届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峰讲坛——家校社医,协同共育”活动顺利举行。

WDCM上传图片

本次讲坛邀请到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杨雄,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颜苏勤,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上海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冯梅,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院长、主任医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精神卫生分会常委占归来。此外,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徐婷、部分中职校心理教师及家长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原上海外语频道ICS主持人、上海新东方学校校长高级顾问邱政政主持。

WDCM上传图片

当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家长家庭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四位专家从各自专业领域,展开主题讨论,给予家长建议。

WDCM上传图片

杨雄主任谈到青少年的情绪行为特点。他指出,现阶段青少年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导致青少年的个性特征越发突出,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增强,情绪波动大、情绪控制能力不足,人际冲突问题频发,亲子沟通缺乏深度等。当然,青少年也在积极探索未来,强化自我同一性,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使他们感到迷茫和困惑。因此,家长需要给予孩子积极关注,学会将亲子冲突转化为增进感情的机会。

WDCM上传图片

冯梅校长结合多年来中职学校工作经历,详细阐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家校社医”四位一体联动的主要任务。她强调,青少年时期是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个体的外在环境和内在发展经历巨大变化,导致部分学生厌学情绪重,抗挫折能力下降,经常出现沮丧、焦虑等消极情感反应。青少年学习、交往、意志、情绪等问题的诱因,来自多方面。因此,“家校社医”四位一体,互相联动,营造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方位渗透的育人环境,才能为青少年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WDCM上传图片

颜苏勤主委分享了培养青少年积极情绪以及助力家长赋能孩子幸福人生的方法。她表示,积极情绪可以有效帮助青少年缓解压力,减少纠结与内耗,促进共赢和亲社会行为,提升人际交往质量。亲子之间可以通过微笑练习,舒展身心,由内而外地感受积极情绪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作为家长,应当及时帮助孩子扩展思维,敞开心灵,构建心理资源,培育优势美德,让孩子切实感受到生命的高光时刻。

WDCM上传图片

占归来院长针对医教融合问题,进行了专业讲解。他提出,医教融合旨在将医疗和教育资源相结合,充分发掘青春期心理问题,及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形成快速转介就医“绿色通道”,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同时,占院长强调了医教融合的四点意义,即提升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WDCM上传图片

最后,四位专家就如何培养孩子的目标感、价值感、意义感,帮助孩子活出精彩人生进行分享交流,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杨雄主任结合人工智能发展案例,建议家长迎合时代变化,加强孩子的生涯能力、生命能力和生活能力,构建独特的发展意义。冯梅校长从学校教育角度出发,阐明家长作为孩子人生发展的第一位“劳模”,应以自身的言传身教,形成榜样引领,潜移默化地鼓励孩子探索人生目标。颜苏勤主委介绍了《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统编教材中有关“筑梦、奠基、追梦”对于孩子建立人生目标感、价值感、意义感的指导作用,同时建议家长发挥孩子的优势和特长,给予无条件的爱与支持,让孩子的生活进入良性循环,体验更多成功。占归来院长建议家长认同孩子的独立性,主动引导但不干预其目标设定,及时给予正向反馈,落实人生规划。

WDCM上传图片

讲坛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一是从理念上掌握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了成功的教子方法和经验。二是从方式上明确了“家校社医”高效联动的育人成效,为今后个人开展家庭教育提供了丰富且有针对性的操作指导。三是从行动上启发自己要懂得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接纳孩子,学会放下偏见、换位思考、平等协商,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教育环境。

WDCM上传图片

本次讲坛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了“家校社医”积极联动,形成了丰富载体和创新形式,搭建了多元共育平台,统筹协调了各类社会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了教育协同中的枢纽作用和关键力量。相信在多方努力下,“家校社医”联动工作将更成熟、富成效、可持续,更好地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