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1 19:30:58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职教在线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市教委相关文件精神,建立上海市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障中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共同回顾、总结和交流上海市各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十四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携手共筑更加坚实的学生心理健康防线,以“共话心理健康,助力学生成长”为主题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交流会于11月20日在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举行。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主任科员周时奕,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原常务副主席王向群,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段文杰,上海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杨颎,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校长唐纪瑛,上海市医药学校副校长茅燕萍,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副校长张勤,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纪委书记龚丽等共同出席,共计50多所中职学校近100位德育分管校级领导和专职心理教师参会。本次会议由上海市教育评估院职业与成人教育评估所所长刘磊主持。
会议伊始,刘磊作“十四五”期间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评估工作回顾和总结。他从工作开展的背景、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工作的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刘磊表示,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专职心理教师和兼职心理教师数量的增加、场地设备的改善、常规运行的有效性以及示范引领效果的凸显。他强调,每个学校都有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和特色,能够持续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他鼓励各学校借鉴优秀经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并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交流和学习,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王向群为获评上海市家庭教育工作示范校(2023-2027年)的学校代表授牌
周时奕为获评上海市家庭教育工作示范校(2023-2027年)的学校代表授牌
会上进行了上海市家庭教育工作示范校(2023-2027年)授牌仪式,共有16所学校在2023年的评审工作中获评为示范校。这不仅是一份荣誉的授予,更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对未来工作的新期望。唐纪瑛、茅燕萍、张勤和龚丽分别作为示范校的代表,依次上台分享各自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特色与经验。
唐纪瑛以“赋能新力量,关怀新成长”为主题,从创新机制聚焦个体、多维助力多元协同、成效突出凝练经验、成果引领示范辐射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介绍了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家校社区”联动的中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关怀小组工作机制。通过该工作机制,实现了对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预警、中期干预和后期跟踪。此外,学校还推动了校本课程发展和高关怀理念的广泛传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茅燕萍以“滋养心灵、助力成长,共筑蒲公英生态圈”为主题,分享了上海市医药学校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建立的家校心理健康圈“蒲公英生态圈”项目,通过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构建了全方位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通过专业化设计和实施心理健康活动,形成全员参与、家校联动、主题活动、专业知识培训、预防与干预、资源整合与优化、持续研究与改进等关键特征的工作机制,以期滋养学生心灵,点亮内心的灯塔。
张勤分享的主题为“医校家社协同,共画学生成长同心圆”,她介绍了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实践和探索,在“协同内力”方面,从硬件设施建设到全员导师制的推行,学校不断规范心理干预流程并创新活动,如设立心理健康季和月。在“协同外力”方面,面对内部资源的局限,学校积极,整合外部资源,建立了双循环五联动机制,与医院、司法、社区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支持。
龚丽就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在“十四五”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以“五育融心,艺术表达,赋能成长”为主题的介绍,学校重点实施了五育并举策略,通过建立教育活动、危机干预和家校医合作体系,形成了开展了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和以劳健心的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她还提出了未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率的计划,并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于理解学生背后的故事,以实现治愈和成长。
在专家点评环节,杨颎以“贴合”“实在”和“成果”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自己的感受。她认为,各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紧跟时代需求,紧贴学生实际,而且体系健全、工作扎实,取得了显著成果。她特别提到了中职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特色和创新,如三级预防网络、职业生涯课程和特色心理指导,强调这些是未来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同时,她提倡中职学校与高校之间的联动和协作,以便更好地利用高校资源,为学生提供连续性的支持。最后,她提出了动态监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设想,以期能更精准地帮助学生,并呼吁在座的教师共同努力,探索更有效的教育路径。
各具特色的经验分享与提炼总结的专家点评为在座的参会者带来了全新的思考,随后的专家讲座环节,段文杰带来了题目为《基于干预体系模型的职业院校心理健康工作数字化转型》的专题讲座,为各中职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窗口、打开了新的视野。他提出了个体心理脆弱指数的概念,结合治“未病”的进一步需求,开出了包括如何检测、如何分类、如何干预和如何匹配解决的“处方”。为各中职校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启发。
会议的最后,周时奕代表市教委德育处讲话,她首先肯定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同时也从三个方面对各中职学校后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第一个是提高站位,加强重视,目前国家和上海市层面已经发布了许多相关文件,各中职学校需要及时对照这些文件,确保实施工作与国家、地方政策保持一致。第二个是要聚焦重点,深入实施学生心理健康的专项行动,重点聚焦在抓好日常工作基础、抓好日常关心关爱、抓好预警干预、抓好队伍建设、抓好科普宣传共五个重点内容。第三个是加强统筹,形成合力,要有效地整合资源,并借助外部力量,通过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机制,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为新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随着会议的圆满结束,各中职学校将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中职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营造出更加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共同书写更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