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9 14:00:47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七宝实验中学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刘俏
10月16日下午13点,上海市七宝实验中学开展了第十六期“爱·成长”家庭教育沙龙活动。本次沙龙以“帮助孩子装上自己的发动机”为主题,旨在解决孩子质疑学习的意义,不想努力的问题。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政工师、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叙事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积极心理学专委会会员、原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宣传部长陈德芝老师。学校王雨沁老师、孔斐老师、李佳老师作为校内导师一同参与了此次活动,共同为家长们答疑解惑。
陈老师以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基本目标入手,鼓励家长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激发孩子的驱动力。教育孩子,最关键的就是要激发孩子内在的积极性,让孩子自发主动地想要变好想要学习。这是需要从小培养地,而且越早有这个意识以后就越受益。
随后,陈德芝老师从生理方面、认知方面、情绪方面、行为方面剖析了孩子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家长们纷纷产生共鸣,积极与专家交流讨论,提出自己在与孩子相处中的困惑,虚心向专家请教孩子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切实可行的沟通策略。旨在通过此次家庭教育沙龙,能够初步开启培养自我管理的好孩子。在陈德芝老师的引导下,家长们认识到现阶段需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换个角度沟通,尽可能多鼓励孩子并给予正向的肯定与反馈,因为家庭的温暖是孩子内心自律的基础,有精气神的孩子才能得到良好成长。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帮助孩子学会把注意力转到解决方案上,可以帮助孩子有效获得正向反馈。
下午16:00,第十六期“爱·成长”家庭教育沙龙活动在热烈的交流中圆满结束,家长们意犹未尽,收获颇丰。本次沙龙活动恰似一盏璀璨的明灯,照亮了家庭教育前行之路,为家校共同育人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相信在家校联动的支持下,定能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爱的温馨教育港湾,携手奏响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美好旋律。
家长感悟
很荣幸能参加本次学校安排“帮助孩子装上自己的发动机”讲座活动,感悟颇多、受益匪浅。
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激发孩子内在动力的重要性,孩子都像是一辆待发动的小汽车,而装上发动机就是赋予他自我驱动、积极进取的力量。我明白了不能一味地采用外部施压的方式来推动孩子前进,那样只会让孩子感到疲惫和抵触。而是要通过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挖掘他们的潜力,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让他主动地去探索世界、追求知识。
同时,讲座也提醒我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用我的积极态度和努力奋斗的精神去感染孩子,让他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自我激励。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这场讲座犹如一盏明灯,为我指引了方向,让我更加有信心和方法去帮助孩子装上属于他自己的“发动机”,开启精彩的人生旅程。
最后衷心感谢学校领导们、老师们和陈德芝老师。
七(5)班 陈健翔妈妈
孩子七年级了,伴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学业的繁重。在青少年心理成长阶段,家长难免为了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焦虑很多。很荣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爱·成长”家庭教育沙龙系列活动。本期的主题是“帮助孩子装上自己的发动机——当孩子开始质疑学习的意义,不想努力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聆听了陈德芝老师的讲座后,深受启发。教育孩子,最关键的就是要激发孩子的内在积极性,让孩子可以自发主动地想要变好、想要学习。以下是本次讲座获得的感悟。
1、做为家长要有效的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可以通过积极的鼓励、赞美、鼓励孩子的坚持不懈、帮助孩子培养兴趣。当遇到问题时,面对阶段性的失败,做为家长要理解、接纳和包容孩子。以温暖的方式进行触动性积极的健康教育。用幸福的方法种下幸福的种子。
2、追根溯源,要了解到孩子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是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还是社会因素。要积极的给予孩子正向的肯定与反馈
家庭的温馨与温暖是孩子内心自律的基础,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孩子成长的保障。设立最合适的目标、可量化的执行,帮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积极的调解内在。我相信孩子会向阳而生,放飞梦想,收获希望。
七(6)班 高晨轩妈妈
特别感谢七宝实验中学的老师们这么用心的帮家长们安排了这样一个一场非常有意义的沙龙活动,尤其是邀请到了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政工师陈德芝老师给家长们带来了这场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当时看到这个主题的第一时间,就十分的吸引我,毕竟对于像我这样作为一位有点经历但并不资深的家长来说,能够帮助孩子装上自己的“发动机”那不是我做妈妈十几年来的追求的目标嘛!抱着激动的心情赶紧报名。
讲座当天我早早的来到活动现场,看到陈德芝老师和几位参与活动的老师已经在等待家长们的到来了,来到现场的家长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始与老师们探讨自己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聆听老师的讲解。
这场沙龙让我受益非浅,思路也更加打开了,在教育孩子的认知上,从碎片化变得更加全面、科学、体系化了。
陈德芝老师第一个讲的就是作为家长要成为一个容器,做孩子的一面镜子,并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平等的地位充分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让孩子成为一座孤岛。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先低下来,对孩子需要多包容,多链接。反思我自己在跟孩子的沟通中虽然是有意识的想要跟孩子平等沟通,多倾听、包容,但是有时候脾气上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会有指责和批评,没有做到老师说的,充分理解和包容,也就是家长的自我修养确实没有做到位。
紧接着陈德芝老师还讲到我们要跟孩子一起成长,和孩子拥有发动机,各自承担责任。孩子拥有积极性需要充足的养分,家长对孩子充分的宽容、尊重、关怀、给予,才能让孩子走的更远。
接下来陈德芝老师主要讲了8个有效激发孩子内驱力的方法。
1.积极的鼓励;2.积极的赞美;3.鼓励你的孩子坚持不懈;4.处理失败;5.鼓励兴趣;6陪伴孩子使成功成为可能;7.帮助他们培养兴趣;8.接纳和包容孩子的学习方式。在这些方法中,我自觉有做的比较好的部分,也有做的不尽人意的部分。比如第3点--鼓励你的孩子坚持不懈式就做的不够好。
作为一位职场妈妈,总会在工作结束之后感到特别的疲惫,如果这个时候发现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特别严重的问题,我就会在表达方式上特别的直接和暴躁,这一着急火气就蹭蹭的往上冒,虽然事后也觉得自己不对,但控制不住的也要讲他几句。在这里陈德芝老师就讲到亲子关系的融洽才是孩子前进的动力。遇到这样的情况需要我们自己先旁边兜一圈,把这件事缓一缓再说,不要在情绪峰值去沟通,先平静自己的情绪再去跟跟孩子沟通。在沟通中老师也讲了几种科学的方法,比如:积极承诺法,就是承诺孩子如果能改进的话,就完成他的一个心愿;还有外部合作法、自我奖惩法、移除诱惑法、建立规则法等,主要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热爱学习同时培养孩子敢于尝试,不怕失败,从挫折中成长。我们能够把自己拥有的权利放在兜里,不使用才是最厉害的。我们和孩子的越同频,沟通越多,才能更有效的引导孩子战胜困难。陈德芝老师的这些话,突然让我茅塞顿开,今后在处理这类问题中也更加有方法不迷茫了。
最后陈德芝老师解答了家长许多个性话的问题,本来预计一个半小时的沙龙,在家长们热情的提问和陈老师耐心的解答中进行了将近3个小时,真的是让家长们都收获满满。
再次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的一次机会可以与陈老师面对面交流。
六(6)班 张天涵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