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6 15:27:23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钱汉东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秦嘉莹
我国早期杰出的革命家俞秀松(1899-1939年)故居,坐落在西施故里浙江诸暨市次坞镇溪埭村。溪埭村三面环山,一条清澈溪水静静流淌在山间,数十株苍翠挺拔的古樟树高耸入云,古朴而又厚重。
俞秀松1920年夏与陈独秀等在上海渔阳里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组织——党的上海早期组织,并参与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为首任书记。陈望道翻译完《共产党宣言》后,由俞秀松送到陈独秀寓所。1921年,俞秀松被派前往苏联参加共产国际大会,因而没能参加中共“一大”会议。他是陈独秀的得力助手,曾参与并领导著名的“五卅”运动。
俞秀松1937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托派”而入狱,1938年夏被押送至苏联,1939年遭杀害,年仅40岁。
1961年,中共上海市委对俞秀松予以初步平反。1962年,党和国家向他的家属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签署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1996年,俄罗斯军事检察院正式作出为俞秀松恢复名誉的决定,并寄达《平反证明书》。至此,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冤案得以彻底澄清。
离俞秀松故居不远处,就是松柏苍翠、庄严肃穆的俞秀松烈士陵园,建于1987年。这里曾是俞秀松少年时代经常出入之地。陵园入口平台呈“之”字形,正面石墙镌刻着“俞秀松烈士陵园”七个大字。长长的石台阶通向陵区中心,那里有纪念碑。我们拾级而上,走过170级台阶,来到纪念碑前,默默地伫立,向俞秀松烈士鞠躬致意,敬献花篮。
俞秀松故居为晚清江南水乡经典的四合院楼房,粉墙黛瓦,别致典雅。屋架穿斗式,前有台门,石砌门框。俞秀松诞生于此,东侧厢房为他少年时的生活居所,阁楼上还有他读书写作之室。故居正厅展出了俞秀松生前的生活用品和资料等。故居中的灶台、饭桌、条凳、碗柜、床柜等生活用具,仍然保持着原貌。照片里的俞秀松,身材匀称,浓眉大眼,戴一副眼镜,眉宇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位俊秀儒雅的书生。
俞秀松的继子俞敏先生向我介绍道:俞秀松从小就非常懂事,热爱劳动,教育弟兄要以清官海瑞为榜样,高风亮节,孝敬父母,勤俭刻苦。他从学校回家要走四五个小时路程,一到家,放下书包,就带着兄弟去田间劳动,主动分担家务,干农活、放牛。放牛时,他就骑在牛背上看书学习。他也经常给弟兄讲“四书五经”以及历史上英雄侠士的故事。
俞秀松心地善良,同情穷人。古村路边有座凉亭,有“乐善好施”碑记,让他受到教育。一次,他和村里孩子在稻谷场上踢足球。虽说北风呼叫,寒气逼人,但玩一会儿,便满头大汗,他脱下棉衣放在路边。这时,他看到一个衣不蔽体的小乞丐,躲在凉亭边瑟瑟发抖,蜷缩成一团,立即将棉衣披在了小乞丐身上。为此受到家人的责备,他却全然不介意。
俞秀松在读高小时就显露出不凡志向和聪明才智,他临写的颜体书法,有板有眼,让人眼睛一亮。他在作文《愚公移山》中写道:“中国少年岂不及愚公之毅力,若人人有愚公之毅力,则中国何患不强乎?”在《进取思想论》一文中写道:“列国富而中国贫,列国强而中国弱。其何故哉?曰:无进取思想而已矣。”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心忧天下,令人赞叹。
在展厅中,还陈列着俞秀松与盛世同结婚时斯大林赠送的照相机。据说1919年俞秀松创办的《浙江新潮》,因刊出施存统的“非孝”文章,酿成震惊全国的“一师风潮”。陈望道称赞《浙江新潮》是“浙江的一颗明星”。陈独秀说:“文章,天真烂漫,十分可爱,断断不是乡愿派的绅士说得出的……”那时,俞秀松的父亲要他娶妻完婚,以期驯服这匹野马,女方是一位大家闺秀。但接受过“五四”洗礼的俞秀松,反抗包办婚姻,对父亲道: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新女性,终身不娶。他决计独自去北京,追寻革命理想,后来得到了李大钊等人的帮助与指导。1935年,俞秀松在新疆遇上志同道合的盛世同女士才结婚。
故乡诸暨耕读传家文化传统对俞秀松的影响颇深,在他的心里,始终住着“两个我”,一个是学问家,一个是革命家,两者常打架。往往在做学问时想当革命家,当了革命家又想要做学问。俞秀松感慨道:“我现在决计在两三年之内,专门学习一种求知识的工具——外国文,然后再干社会事业。”“务想研究一种专门学问,以为将来为国所用。庶不负我父母的殷殷期望。”但俞秀松最终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担负起了民族和国家振兴的使命。
俞秀松不是一个坐而论道、夸夸其谈的书生,而是知行合一、务实进取的革命家,面对军阀恶势力横行霸道,他脱下长衫,投笔从戎。1922年6月,反动军阀陈炯明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俞秀松响应中共“二大”提出的“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作坚决斗争”的号召,赴福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任东路讨贼军许崇智司令部参谋处一等书记官。俞秀松在给父亲的信中说:“我现在的职务是关于军事上的电报等事,对于军事知识很可得到。并且现在我自己正浏览各种军事书籍,将来也很足慰父亲的希望吧!父亲,我的志愿早已决定了,我之决志进军队是由于目睹各处工人被军阀无理的压迫,我要救中国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我不能不首先打倒劳苦群众的仇敌——其实是全中国人的仇敌——便是军阀。进军队学军事知识,就是打倒军阀的准备工作。”俞秀松志存高远,胸怀社稷,关爱民生,是打倒军阀的身体力行者,是当时革命者的先锋和榜样。
俞敏先生是个有心人,那一年,他去莫斯科顿河公墓祭扫俞秀松烈士时,特意在公墓里取了一抔黑褐色土,带回中国。当年,俞秀松被枪杀后,骨灰就撒在那片黑褐色的土地上。俞敏的想法是,一半撒在诸暨俞秀松烈士纪念碑旁,另一半撒上海福寿园俞秀松塑像边。这个想法很有意义,符合中华传统伦理——让烈士魂归故土。
漫步在曲径通幽的古村巷里,我的思绪也在曲折蜿蜒:1919年,年仅20岁的俞秀松带着“等到大家有饭吃了,我再回来”的理想和“我的志愿是要做一个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南西北的人”的志向,挥别送行的大弟,头也不回地走进船舱……壮士离故乡,一去不复返。而100年后,俞秀松故里,松柏苍翠。故乡诸暨的父老乡亲们依然记得他、纪念他——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乡贤俞秀松。
这个名字,不会被历史遗忘。